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命之树的十片叶子.docx
《2022年生命之树的十片叶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生命之树的十片叶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生命之树的十片叶子 生命是一棵树。 在生命之树画满五十圈年轮之后,我从这棵树上摘下十片叶子,放在嘴里咀嚼,品尝 1980:我成了一个中学语文老师 1980年8月28日,我来到当时的盐城县郭孟公社中学报到上班,起先成为一个中学语文老师。 关于这个学校,我在一些文章中写到过。说是公社中学,其实就是一所乡村中学。公社的所在地在一个叫刘垛的村庄上。这个村庄比我的家乡的村庄大不了多少。学校有28亩地,有28个教职工。 校长是一个老革命,说话慢条斯理,文绉绉的,倒也有些书生气。总务主任是一个退伍的连长,据说去过越南战场,火爆脾气。两个人开会,常常要顶牛。那时候政治学习很正常,也很正式。校长读一通
2、报纸,讲一通话,最终总务主任总要“我再说一句”,一句说完,还要“强调一点”,然后再“补充一个问题”,最终再“交代一下”。所以,他讲话的时间经常比校长还长。弄得校长很不快乐,但大家兴奋因为他讲话好玩,而且能把校长正儿八经讲话的肃穆气氛全部消解掉。那时没有电视,不开会也是唠嗑。打牌还要费灯油,而且煤油要安排,没有关系是买不到的。 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但很勤奋,尤其单纯,和老师的关系特殊亲。抢着替老师干活,从家里带来一点好吃的给老师,犯错误拍一下屁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也特殊淳朴,那时也从不开家长会,间或有家长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不听话,老师你就打。没关系的,不打不成
3、人!我们家从不护短的。”我从来是不打孩子的,但绝大多数老师会打。但从没有产生冲突,也没有发生意外。 走上讲台的第一个晚上,我立了一个志向:肯定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多少年之后,一位全国有影响的教化名家,拿我和一位名气大得不得了的我的同龄人比较时说:“厚江,要排一排全国的语文名师,你算一个;要排一排全国的教化家,你就算不上,而某某算一个。”我承认他的话是对的,而且他也是激励我要志向再远大一些,但老醇厚实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家”。我现在也不知道我这样没有出息的志向是否制约了我的发展,但我确定地说,我这样一个朴实的愿望,对我几十年的老师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或许因为我有这样的追求,或许因为我
4、是学校里不是许多的“科班”出身的语文老师,或许因为我工作还特殊有热忱,上课特殊有激情,或许因为我和孩子们私下里的关系特殊好,反正学生特别特别喜爱我的语文课。或许因为我本是一个特殊淘气的孩子,所以我的班主任做得也特殊受学生欢迎。 我知道,学生喜爱我喜爱我的语文课,还由于我的一般话好说得精确一点,是由于我用一般话教学,因为这所学校里没有一个老师是用一般话上课的。说来这还有一个故事。当年,我和一个同班同学一起分到这所中学,我们原来就是好挚友。就像全部年轻人一样,总想能拿来一点簇新的东西,所以我们俩约定,肯定要用一般话上课。其实,在进师范学校之前,我都不知道什么叫汉语拼音。而我这位同学是城镇上人,上过
5、幼儿园。从小就会说一般话。但既然约定了,从第一节课起先,我就用“一般话”上课了。就我现在这一般话,大家可以想象我当时的一般话是什么样的水平。等到一学期快结束。班上同学很骄傲地告知我,全校就我一人用一般话教学,其他班级的学生都艳羡我们班级的同学。我这才知道,我那位同学开学不久就不再用一般话教学了。我想我既然已坚持一学期了,就不情愿再放弃。而且班级的同学也坚决不让我改说真的,这时候让我再用方言教学我都不习惯了。很快,我的一般话在全公社也就有了名气。记得公社的广播站还请我做过几次讲座,公社团委也请我为朗诵竞赛做评委。现在想起来。很脸红,但也为自己的敢于坚持而骄傲。我想,假如我始终是用方言教学,我肯定
6、不是今日的我。 1981:我第一次被听课 在我才工作的那会儿,还没有什么教研活动。 每周一次的晚上的教研组活动,主要是两件事,一是政治学习读报,一是评救济金救济粮,难得一次调资,就投票加给谁。这些事经常闹得不行开交。但反正轮不到我们小青年,我们就在一旁看喧闹。投票就凭自己的感觉做人情。 也许是1981年的秋天吧。开学不久,听说局里领导要下来检查工作,并且听说教研室的人也要来。那时也不知道什么叫教研室,更不知道教研室的人是干什么的。但是大家都很惊慌,平常不备课的老师舍命补抄备课笔记。 但谁也没有想到,带队的领导说不仅要检查备课笔记,还要听课。许多老师被听了,我也被听了。不少被听的老师下课以后,涨
7、红了脸,神色极为担心。或许是初生牛犊吧。我还是和平常一样哼着小曲进了办公室。 那天上的什么课,已不记得了。只见教室后边坐了几个人。起先上多少有些惊慌,很快也就比较正常了,根据自己打算的上完了课。记得中间还幽默了几下,逗得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中午,大家都说县教研员对我的课赞叹不已。那位老革命出身的校长还当面夸了我几句。部队退伍的总务主任,尽然也知道了这消息,用一般话(他是学校里说一般话的其次个人)对我说:“小黄,这一仗打得美丽。好好干!” 这一次听课,是我第一次接触所谓教研,第一次知道听课评课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很簇新,也很有意思。后来,很长时间,再也没有人来听课,就觉得有些失落。这一次听课。
8、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我语文教学的启蒙老师丁如愚先生。我在许多文章中写过他,他是我语文教学的引路人。可以说,无论是我的语文教学,还是语文教学探讨。都是在丁先生的搀扶下起先的。 那天下午临走前,他特地找了我,评析了我的课堂,确定了很多优点,也指出了许多问题,对我说了许多激励的话。 自从那以后,我和先生的联系就慢慢多了起来。我也在他的指导下起先了我语文教学的寻真之路。 1982:我真的考上了高校 在我的乡邻眼里,我1978就是“高校生”了,但从学历的角度说。1982年我才真的考上了高校。 工作后发觉,自己肚子里的货实在太少,远远不能满意教学的须要。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当时渴望学习的心情。每天晚自习,
9、我都自己点一盏油灯和学生一起学习。不是看书,就是写作。学校离家有十几公里。不回家的周末,就在宿舍看书。春秋之际,天气不冷不热,我经常带着书到田野里去背诵唐诗宋词。有时候,天下着细雨,撑着一柄黑色的布伞,行走在乡间的田埂上,手执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唐诗选本、宋词选本或者楚辞选本,边走边读,自吟自唱,闲情逸致的情景,至今仍是非常怀念。但是终归手边的书很少很少,学校也没有图书馆。没有老师指导,许多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后来,听说山西青年杂志,搞了个刊授高校,也不管有没有文凭。也不管到最终有没有什么作用,就寄了钱报了名,读了起来。尽管现在看来,那并不是一个正规的“学校”,但的确弥补了我师范毕业的不足,拓
10、宽了我的学问视野。什么文学理论、古代汉语、逻辑学问,尤其是写 作理论,还真是学了不少东西。那时候,我的作家梦还没有破,边写边接受这样的辅导,还是很有进步的。 不久,考上了扬州师范学院的本科函授,才真正起先了我的正规的本科课程的学习。 说起来报考扬州师范学院的本科函授,也是偶然。原来,作为中师学历,尽管我们也是学的语文专科内容,但应当是没有资格干脆报考本科函授的。结果我所在的那所学校,够条件的要么不想考,要么不敢考,于是没有一个人报名。学校教务主任偶然遇到我,带有一点挑衅地说:“平常看你蛮神气的,本科函授你报不报?”年轻气盛、自我感觉良好的我,接口就说:“只要给我报,我就报。”“你想报,就给你报
11、。”于是就报名了。自己觉得复习还是仔细的,因为同时报名的都是工农兵高校生和专科生,竞争还是很强的。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是,我竟然真考上了。真的感谢上帝,我关键时刻的一些机会、运气真的都很好。三年本科函授,虽然不是特别正规的学习,但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许多东西的学习,不是很扎实很到位,但一个中文本科生的学问框架还是有了。现在看来,比之于今日四年的本科生,学的东西或许并不少。三年后毕业,正逢上工资改革,学历显得特殊重要,而本科函授的文凭也一样承认。于是我的工资一下加了三级。要是没有这一张文凭,我后来的中级破格、高级破格,乃至特级评审、正高评审可能都会遇到困难。 1983:我第一次参与语文学术会议
12、自从相识丁如愚老师以后,我们的来往就慢慢多起来了。 他只要到我们学校必定要找我,校长也因此对我高看一眼,好像提高了我不小的身价。我只要进城,也必定要去看他,向他汇报,听取他的指导。 有一次,丁先生来到我们学校听课评课以后,特地找到我,对我说:“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会要召开年会。我们县有几个代表名额,与会代表都要交一篇论文。你也写写看,写得好,我就让你参与这个会。”当时还很少听说过中学老师写论文。看那些刊物上的文章,都是些让我们崇敬的人物写的,真真是高山仰止!我也能写论文吗?但不知是不好意思回绝,还是好强心理的作用,反正我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我写了一篇作文教学方面的文章,题目似乎是“妈妈教子女走路
13、的启示”,观点也许是作文教学要“引而不牵,导而不扶”。后来我就带着这篇论文参与了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探讨会的年会这应当是我的第一篇论文。 会议开了两三天。我们市里语文界的权威大家都来了,也请了一些名家作讲座。好像我是会议代表中很小的一个。有些老师听说我的年龄和工作的学校,很惊诧地说:“这么年轻就来参与这个会议?”我的同学们、同行们都很艳羡我能参与这么高规格的会议。会议的详细内容已经不怎么记得了。但我想,这样的会议主题、会议氛围,对我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1984:我参与了课堂教学竞赛 那天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对大家说,公社要组织课堂教学竞赛(后来才知道是省里组织,一层一级筛选),要大家报名。大家还是第
14、一次听说上课竞赛这样的簇新事,可是报名的人并不多。因为我们是公社最好的学校。总不能没有人参与。最终大家都推举我去。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特殊单纯,既不想比好了能有什么好处,也不想比不好会丢什么面子。 于是自己选了课文起先打算。课文是我的叔叔于勒。那时学校刚刚有录音机,便想充分用用这现代化的设备。自己关起门来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课文诵读的录音。始终到自己基本满足为主。我的一般话之差,熟识的人都知道。但那时候就有这样的志气。可是上课的那一天。却出了问题。也许是我按错了键,后来进进退退怎么也找不到开头,于是我只能现场诵读。现在已经记不起课是怎么上的了。但听课的老师(那时也没有什么评委),都说我上得不错,尤
15、其是一般话好(真是脸红)。于是我也就被举荐到片里去竞赛。好像自己也越来越老练。大家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始终上到县里。 在县里的这节课,效果好像特殊好。除了教研室的全部主任(其中有些不是教语文的,有些不是教中学的)都来了,县里的语文权威们也都来了,竞赛的地点是当时的县中。听课的人许多。后来经常有人和我说起那两节课是如何轰动。有人说,我是靠这节课变更命运的。我的叔叔于勒,后来我到全县许多乡镇去汇报展示过。那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农村中学的青年老师,该是多么大的荣誉和激励啊! 1985:我发表了第一篇论文 或许,说来现在的年轻老师都不行能理解。我们那时的青年语文老师,几乎都有一个文学情结,都有一个作家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生命 叶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