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docx
《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古代诗歌鉴赏单篇阅读一、(2023恩施)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注】才思:才气,才情。解:懂得,知道。1.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答:此处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树”人格化,使无情之花草树木变得极为有情,生动活泼。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出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与“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的思想情感相似,请你结合二者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答:“杨花榆荚”虽然少色无香,但不藏拙,不畏讥,
2、敢于为晚春添色;如米小的“苔花”,也敢于像牡丹一样努力绽放。二者都表达了对它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之情。二、(2023长沙)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苏武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注】苏武: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十年持汉节:“十年”指苏武被扣押在匈奴前后共十九年,“汉节”指表示汉朝使节身份的符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上林”指上林苑,汉武帝时修建的御苑;“书札”指书信;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绝:毫无
3、希望。月窟:指极寒之地。河梁:桥梁。李陵:西汉名将,出击匈奴时战败投降;曾劝苏武投降,没有成功。3.下面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写苏武被扣押匈奴十九年,始终不辱使命,表现了苏武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民族气节。B.“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写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不仅体现了苏武行事之周全,也表达出他思乡之迫切。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描绘了环境和天气的恶劣,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写出归途之遥远,同时也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A解析B.结合注释“西汉朝廷假借在上林
4、苑收到了苏武的白雁传书,以此要求匈奴放还苏武等人”可知,“苏武找到了和家人联系的方法并经常白雁传书”理解错误。C.“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意思是:渴了就饮用寒冷的冰窖水,饿了就食用天上的飘雪。这两句写出了苏武的艰苦,“写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理解错误。D.“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意思是:终于在汉武帝的关怀下,苏武可以从遥远的漠北回归长安了,他和李陵临河诀别,内心怆然。“表达出苏武对生活多年的漠北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理解错误。4.请你说出对“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中“苦”的理解。答:边地环境恶劣之苦。归乡无望之苦。三、(2023烟台)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岳州晚景唐张籍
5、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长沙卑湿地,九月未成衣。【注】九月未成衣:反用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意,意思是天冷却没有加衣服。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对“晚景”“秋声”的描写,体现了诗人的心境,为全诗抒情奠定基调。B.颔联写景,动中有静,虚实结合,由太阳浮在水面联想到天空彩霞飞舞,江面也如同天空一样。C.颈联中“洲白芦花吐”写芦花开放,使小洲看上去是白的。这种倒着写的手法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例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D.尾联写天冷未加衣,而古时裁衣、授衣多是家妇所为,由此可知,此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
6、B解析颔联“水光浮日出,霞彩映江飞”承接第一句“晚”字实写湖中和江面之景。“水光”和“霞彩”都是静态的,“出”字描绘出洞庭湖波光晃荡,日将落而未落时浮在水面上的情景。“飞”字一方面见出晚霞疾逝,一方面见出江水的流动。这两个字给画面注入了一种动态的美,突出了晚景的特色。可见,颔联运用了静中有动的手法,而非“动中有静,虚实结合”。6.请根据下列诗句,探究“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张籍岳州晚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答:“鸦”在古诗词中寄托着作者的孤寂悲凉、思乡怀人之情。四、(2023成都)阅读下面的
7、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鹭鸶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选自樊川诗集注)7.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答:捕鱼之状,惊飞之态。8.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不当和不完整之处,请结合诗意进行修改和补充。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修改:又委婉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之情。补充:将飞翔的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与“碧山”形成色彩上的对比,共同构成清新唯美的画面。五、(2023云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8、,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C解析颔联“潮平两岸阔”是指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C项“春潮渐退”赏析有误。10.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
9、乡之情。六、(2023株洲)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节选)唐杜甫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注】遭:遇。田父:农民。泥:痛饮。逼:近。卯:上午五点到七点。酉:下午五点到七点。肘:拉住胳膊。遮:拦。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题目概括了本诗的基本内容:“我”被一位农民邀请到他家饮酒。B.前四句写春社将近田家邀“我”喝酒:偶遇时被请到他家从早喝到晚。C.第五、六句写田翁高声叫家人取果品下酒,“我”想要告辞却被拉住。D.后四句写田父一再强留,说喝酒就
10、要不管它几升几斗,“我”很痛苦。D解析“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意思是:看他指手画脚强留得无礼,我不觉得村里老头粗鄙呆丑。月亮来时他还一再遮拦,还生气问我喝酒管它几升几斗?这四句,表现田父的热情淳朴,“我”并未感到痛苦。1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田父形象。答:热情、淳朴、好客。七、(2023泸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唐方干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注】欹:q,依靠,倚靠。13.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营造了孤苦寥落的氛围,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4.请
11、简要赏析诗句“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的妙处。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窗外的月色和墙壁上的虫声,烘托出凄冷幽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孤苦。八、(2023河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5.下面诗句与“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暗含的感慨最接近的一项是()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C解析“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借物起兴,以古战场上的遗物兴起,暗寓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叹。A项,表达诗人的乡愁。B项,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C项,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抒发被贬归来的感慨。当年参与政治改革的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惆怅之情油然而生。D项,表达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只有C项和题干中的诗句都暗含了物是人非的感慨。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诗人的假设,这样假设有何用意?答:作者用这样的假设感慨周郎的取胜得益于机遇,曲折表达自己空有抱负而生不逢时,无从施展才华的无奈。九、(2023恩施适
13、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C.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D.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C解析二者营造的意境不相同。本诗紧扣“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美景,营造的是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意境。而“国
14、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是山河破碎,人迹稀少,草木疯长的意境。18.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诗句画面内容表现状态预期表现效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动态啼莺争树、新燕啄泥的生机与活力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静态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十、(2023三市一企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雪岭:又名雪山,在今成都西。雪岭邻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成都西北),
15、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9.请简析颔联的妙处。答: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用“烟尘”与“鼓角”代指战争,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岁暮之际,漂泊异乡的孤苦;边塞起战事,对百姓命运、国家命运的忧虑(忧国忧民);朝中无人请缨,对庸懦无能的朝廷官员的失望和谴责;不怕牺牲,愿意为国挺身而出的壮志豪情;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悲愤。(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比较阅读一、(2023襄阳)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乙】度关山唐李端雁塞日初晴
16、,狐关雪复平。危竿缘广漠,古窦傍长城。拔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注】狐:一作“孤”。窦:沟渠。羽:箭尾上的羽毛,代指箭。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诗以“僵卧孤村”开篇,写出了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B.甲诗“思”字体现了以衰老自弃的作者,为国戍边的志愿逐步减弱。C.乙诗首联、颔联写景,描绘了雄浑壮阔的边塞图景。D.乙诗颈联“拔剑”“弯弧”,展现了一位卫国杀敌、豪气万丈的勇士形象。B解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意思是:我拖着病弱的身体,躺在这荒僻的小村庄里,但是我并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而哀伤,我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思”字表现了作者保
17、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以衰老自弃的作者,为国戍边的志愿逐步减弱”理解错误。2.诗言志。请说说甲、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共同志向。答:甲、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的志气与豪情。二、(2023黄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望蓟门祖咏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蓟门:唐朝屯兵之地。燕台一去:一到燕地。三边: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投笔吏
18、:指东汉人班超。他投笔从戎,后来因功封为定远侯。请长缨:缨,绳子。西汉人终军曾向汉武帝主动请缨,出使南越,后常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3.请赏析甲诗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答:“钟”指聚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自然钟爱泰山,将所有的美景都聚焦于此,表现了泰山的神奇秀美,体现了作者对泰山的珍爱。“割”指分割、分开。泰山将山南水北的阳光斩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景观,极有画面感。“割”字让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写出了泰山的高峻与奇险。4.两首诗都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请结合两诗的最后两句内容,说一说两位作者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甲诗抒写作者并不满足于望岳
19、而想登上山顶一览胜景的心情,表现出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乙诗末联连用典故,写自己虽不能建立班超的功绩,但也要学习西汉人终军,主动向皇帝请缨,抒发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三、(2023贵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宋曹组水上落红时片片,江头雪絮飞缭乱。渺渺碧波天漾远。平沙暖,花风一阵萍香满。晚来醉著无人唤,残阳已在青山畔。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渔家傲宋净端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鹈鹕叫。山寺钟声人浩浩。木鱼噪,渡船过岸行官道。轻舟再奈长江讨,重添香饵为钩钓。钓得锦鳞船里跳。呵呵笑,思量天下渔家好。【注】两首词均选自全宋词。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初中 升学考试 语文 复习 第二 部分 古诗文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