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课程新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生物工程课程新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工程课程新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工程课程新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 要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微生物工程旨在培育学生敏捷运用理论学问和实际操作等综合技能。随着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亟待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公允、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与之适应。实践证明,新评价体系不仅可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微生物工程;评价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89X10-00101-03 Reform and Practice on an New Examination System of Micro-bial Engine
2、ering Course/WANGD Dan, HAO Junli, HE Lang Abstract As a highly practical subject, microbial engineering aims to train students to use flexibl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skills.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it
3、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scientific, fair,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can not only objectively and truly reflect students learning level, but also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nova
4、tive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microbial engineering; examination system;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目前,應用型人才的短缺是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微生物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旨在培育学生敏捷运用理论学问和实际操作等综合技能1-2。为实现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成都医学院对微生物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不仅涉及授课内容的整合,而且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3。在教学内容方面,将该课程分为30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5学时的实践教学。 首先,根据微生物工程产品生产或研发的工艺流程,将理
5、论授课内容整合为上游技术、中游技术、下游技术,以及生产实例讲解四个模块。 其次,为增加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自主学习实力,主讲老师采纳PBL、TBL和Seminar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而实践教学部分,开展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目的是培育学生对学问的综合运用实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在这种背景下,“试验报告+期末笔试”的评价方式已无法真实评价学生的综合实力和实际水平。况且,以往这种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简洁、粗放,严峻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干扰了教学改革的顺当进行。因此,亟待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公允、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为本次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2 新评价体系的
6、建立 新评价体系分成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0%。其中,理论评价由课前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三部分组成;实践评价包括试验报告和见习报告。 理论评价指标 1)课前评价。为督促和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状况,要求他们课前完成预习后,填写预习报告并在授课前12天内上交。预习报告中,学生除了要总结每章节的重、难点学问外,还要完成相关章节的思索题,指出未理解问题的所在。 预习报告不仅有效监督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更为重要的是,提交的预习报告可帮助主讲老师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困惑所在,以便刚好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最终,老师依据学生预习报告完成的状况完成
7、课前评价,此部分占总评成果的10%。 2)课中评价。课堂学习是教学部分的核心,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授课内容并敏捷运用,是评价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所以,课堂上为激励学生集中精力、主动参加师生互动,主讲老师采纳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如依据TBL教学方法,将全班分成78个大组,每组67人,并根据小组集中坐在一起,便利小组成员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探讨、给出答案。 另外,主讲老师还将Seminar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在 “微生物代谢调控”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的理论学问并学以致用,要求每个学习小组课后查阅一篇有关微生物代谢调控的科研论文,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和学习文献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并在其次节课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工程 课程 评价 体系 改革 实践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