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五篇 【篇一】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推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局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审批权力监督,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现将工作开展状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状况 (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印发了推行服务型执法工作实施方案、重大执法确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和重大执法确定法制审核书目清单(试行)等制度,推行服务型执法,促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详细方案”,通过
2、安徽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系统建立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机制,运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涉企信息,探究建立以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三)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了“红黑榜”制度、双公示工作方案、“诚信*”宣扬月专题活动实施方案、“诚信*”评比活动等方案,刚好向市信用办报送双公示信息、信用信息,完成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信息的录入工作。 (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通过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录入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完成统一证照(批文)上报工作,通过ftp工具上传政
3、务共享信息。 (五)切实规范权力运行。仔细做好*年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动态调整工作,对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办理指南、办事流程图和办事要件,强化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仔细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六)落实“减证便民”要求。开展“减证便民”整治申请材料多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严格落实取消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清单,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申请材料多、办事难”问题,全面提高行政效能,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更加便利。通过专项行动,清理材料15项,保留材料101项,精简率13.16%。 二、存
4、在的问题 一是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县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特殊是具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较少,基层监管力气有待加强。同时,事中事后监管专业性强,监管队伍不仅须要具备必要的法律学问,还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性工作阅历,基层监管队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力培训需加强。二是数据共享方面。信息资源分布多头化,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还需完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需进一步上下协同,政务信息数据共享方面还需省市县共同规划、建设。 三、下一步工作准备 (一)深化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仔细实行市政府关于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部署要求,根据统一标准仔细梳理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集中全面公开与
5、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并实行动态调整,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精确一样。进一步畅通互联网沟通渠道,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等热点问题,主动有效应对,深化解读政策,刚好回应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治理实力。 (二)接着做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强化制度落实,根据方案及监管方法,科学制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建立并维护好“一单两库”。要夯实抽查基础,在全面实行市场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工作体制机制,全量归集政府部门产生的涉企信息,尽快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无缝对接。 (三)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
6、享。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库,将证券公司负责人信息、辖内证券公司基础信息、表彰信息、融资担保公司设立与变更审批信息、担保公司信息、小额贷款公司信息及个人、企业行政惩罚等八类信息纳入政务信息资源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共享共用。 (四)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本着责权利相一样的原则,我局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合理制定每一环节的办事时限,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操作技能,努力简化审批手续,缩短承诺时限,真正做到削减与提速相结合。 【篇二】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放管服”改革简洁
7、说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足的服务型政府。“放管服”既是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政府流程再造的依据,也是评价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放管服”是一个整体性的治理体系,*工业园区在践行放管服改革要求时,始终秉持着整体性治理的理念和方法,防止基层政务机构各自为政,防范政务工作流程出现断裂和碎片化,避开政务信息形成孤岛和中断,极力提升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益。 *工业园区为推行“放管服”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基于整体性治理视角,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多”与“少”、“通”和“闭”。一是“多”,*工业园区通过多元治理的方法,协同各个政务机构,发动各种社会力气,利用多元治理的合力践行放管服。
8、二是“少”,立足于整体性流程再造的思维,简化政府工作事项,削减审批项目和环节,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审批效率。三是“通”,借力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整合各个政务网络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一网通办。四是“闭”,利用闭环管理的方法,设计各个包含责任主体、任务清单、运行机制和评价反馈的工作闭环,在一网通办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性的大闭环。 “多”元治理,放管服共建共治共享 在放管服改革过程中,须要整合不仅仅是指向治理层级、治理功能的力气,还涉及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营利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作。大数据技术具有多样性结构的特性,能够帮助政府与企业、其他公共组织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做到多方位链接,过去是政府与企业、
9、其他公共组织的单向链接,现在要做到的是多方链接,使治理主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是政府朝着更为民主、开放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也使参加主体的诉求和权益得到更好的表达和实现,社会治理是多元共建的,社会治理的成果也是多元共享的。 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工业园区加快了“数字城管平台”建设,整合城管、规划建设、园林、渔政、燃气、国土和房产物业等行政惩罚事项,推动“一支队伍执法”和“一个平台执法”,实现移动执法智能化、办案管理统一化、全过程记录规范化。*年,园区数字城管平台办理案件17.18万件,准时结案率93.64%,结案率达101.89%;通过优化流转环节预警提示功能,案件上报、派遣、处置最短时间缩短至
10、25分钟,同比下降60.32%,城市管理问题处办效率显著提升。*工业园区尤其注意发挥群众力气,譬如在开展区域评估的地区,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状况由国土环保局主动向公众供应查询,接受社会监督和质询。 减“少”审批,优质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工业园区梳理出居民、企业、项目三张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以居民从诞生到去世、企业从开业到终止、项目从意向到落地的全过程为轴,供应场景式、菜单式服务。通过业务流程重塑再造,推出房产一键过户、餐饮企业开办等套餐式服务,变群众“点菜”为政府“端菜”,更加便利居民和企业办事。 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年,*工业园区权力事项的办理时限、办理材料、办理环节分别比*年精简
11、了35%、14%、33%,101%以上的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此外,线上才智社区平台覆盖区、街道、居委会三级,集63项政务服务、9大项公共服务、6大项便民服务为一体。线下建成标准化社区工作站82个,在全省领先形成“一口受理、一门办结、全科社工、全天服务”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社区窗口人员同比削减45%,居民办事用时削减50%。 一网“通”办,实现一体化、智能化和专业化 *工业园区的一网通办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一张网络,为了打通政务服务堵点,针对企业和居民在日常办事中“不知道找哪个部门”、“找不到办事地点或网站”的痛点堵点,*年7月,*工业园区建成了“一网通办”
12、平台,实现“由一网而入,得万事通办”,网上办事大厅统一上线的14个部委办局451项业务,均已实现由一个网络前端页面进入办理,极大程度上便利了办事群众,同时也提升了政府自身的效率。 另一方面是一库共享,为破解政务数据孤岛壁垒,针对各单位之间条块分割、信息不通的问题,推动政务信息共享融通,由“碎片化部门”走向“整体性政府”,园区根据统一的标准和格式,收集汇总547万条人口数据、22万余条法人数据以及407万条地址数据,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资源信息库,并建立数据纠错机制保障数据的鲜活有效,为政务事项的办理供应数据支撑,截至*年年底,各局办调用数据已超过616万次。 “闭”环管理,优化整体性工作流程 闭
13、环(closeloop)管理理念源于电路设计,一个平安、高效的工作流程,就应当像一个封闭的电路一样,畅通而稳定,*工业园区在放管服改革的流程设计和优化过程中引入闭环管理的理念,构建了一个个工作流闭环,并最终形成了三个“大闭环”。首先是企业和公民诉求的“收集-处理-反馈”闭环,园区设立“一号答”政务服务平台,收集企业和公民的诉求,并将诉求精准发放到处理单位或个人,保证每一条诉求得到反馈,形成了政府与公众在放管服过程的服务和沟通闭环。 其次是完善了“审批-监管-执法-信用”的闭环管理。在这个大闭环中,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审批与监管环节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执法与信用则主要体现在线下的行为中,这同时也
14、是一个“线上-线下”闭环。完成了一网通办的审批,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放管服刚刚开端,智能监管接踵而来。在全社会日益提高的生产平安要求下,*工业园区已有4*0多家企业接入平安监督系统,基本实现区内企业全覆盖;环境监测也引入了互联网的力气,环境数据中心已接入在线监控企业107家,监控点位140个,24家企业安装vocs在线监控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刚好预警污染排放超标企业。在智能监管的基础上,园区的执法决策实力大幅度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将处理结果与信用评价相结合,提升了执法效能。 如前所述,放管服是一项持续的整体性治理工作,*市工作园区构建了“改革-评价-再改革”的闭环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营商
15、环境评价信息化系统、动态调整评价体系、以评促优的监督考核体系以及社会治理成效持续提升体系。正是这套动态的改革评价闭环体系,使*工业园区在放管服改革实践进程中取得了这一系列的整体性治理阅历。 【篇三】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今年以来,*县仔细实行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合力气,扎实推动“放管服”改革工作,有效激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现将*县“放管服”改革工作状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状况 (一)深化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精简审批项目,实行书目管理,确保
16、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内容规范统一,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折不扣承接好省市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年以来刚好连接落实了省、市政府取消、增加、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11项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24项,全部做到了无缝对接、落实到位。截止目前,县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为260项,进一步提高了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二)加快商制改革,行政审批流程提速增效。加快了商事制度改革落地步伐,全面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精简审批环节,削减申报材料,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推行联审联批。重点对住建、国土等10个审批部门,25个基本建设、注册登记和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共削减前置审批要件8
17、项,削减中介环节23个,削减各类申报材料10份,承诺时限比之前压缩28天,实施了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企业登记窗口由5个整合为1个,承诺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改承诺件为即办件21项,审批时间压减20%,有效提升了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了市场主体创设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年以来,全县办理“多证合一”企业营业执照109户,同比增长49%;新增注册资金5600万元,同比增长30%。 (三)完善权责清单,行政权力边界更加明晰。编制完成*县县本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县乡镇政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公布县本级服务事项清单673项、乡镇政府权责清单115项、 乡
18、镇公共服务事项清单133项,取消27项中心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证明材料,并逐项编制了权力事项登记表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县乡政府权责清单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权力边界更加明晰。 (四)强化执法监管,市场运行机制持续完善。全面实行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制订和公开了随机抽查事项126项,检查细则27项,执法检查安排27个;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的运行督查,制定了*县开展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和运行监督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坚持权与责同步承接,调控和监管同步加强,权力承接与实力建设同步推动。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对取消的审批事项加强后续监管,对承接的和县本级保留的审批事项加强批后监管;建立健全了以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管服 改革 工作经验 交流 材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