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清版)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清版)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07.060ICS 07.060CCS 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3822021DZ/T03822021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Specification for geological mapping of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2021-12-07发布2022-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 布2021-12-07发布2022-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 布IDZ/T 03822021目次目次前言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2、.14总则.14.1目的任务目的任务.14.2基木工作程序基木工作程序.14.3基本准则基本准则.25工作程度要求.25.11:25000地质填图.25.21:10000地质填图地质填图.35.31:5000地质填图地质填图.35.41:2000地质填图地质填图.35.51:1000和1:500地质填图.35.6矿化带和矿体的控制要求.35.7 测、编、译、工程结合填图的要求.36地质填图方法和内容.46.1矿化一构造一岩性填图法.46.2穿越法和追索法.46.3正测、简测和修测.46.4数字填图技术.46.5沉积岩区填图.56.6火山岩区填图.56.7侵入岩区填图.56.8变质岩区填图变质岩
3、区填图.56.9第四系填图第四系填图.66.10构造填图构造填图.66.11矿化蚀变及矿产填图矿化蚀变及矿产填图.67资料收集与设计编制资料收集与设计编制.67.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67.2野外踏勘野外踏勘.67.3设计编制设计编制.78野外地质工作和技术要求野外地质工作和技术要求.78.1实测地质剖面实测地质剖面.78.2地质路线地质路线.78.3地质点地质点.88.4矿点、矿井和老硐调查矿点、矿井和老硐调查.8DZ/T 038220218.5轻型山地工程轻型山地工程.88.6样品采集与测试鉴定样品采集与测试鉴定.98.7地质矿产勘查测量地质矿产勘查测量.98.8野外编录野外编录.99资料整
4、理和成果总结资料整理和成果总结.99.1图件类型和表达内容图件类型和表达内容.99.2资料整理资料整理.109.3综合研究综合研究.119.4成果总结成果总结.1110质量管理与验收评审质量管理与验收评审.1110.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1110.2验收评审验收评审.12附录附录A(规范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主要内容和研究程度(规范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主要内容和研究程度.13附录附录B(规范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控制程度及精度(规范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控制程度及精度.16附录附录C(资料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设计编写内容(资料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设计编写内容.17附录附录D(资
5、料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野外编录内容(资料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野外编录内容.18附录附录 E(资料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总结报告编写内容(资料性)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总结报告编写内容.19DZ/T03822021DZ/T03822021前言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6、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明春、温桂军、申文金、焦秀美、魏绪峰、李世勇、徐洪岩、胡树庭、于学峰、宋英昕、王永国、丁正江、谭现锋、李杰、曹佳、李亚东、毕明光、孙增兵、宋江涛等。1DZ/T03822021DZ/T03822021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1范围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1:500)的日的任务、工作程度、填图方法和内容、资
7、料收集与设计编制、野外地质工作、资料整理和成果总结、质量管理与验收评审等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固体矿产(煤炭除外)勘查地质填图,是开展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质量管理和成果验收的主要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T958区域地质图图例GB/T13908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834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33444固体矿产勘查工作规范DZ/T000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
8、T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9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DZ/T0251地质勘查单位质量管理规范DZ/T0273地质资料汇交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总 则4.1目的任务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总 则4.1目的任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查明填图区的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和矿化蚀变特征,查明地表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及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和围岩蚀变等,圈定(连)各类地质体和界线,测制相应比例尺的矿化一构造一岩性图、地质图、剖面图及专题地质图,确定成矿地质背景、地质
9、体的相互关系和主要控矿因素、成矿期后各类地质作用对矿体的影响等,为固体矿产勘查评价及矿山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资料。4.2基本工作程序4.2基本工作程序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是:资料收集与设计编制野外地质工作一资料整理和成果2DZ/T03822021DZ/T03822021总结验收评审。4.3基本准则4.3.14.3基本准则4.3.1地质填图比例尺应综合考虑矿种、勘查类型、地质和矿床复杂程度及固体矿产勘查各阶段的要求等具体情况确定,可选择1:25000、1:10000、1:5000、1:2000、1:1000和1:500等比例尺,对较高风险类矿种、较复杂勘查类型和较高级勘查阶段,应选
10、择较大的比例尺。分矿种(类)地质勘查规范有相应规定的从其规定。不同勘查阶段填图比例尺的确定应符合GB/T33444 相应部分的规定。4.3.24.3.21:250001:10000地质填图的重点是查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1:50001:500地质填图的重点是查明矿体特征和矿床成矿规律。4.3.34.3.3地质填图可采用正测、简测和修测等方法进行。1:250001:10000地质填图可采用简测方法,1:50001:500地质填图应采用正测方法,以往已开展过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地区可采用修测方法。4.3.44.3.4地质填图应使用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无相
11、应比例尺地形图时,1:250001:10000地质填图可采用不小于1:50000的地形图放大,或使用简测地形图及遥感影像图;1:50001:500地质填图应使用实测地形图。4.3.54.3.5地质填图单位视填图比例尺、矿种和填图区地质实际情况,根据岩石(组合)、岩相及岩性、构造以及矿体(包括矿层和矿脉)特征合理划分,以满足不同比例尺填图精度要求和合理圈定矿体、矿化带(包括矿化蚀变带和矿化体)、构造及各种地质体为原则。4.3.64.3.6地质填图工作的开展应遵循勘查设计,不同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矿种、矿床类型和不同研究程度的填图区,其填图内容和工作要求允许有所侧重和区别。野外原始填绘的基本图件应
12、为矿化一构造一岩性图。4.3.74.3.7地质填图的野外调查应合理布置观察点及调查路线,野外实地圈连地质界线。地质填图应贯穿矿产勘查的全过程,根据探矿工程揭露情况不断补充完善地质图件;填图中应取全、取准原始资料,并加强综合研究,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4.3.84.3.8地质填图过程中,可综合运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轻型山地工程等多种技术方法手段,充分利用探矿工程,多途径、多角度提取与成矿相关的地质信息,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4.3.94.3.9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研究,合理编制地质图和其他专题地质图件。隐伏矿床不必进行系统的路线地质调查,可编制地形地质图或与矿床有关的基岩地质图。4.
13、3.104.3.10地质填图应野外与室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加强对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重要填图单元或找矿标志的研究。4.3.114.3.11除本文件规定的方法技术外,宜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地质填图,包括数字填图、三维立体填图和红外光谱蚀变填图等。4.3.124.3.12地质填图中应注意收集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4.3.134.3.13地质填图中应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按照绿色勘查的相关要求开展野外工作,尽量采用浅钻、轻型钻代替槽探进行工程揭露,并及时对工程施工地点进行复绿或景观恢复。5工作程度要求5.11:25000地质填图5.
14、1.15工作程度要求5.11:25000地质填图5.1.1应大致查明填图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化蚀变岩(带)等基本地质特征;初步查明各类地质作用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大致控制或了解矿体或矿化带的地表分布、规模、产状、蚀变及矿化等特征;初步总结成矿、控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3DZ/T038220215.1.2DZ/T038220215.1.2地质路线应以穿越法为主,对重要的地质界线、含矿构造等辅以追索法控制,可布设极少量地表工程进行揭露。地质路线点、线距宜布设为250m500m,地质点密度不少于8点/km。在成矿有利地段或有潜力的远景区,地质点、线密度应适当加密。5.21:10000
15、地质填图5.2.15.21:10000地质填图5.2.1应基本查明填图区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大致圈定主要矿化带和矿体;大致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等的地表分布和特征;大致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各类地质要素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各类地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5.2.25.2.2地质路线以穿越法为主,对重要地质体、地质界线、接触带、矿化带、标志层等辅以追索法控制或布设少量地表工程进行揭露。观察路线间距宜布设为100 m200m,地质点密度不少于40点/km。5.31:5000地质填图5.3.15.31:5000地质填图5.3.1应(基本)查明填图区成矿地质条件,追索和控制矿
16、化带、矿体,大致查明矿体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5.3.25.3.2地质路线以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路线和少量探矿工程,重点追索和控制矿化带、矿体。路线间距宜布设为50m100m,地质点密度不少于80点/km。5.41:2000地质填图5.4.15.41:2000地质填图5.4.1填图范围为矿床或主要矿休,矿化带分布区域。应详细查明赋矿及与矿化相关的岩层,岩石、岩相、构造等成矿地质条件,查明地表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及矿石特征,综合确定主要成矿规律。5.4.25.4.2地质路线以追索法为主,辅以穿越法,与探矿工程相互配合,重点控制矿体、矿化带。地质点密度(包括探矿工程)不少于160点/km。5.51
17、:1000和1:500地质填图5.5.15.51:1000和1:500地质填图5.5.1填图范围为矿床或主要矿体、矿化带分布区域。在详细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基础上,重点查明和控制赋矿岩层(体)、控矿构造、矿化带以及矿休和矿石特征,综合确定主要成矿规律。5.5.25.5.2地质路线应采用追索法,并充分利用探矿工程,准确控制矿体、围岩及夹石。1:1000和1:500地质填图地质点密度(包括探矿工程)分别不少于320点/km 和500点/km。5.6矿化带和矿体的控制要求5.6.15.6矿化带和矿体的控制要求5.6.11:25000和1:10000地质填图中,在地质
18、观测路线基础上,应用少量工程揭露和控制矿化带和矿休的规模、形态、产状及其空间分布。5.6.25.6.21:50001:500地质填图中,应根据矿床勘查类型按一定工程间距系统揭露和控制矿化带以及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及其沿走向的变化情况,按蚀变强度与矿物组合等进行蚀变带详细分带,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及其变化,划分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5.6.3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工作程度应符合 GB/T13908中关于不同勘查阶段地质控制程度的要求;地质填图主要内容和研究程度应符合附录A 表 A.1 的规定;地质路线间距、地质点密度及数量的一般要求应符合附录B 表 B.1 的规定,填图地质体最小规模的精度要求
19、应符合附录 B表 B.2 的规定。5.7测、编、译、工程结合填图的要求5.7测、编、译、工程结合填图的要求5.7.1对以往工作程度较高、已开展过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地区,可采用测编结合或以编为主的方式4DZ/T03822021DZ/T03822021填图;对基岩裸露、遥感影像解译程度较高地区,可采用测译结合方式填图。在保证地质填图精度的前提下,主要针对存在问题或重要地质体安排部分地质路线,不限定地质路线的点、线密度。5.7.25.7.2地质填图应与勘查工程相结合,对重要的地质界线、地质构造、矿化带及物化探异常可布设适当轻型山地工程(槽、井、取样钻等)进行揭露、追索、控制、验证,并根据后续勘查工
20、程揭露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图件。6地质填图方法和内容6.1矿化一构造一岩性填图法6.1.16地质填图方法和内容6.1矿化一构造一岩性填图法6.1.1应以矿体、矿化带、构造、岩性调查为主线,以符合精度要求的岩性、岩层或岩性组合为填图单位,填绘准确反映其位置、界线、规模、分布、相互关系及其他基本地质特征的矿化一构造一岩性图,以此为基础编制地质图或其他各种专题图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构造填图、蚀变岩相填图、矿化构造蚀变填图等。6.1.26.1.2重点围绕查清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布置和开展野外工作。6.1.36.1.3应控制主要地质体和构造界线,识别各种成矿作用标志
21、,划分矿化蚀变岩相(带),圈定成(赋)矿地质体和矿化带。6.1.46.1.4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等不同岩类区的填图方法应符合DZ/T0001相应部分的规定。6.2穿越法和追索法6.2.16.2穿越法和追索法6.2.1穿越法:应垂直(或大致垂直)地质体走向或构造线走向布置穿越路线,按照不同比例尺填图精度要求、地质复杂程度和基岩出露情况确定地质路线和地质点间距。6.2.26.2.2追索法:应沿地质体、地质界线或构造线的走向,对特定层位(如化石层、标志层、含矿层等)、矿体、矿化带、地质界线、主要断层(或断裂蚀变带)等进行连续追索控制;地质路线一般采用“之”字形,以控制目标地质体的顶底界线和
22、了解其变化情况。6.3正测、简测和修测6.3.16.3正测、简测和修测6.3.1正测地质填图的地质路线和地质点密度、地质控制程度应完全达到本文件5.15.6的要求;以实测的或其他符合精度要求的地形图作底图,对矿床的重要地质界线用较密的观测点配合适量的轻型山地工程揭露。6.3.26.3.21:25000和1:10000地质填图或地质构造简单区和隐伏矿床的地质填图可采用简测填图法。简测采用比正测适当偏低的地质路线密度和地质控制程度,地质点密度或数量可放稀到正测的65%,隐伏矿床的地表地质填图不要求点线密度;可用简测地形图或接近填图比例尺的已有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的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图作底图。6.3
23、.3对以往完成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的地区,再次开展勘查工作时,可采用修测填图方法。主要是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对重要地质体或矿化蚀变地段加密部分地质路线,根据工作需要和新的认识对原地质图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对其地质路线和地质点的密度或数量不做具体要求,以达到地质目的为原则。6.4数字填图技术6.4.16.4数字填图技术6.4.1提倡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及数字填图系统,以计算机野外数据采集和空间数据存储与表达技术为手段,填制不同比例尺的数字地质图。6.4.2应将填图区的地质、矿产、遥感、物化探异常等资料分不同图层输入数字填图系统,并与符合要求5DZ/T03822021DZ/T03822021的地理底图精准套
24、合适配,实现多元数据的融合,提高野外地质填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6.4.36.4.3数字地质填图基本工作程序为:图幅 PRB(地质点 P、分段路线 R、点间界线 B)库建立创建野外手图野外手图转入掌上机地质路线野外数据采集野外采集的数据导入野外手图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手图导入图幅 PRB 库实际材料图制作地质图及专题图编制。6.4.46.4.4应进行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 PRB 库、剖面库、探矿工程库、实际材料图库、样品库、空间数据库等。6.5沉积岩区填图6.5沉积岩区填图6.5.1识别和填绘沉积岩岩性或岩性组合类型,合理划分填图单位;确定地层层序、沉积环境、形成时代和地层归属,详细观察描述和控
25、制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及特殊地质体等。6.5.26.5.2查明地层产状、厚度、岩性、接触关系、沉积特征(沉积构造、沉积韵律及空间变化)和所含化石;查明主要岩石类型、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等。6.5.3研究沉积环境、沉积建造(相)、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岩层形成和发展演化历史,探讨沉积作用与成矿的关系。6.6火山岩区填图6.6.16.6火山岩区填图6.6.1识别和填绘火山岩岩性、岩相,合理划分填图单位;确定火山岩地层层序、构造环境、形成时代和地层归属,详细观察描述和控制含矿层、标志层等。6.6.26.6.2查明主要岩石类型、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原生和次生构造);查明火山岩的产状、厚度、岩石组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清版DZT 0382-2021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规范 高清版 DZT 0382 2021 固体 矿产 勘查 地质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