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动员大会资料(课堂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考研动员大会资料(课堂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动员大会资料(课堂PPT).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8考研你准备好了么?考研你准备好了么?1 2017年共有201万人参加考研,考研大军创下史上最高记录。人数相比去年增长了13.5%。我们再看看网民调查数据。截至发稿,调查数据显示:有70.5%的人认为就业形势困难,大家都想刷文凭。像这种一边倒的情况,只能说明,今年的就业形势真的很差,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本科文凭含金量已经不够。2 在这些刷文凭的人当中,有很多都是上班族,那么上班族考研热情高涨,又是因为什么呢?根据调查显示:有61.7%的人选择“对当下工作不满,借考研提高就业竞争力。”还有16.6%的人认为“工作中发现能力不足,通过深造提高工作能力。”数据又是一边倒,将近80%的
2、人认为自己的核心竞争不够,再次说明说本科的学历不足以让他们在应聘或者工作中脱颖而出。3详细的说,原因有三:1.为躲避就业压力,应届生多选择考研“慢就业”首先,巨大的就业压力是导致“慢就业”的最大原因,因而躲避就业压力也就成了大部分本科生考研的主要动因。今年刚毕业的加上处于待业状态的往届毕业生,有超过1000万人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这样的业形势,放谁心里都犯怵,更别说应届生了。2.复杂的职场环境,倒逼在职族“回炉”重造复杂的职场环境也导致了“慢就业”这一现象的产生。在职“考研族”大部分都是因为对目前的职业不满意,抱着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心态打算“回炉”重造。小编就是因为不满足于当前工作环境,
3、所以努力学习,转行,现在日子过得很自由也很滋润。现在都为自己做出转行的选择而感到庆幸。3.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入统招,报考人数必然有所增加在“慢就业”就业观及教育部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今年研究生报名人数激增也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在职研究生十月联考取消,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入统招,所以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会增加一部分在职人员,本身也会导致考研人数的增长,所以不少考生都觉得今年考研会难上加难。4各专业就业率各专业就业率5薪酬6理科和工科理科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科是中国科学的生命。理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
4、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等。理学是以培养研究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大类。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理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想,以理论研究为目的。从就业率来看,理学类专业没有工学类专业高。30%以上的大学生会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是因为,理学专业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结合的不紧密。那些对某一学科充满了兴趣,有志于在理论研究领域做出一定成绩的同学,可以选择理学类的专业。几个概念的区分几个概念的区分7工科工科是分类最多、专业最多的大类。它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包括材料类、机械类、仪器仪
5、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环境与安全类、化工与制药类、工程力学类等21个方向。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几个专业。工科培养目标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学类的这些专业与能源、信息、制造、电子、服务等各个行业结合紧密。每年这些行业都要招收大量工学类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到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做生产与技术工作。从近几年普通高等学校的就业率来看,工学类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1.12%,位居各大类之首。8理科:外语 政治 专业课 专业综合(或录取学校自己命题的高等数学试题)工科:外语
6、政治 专业课 全国统一考试数学(一,二,三,四)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的不一定都是工科,一般工科都是考试数学一和数学二(高数78%、线代22%),数学三和数学四一般是管理类的考。但是工科的就一定要考数学。考研调剂时,一般工科可以调剂到理科,理科不可以调剂到工科。理科、工科研究生考试科目理科、工科研究生考试科目9专业硕士是相对于学术硕士而言的,通俗的讲,专业硕士更注重实践,学术型硕士注重理论研究。之前应届毕业生直接考的基本上都是学术硕士,专业硕士是从09年才允许应届生报考,之前专业硕士都是给在职人上的,因为那时候专业硕士是全自费的,我们比较熟悉的MBA就是专业硕士。近两年国家大力发展专业硕士,
7、11年改革力度很大,专硕增加到40个,2012年国家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专业硕士的比例将会占到30%,到2015年把学硕和专硕招生人数调整到1:1,这两年各个高校一直在缩减学硕人数,增加专硕人数。专硕和学硕专硕和学硕10学硕和专硕主要有以下五个区别:一考试难度上,专硕相对容易,报的人比学硕少;二学制上,学术型硕士一般都是三年,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专业硕士一般是两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三学费上,从2014年起研究生全部自费,学费不超过8000,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型,只有部分人有。四培养模式上,专硕是双导师制,校内校外两个导师,第一年基本上是在学校上课,第二年是
8、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在企事业单位实习,到毕业的时候不一定是以毕业论文作为毕业依据;五学位证书上,专硕、学硕毕业证书一样,专硕的学位证书上是具体的专业分类,比如“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等,学硕的学位证书上是“工学硕士”。六考博上,专硕不能直博,考博正常。11从2012年起国家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招生区域进行调整,原来的全国复试分数线A、B、C三区调整为两个区,将原A、B区合并为A区,C区变为B区。A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 共21个省(市)B区:内
9、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分区的变化使得原A区学校的复试分数线降低,原B区学校复试分数线提高。从入围复试角度考虑,考生进入原有A区高校的几率提高。报考B区的考生,录取的机会可能增多(更多考生选择报考原A区高校,使原B区高校的报考数可能下降,接受更多的调剂学生,但最低复试分数线还是高于原B区)。一区、二区的界定一区、二区的界定1220172017年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分数线年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分数线13近几年研究生发展趋势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生招生总趋势一直呈增长态势。2010年教育部新增19种专业硕士,到现在为止已有39种。从2011年开始,学术硕
10、士招生逐渐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专业硕士招生数量逐年增长。学术硕士将进一步减少,专业硕士持续增加。可以明显看出,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最多三年,专业硕士将超过学术硕士,至少会持平。14根据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普通高校录取硕士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学科是工学,人数达17.9万人,其次是管理学,录取人数超7万人,排名第三的是医学,录取人数超5.5万人。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录取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学科,历史学、哲学仍然是硕士研究生弱势学科。高校各专业录取呈现两极分化高校各专业录取呈现两极分化15统计数据显示,在考生计划报考地区中,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湖北等地区占比居前,这些地区普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动员大会 资料 课堂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