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PPT参考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PPT参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PPT参考课件.ppt(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大家好!22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昆明市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网站:网站:网站:网站: www.kmxinqiao.Cn www.kmxinqiao.Cn kmxinqiao kmqianxian kmqianxian 讲座地点:护国大厦讲座地点:护国大厦讲座地点:护国大厦讲座地点:护国大厦1616楼楼楼楼A A座座座座 五一路社会主义学院五一路社会主义学院五一路社会主义学院五一路社会主义学院609609室室室室 公益讲座电话:公益讲座电话:公益讲座电话:公益讲座电话:1390885691113908856911。23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老年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世界是青年人的,世界是青年人的
2、,也是我们老年人的也是我们老年人的 老年朋友如何乐度后半生老年朋友如何乐度后半生?钱钱锡锡安安24导言导言 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搞好心理护理,维护心理健康,使老年人及时调适心理状态,切换“社会角色”,做到人老心不老,发挥余热,与时俱进,积极人生,乐(!)度后半生晚年。25提纲l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l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老龄化社会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老龄化社会l三三、老老年年人人易易产产生生的的一一些些“心心身身疾疾病病”(“心理生理疾患心理生理疾患”)l四四、老老年年人人常常见见的的悲悲观观心心理理状状态态和和采采取取的的不成熟心理防御不成熟心理防御l五五、搞搞
3、好好老老年年人人的的心心理理护护理理,维维护护其其“心心身健康身健康”2627l据笔者观察和调查发现,一部分刚退下来的老同志产生了“心病”。这“心病”不是心脑血管的病,而是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出,对昨天离开岗位或职位仍想不通以及感到有些事情还没有做或没有做完,对明天怎么度过是一片孤寂茫然,对后天自己的晚年或老年后期感到恐惧,对今天身边子女或子女的子女不理想的学业、婚姻和工作无限愁烦。28l于是l强调对老年人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搞好心理护理,维护心理健康,使老年人及时调适心理状态,切换“社会角色”,做到人老心不老,发挥余热,与时俱进,积极人生,乐(!)度晚年,是笔者设立本课题的目的所
4、在。29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一、老年期的年龄界定l人人在在宇宇宙宙时时空空里里生生存存所所已已经经过过的的岁岁月月记记载载便便是是年年龄龄。把把年年龄龄分分成成若若干干时时段段便便是是生生理理阶阶段段,不不论论男男女女,一一般般分分为为儿儿童童期期、少少年年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l(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l(二二)心心理理和和社社会会学学界界又又有有人人从从不不同同角角度度把把人人的的年龄分成四种年龄分成四种 。210(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一)老年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分法l1.我国古
5、代,春秋前后把老年期分为5个阶段:五十曰“艾”,六十曰“耋”(die,),七十曰“耆”(qi,),八九十曰“耄”(mao,),百岁曰“期(ji,)颐”;汉代分4个阶段:七十曰“老”,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百岁曰“期颐”。211l2.从从古古代代到到近近代代传传统统的的提提法法,笔笔者者整整合合如如下下:50岁岁以以上上为为“艾艾”,60岁岁以以上上为为“耆耆”(qi,)、“老老”、“耇耇”(gou,)、“考考”,7080岁岁年年纪纪为为“耋耋”(die,),8090岁岁年年纪纪为为“耄耄”(mao,),90岁岁为为“鲐鲐背背”,100岁岁为为“期期颐颐”(期(期ji,)。)。l这些提法
6、具体所指定的年龄不一,但皆为“老寿”之意;从现代劳动法规角度看,满60岁就开始步入老年;而从时代的发展、进步与身体健康状况来看,当代人的现时年龄可以从心理减去510岁,到65岁才算是步入老年。决定或影响人的寿命和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包括饮食等的外部环境条件,三是心态。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才开始真正吃上了饱饭,90年代初开始吃上“好饭”(“端起饭碗吃肉”),身体开始健壮;“人生七十古来稀”已成历史,如果人们再注重心理健康和优化生活环境,活到8090岁将会成为普遍,活到100岁也不是梦。212l3.解放后,我国一般公认60岁以上
7、为老年人。l4.西方国家一般以65岁以上为老年期。l5.现在医学心理学界对年龄有一种分法,界定65岁开始步入老年期,老年期又可分 为 老 年 初 期(6575岁)、中 期(7590岁)、后期(90岁以上)。笔者认为,这比较切合当今实际。213(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二)心理和社会学界又有人从不同角度把人的年龄分成四种不同角度把人的年龄分成四种 l1、实际年龄。、实际年龄。l2、生理年龄。、生理年龄。l3、心理年龄。、心理年龄。l4、社会年龄、社会年龄。l另外,另外,“政治寿命政治寿命”。214l1.实际年龄指按人的实际出生年月日计算的年龄。l2.生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躯体状况来判断的年龄。
8、有的人因体格健壮、红光满面,看上去不出老,显得年轻;或相反,显得老态龙钟。l人们当然愿意把生理年龄判断得比实际年龄要小些。215l3.心理年龄指从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来感觉的年龄。如果一个人心理状态良好,人格健康成熟,不断习得,善待他人,适应社会;那从他的精神面貌看上去就显得十分年轻,就会感到自己的年龄没有实际的那么大,甚至他“暗示”自己忘记年龄或永远年轻。l实际年龄10岁心理健康,实际年龄20岁人格不成熟,实际年龄30岁退行,实际年龄10岁失去自信,实际年龄20岁未老先衰。l所以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非常重要。不知自己老之将至,或自信老当益壮,这对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对社会作出奉献,都起着坚定的精神依
9、靠和支撑作用;反之,未老先衰,混吃等死,对自己很累,对社会也成了负担。216l4.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所作出奉献的大小,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精神寿命”的长短。有的人老有所为,积德行善做好事,忙得忘记了实际年龄;而老百姓觉得这样的好人似乎越活越年轻,即使这样的人去世了,大家还是在心中怀念他。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个“顺口溜”:“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谁的口碑好,谁的社会年龄就高。217l另外,从事领导工作的人还有个“政治寿命”,这是从“社会年龄”引申出来的。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有人民性和群众观念的领导(如周总理、焦裕禄)以及那些从事慈善事业的人,虽然去世了,但
10、他们永远活在老百姓心目中,他们虽死犹生、流芳百世,说明他们的品德和精神不死、“政治寿命”很长;相反,那些贪官、污吏、奸臣、佞人,即使还活着,但在老百姓心目中他已经死了,他虽生犹死、死臭万年,说明他的“政治寿命”很短。正如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218l有人临终前说:“我一生做了一些善事。我死后,如果活着的认识我的人中有一大半还念叨着说我的为人还不错,那就算我没有白为人一场。”这就说明人们是注重追求“社会年龄”的。l这四种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当然实际年龄是基础,但是心理年龄的意义却十分重大。219二、二、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及老龄化社
11、会老龄化社会 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人群中所占比例超过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人群中所占比例超过1010的程度。的程度。(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20(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一)不同时代其社会地位不同:l1、在原始狩猎社会、在原始狩猎社会。l2、到了农耕和工业社会、到了农耕和工业社会。l3、步入知识时代、步入知识时代。l4、未来信息时代、未来信息时代。221l1.在原始狩猎社会没有“老年”的概念。那时饥
12、寒、疾病交加,人到了30岁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衰老不堪。为了减轻社会负担,他们自愿、自觉死掉。所以就谈不上有什么社会地位。222l2.到了农耕和工业社会,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达到顶峰。人们的劳动经验和生产技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老农和老师傅不但拥有经验,而且拥有财产进而拥有各种权利。许多年轻人虚心向老人学习,拜倒在“技术权威”的脚下。这时“敬老”,有道德的约束以至条律的规定,于是“敬老”就形成一种社会风气。223l3.步入知识时代,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开始下降。在知识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青年人接受新事物也非常快,而老年人就显得落伍。这时甚至老年人的收入都没有青年人的多,他们指挥不动青年人了。
13、所以他们哀叹“敬老”的世风日下。再加上青年人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要不断“充电”,很少回来看望老人,于是老人就更感到心理冷清、失落。224l4.未来信息时代(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中国很快将会进入),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又会上升。因为那时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也是老龄化的社会;议事要凭“选票”,少年儿童没有投票权,而老年人已形成庞大的队伍,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举手表决,社会对这批人不能等闲视之。225(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二)当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类10%比例的人的年 龄达到和超过60岁。226l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规定,当人类10比例的人的年龄达到和超过60岁,那末这个国家或民族这时
14、的社会便是老龄化的社会。据统计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就按11的比例计算,我我国国现现在在的老年人至少有1.3亿。云云南南省省和和昆昆明明地地区区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2004年上半年几种统计的平均,云南省的老年人在470万人左右,昆明地区的老年人在70万人左右。这样的数字和现象,提示这个社会,善待老年人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龄问题成为21世纪我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问题又是老龄工作的核心。227l于是,笔者推理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一个单位,离退休人员与在职、在岗的员工之比达到40,我们便可以说,这个单位已进入老龄化的单位。现在,在昆明地区
15、,好多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已达到或超过这个比例,有些单位已是1:1了,像有个单位的老干处所管理和服务的离退休人员同单位十几个处室在职、在岗的员工总数竟然相等。l这几年,随着离退休职工的增多,昆明地区比较重视老龄工作。许多单位都成立了管理和服务于老年人的部门,开辟了退休职工的活动场所并积极开展老年活动。老年人有了自己的组织,说话办事就方便多了。228l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是最自由、最悠闲、最富裕的群体,“享受人生从退休开始”的观念,在西方国家日益盛行。人们的晚年的日子好过得很。他们的医疗等福利条件很好,许多老年人喜欢住在“老年公寓”。l发达国家的“老年公寓”一般是一室一厅一卫一厨,两位老人
16、住在一起,公寓内有齐全的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的医疗康体服务。l中国目前也在学习国外开办“老年公寓”,刚开始条件较差;但这是发展趋势和方向。昆明的“老年公寓”起点应向外国学习,一步到位。硬、软件享受水准,年平均每位老人的饮食住宿、生活护理、医疗保健、运动、娱乐等费用累计可在1万元左右。l这都体现当代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老龄问题得到重视。229三、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三、老年人易产生的一些“心心身疾病身疾病”(“心理生理疾患心理生理疾患”)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一大部分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即使不是完全,至少是一大部分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所支的、以躯体症状表现
17、为主的、主要是受植物神经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的一组疾病,便是配的系统或器官的一组疾病,便是“身心疾病身心疾病”。(一)老人(一)老人“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改变的现实。改变的现实。(二)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变化。(二)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变化。(三)常见的一些(三)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心身疾病”。230(一)老年人(一)老年人“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改变的现改变的现实实l老老年年人人从从工工作作岗岗位位上上退退下下来来,人人际际关关系系的的圈圈子子逐逐渐渐小小了了,工工作作、生生活活的的方方式式和和内内容容发发生生180180度度的的变变化化或或9090度度的的转转弯弯,刚刚开开始始,很很难难一一下下子
18、子转转过过弯弯来来或或适适应应得得了了。子子女女又又忙忙于于上上班班不不在在家家里里,自自己己呆呆在在家家里里感感到到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由由于于社社会会角角色色改改变变了了,家家庭庭地地位位也也随随之之下下降降,在在家家里里也也开开始始不不“唱唱主主角角”了了,就就产产生生沮沮丧丧感感,认认为为现现实实有有些些残残酷。酷。231(二)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二)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的变化功能的变化 l人到了四五十岁,身体就开始走人到了四五十岁,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下坡路”。一方面,骨质疏脆、肝肾肠胃等的功。一方面,骨质疏脆、肝肾肠胃等的功能降低,手脚已不那么灵敏、轻捷,这是能降低,手脚
19、已不那么灵敏、轻捷,这是生理机能在开始老化;另一方面,大脑也生理机能在开始老化;另一方面,大脑也开始逐渐萎缩,近记忆力、视力、听力等开始逐渐萎缩,近记忆力、视力、听力等一些功能开始逐渐减退(远记忆力不受损一些功能开始逐渐减退(远记忆力不受损害),适应能力开始逐渐减弱,这是心理害),适应能力开始逐渐减弱,这是心理现象在开始老化。但这是人处在这个年龄现象在开始老化。但这是人处在这个年龄段生理上规律性的变化,在心理上不必大段生理上规律性的变化,在心理上不必大惊小怪。惊小怪。232(三)老年人常见的一些(三)老年人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心身疾病”l主要有如下诸多类种l1.“高血压病”。l2.“心肌梗塞”
20、。l3.“冠心病”。l4.“脑萎缩”。l5.“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l6.“支气管哮喘病”。l7.“消化性溃疡”。l8.“胃溃疡”。233l9.“过敏性结肠炎”。l10.“肥胖症”。l11.“特发性耳聋病”。l12.“神经性皮炎”。l13.“类风湿关节炎”。l14.“肥胖症”。l15.“糖尿病”。l16.“癌症”。234l17.“更年期综合征”。l18.“离退休综合征”。l19.“老年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l20.“青光眼病”。l21.“偏头痛”。l22.“神经性头痛”。l23.“肌紧张性头痛”。235l老年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从规律的角度说,到了老龄阶段,一个人产生轻
21、度的像“冠心病”、“高血压病”和“离退休综合征”等,也属于“正常现象”,用不着担惊受怕。但像老年期的“恐病症”、“抑郁症”和“孤独症”等,则主要是由不健康的心理因素造成的。问题在于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包括“生死观”,采取什么样的心理防御方法,如何度过晚年。236四、老人常见的悲观心理状态四、老人常见的悲观心理状态和采取的不成熟心理防御和采取的不成熟心理防御 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受挫与冲突,心理紧张,心理具有或产生要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的某种景况。心理防御,是在这种景况下,心理或生理采取习惯性或潜在意识的以协调外在环境和恢复情绪平衡稳定的某种倾向、现象、过程。(一)一些悲观的心态和被动的反应(一
22、)一些悲观的心态和被动的反应(二)警惕一些不成熟防御方法的采用和(二)警惕一些不成熟防御方法的采用和性格的不良改变性格的不良改变237(一)一些悲观的心态和被动的反应(一)一些悲观的心态和被动的反应 l1.衰衰老老感感。一经产生,就意味着精神开始老化,由此有可能导致意志衰退、情绪消沉,进而加速衰老,导致、暗示出其它疾病。l2.“空空巢巢”孤孤独独感感。老人退休告别单位,可是回到家中却孤苦伶仃甚至孑然一身,守着个大空房子。l“空巢家庭”应该是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指老伴去世,孑然一身,即老年人独居的一人家庭;二是老两口相依为命;三是上两种情况,虽有子女但离家独立生活不在老人身边。l据2000年的统计
23、,全国有2340多万“空巢老人”。由于“独生子女”等现象和原因,10年内“空巢”将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2008年年底统计,昆明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76万之多,约占总人口的14。又据有关部门于2009年上半年统计,昆明有“空巢老人”超过20万人,其中独居老人超过4.5万人。以上数据未必十分准确,但结论是肯定的:现在是老龄化的时代,昆明是老龄化的地区,“空巢现象”非常严重!238l3.疏疏离离感感、失失落落感感。离开单位同事,社交圈子变小,原来的熟人关系渐渐淡了,而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在岗、在位时的一些想法、愿望没有实现。不免失落,遗憾,有离群、被疏远之感。l4.焦虑感。焦虑感。l5
24、.抑郁感。抑郁感。l6、怀怀旧旧伤伤感感,美美化化、向向往往过过去去。美化、向往过去,不一定是对现实不满,而是证明他开始老了。其实,过去也不是就那么好,今天也不是就那么不好。社会总是在进步,心情而已。l7.理理想想减减少少。“革命意志衰退”,实用主义抬头。如自己在年轻时大胆闯天下,如今却不让子女出去闯。l8.好奇心衰退。好奇心衰退。有好奇心证明他心理未老。239l9.恋恋旧旧物物。收集或保留无用的东西,说是总有一天会用得着的,还认为有保留价值、纪念意义。结果好端端的新房子,却一家的破烂儿。l10.情情绪绪变变得得反反常常。或愤怒、暴躁,点火就着;或迟钝、低落,没有了激情,有的是麻木,以至变得有
25、些痴呆(不等于是“痴呆症”)。l11.惶惶终日。惶惶终日。在家、在外都不知所措,有时心理一片空白。l12.消消极极自自我我“暗暗示示”。我老了,我不行了,我痴呆了,说什么时候“走”就“走”了。l13.恐恐惧惧未未来来。人老了,心中没数了。怕死,怕死时痛苦,希望能死在家里。相信“预兆”。如有的老人,某一天突然一根长寿眉毛断了,于是忧心忡忡,担心是否不吉利。l14.被动、无奈地做被动、无奈地做“春城等死队员春城等死队员”。l有一天,“麻友”甲迟迟没有来“上班”。乙丙丁等得不耐烦。戊说:“不要等了,他昨天就化了。你们重新组合吧。”240(二)警惕一些不成熟防御方法的(二)警惕一些不成熟防御方法的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心理健康 专题讲座 PPT 参考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