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律知识知识点串讲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专利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律知识知识点串讲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律知识知识点串讲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2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相关法部分,1,知识点串讲,相关法律知识,北京,第1页,2,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私法关系),1,、,财产关系,:,(,1,),物权法律关系,(,维持财产静安全)(知识产权能够了解为准物权,),(,2,),债权法律关系,(,维持财产动安全,),2,、,人身关系,(,1,),人格权法律关系,(,维护基本人权),(,2,),身份权法律关系,(,维护特定身份权),1,、,民法调整的对象,民法,第2页,3,1、,平等标准,2、,自愿标
2、准,3、,公平标准,4、,等价有偿标准,5、,老实信用标准,(帝王条款),6、,公序良俗标准,7、,权利滥用禁止标准,、,近代民法三大标准:契约自由、全部权绝对、过失责任,民法的基本原则,2,、,民法,第3页,4,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所调整社会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特征:,1、,主体为平等关系,(私法关系),2、,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关系,(非道德关系),3、,民法调整、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关系,(强制性),4、,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5,、,包含静态,(物权)和动态(债权),关系,民事法律关系,3,、,民法,第4页,5,民事法律关系组成三要素,:,1,、,主体,(负担权利义务
3、当事人),(1),自然人,(2),法人,(3),其它组织,(合作企业、私人企业、非法人团体等),2,、,客体,(,标,),:,权利义务指向对象:物权法意义上财产、知识产权、行为和人身权。,3,、,内容,:,权利和义务,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4,、,民法,第5页,6,民事法律关系构成示例,张三,李四,专利权,主体,主体,客体,张三购买李四的专利权,内容为“买和卖”,5,、,民法,第6页,7,1、,公民从出生到死亡,含有民事权利能力,2、,不满10周岁为无行为能力人,3、,10周岁以上为限制行为能力人,4、,16周岁至18周岁已经有劳动收入并自立,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5、,满18周岁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4、,6,、,无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由其父母或者配偶等亲属为监护人。,自然人的民事主体地位,6,、,民法,第7页,8,概念,:,监护是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置保护人制度,1、,被监护人,(监护人是被监护人法定代理人),(1),未成年人,(2),精神病人,3、,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儿女、祖父母、兄姐、单位或居委会指定亲朋,。,4、,监护人职责,:,(1),针对财产,(2),针对人身,民法上的监护,7,、,民法,第8页,9,1、,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利害关系人能够宣告其失踪;,2、,宣告失踪后其财产由其亲属代管;,3、,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利害关系人能够宣告其死亡(意外
5、事故时是,2,年);,4、,宣告死亡后其财产发生继承转移;,5、,被宣告失踪或者死亡人重新出现时,财产要返还。,公民失踪和死亡宣告,8,、,民法,第9页,10,1、,公民以其户藉所在地为住所,2、,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经常住所地为住所,3、,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地方除外。,公民的住所和经常居住地,9,、,民法,第10页,11,1,、,概念,:,作为民事主体所含有,“,静,”,能力。(人格、法人格),享受民事权利与负担民事义务(责任)资格。,2,、,权利能力和权利区分,:,(,1,),民事权利能力是一个可能性和资格,并非现实权利,(可能性和现实性),
6、(,2,),民事权利能力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要求,与民事主体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3,),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存在是不可分离,(处罚可能性),3,、,公民和法人均含有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10,、,民法,第11页,12,1,、,概念,:,指作为民事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行为取得民事权利与负担民事义务能力,(,“,动能力,”,自己亲自进行民事行为能力)。,2,、,公民:,(,1,),无行为能力;,(,2,),行为能力受限制;,(,3,),完全行为能力;,3,、,法人,由法人机关或法定代表人行使,民事行为能力,11,、,民法,第12页,13,1,、,自然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是不一
7、样时,法人是同时,(始于成立,终止于法人毁灭)。,2,、,自然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平等,法人是不平等,。,(自然人权利能力生而平等),3,、,法人权利能力行使由其机关,自然人则由本人,(未成年时为监护人),自然人与法人各有独有权利能力,(交叉关系),自然人与法人权利能力的区别,12,、,民法,第13页,14,1、,概念,:,(,法律拟制人),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法人是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组织,。,2、,法人具备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负担民事责任,。,法人仅
8、负担有限责任,怎样理解法人,13,、,民法,第14页,15,1、,法定代表人,依法律或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职权人,是法定代表人,(“行政上”第一把手),2、,法人住所,法人以其主要营业地和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3、,法人国藉,以登记或注册国为国籍,法定代表人及法人住所,14,、,民法,第15页,16,1,、,公法人与私法人,国知局为公法人,企业为私法人,2,、,公益法人与营利法人,医院、学校为公益法人,企业为营利法人,3,、,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企业为社团法人、基金会为财团法人,民法通则例举了,4,种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法人的主要分类,15,、,民法,第16页,17,
9、1、,概念,企业是指依法成立以营利为目标法人。,2、,特征,(1),依法成立,(2),企业含有法人资格,(3),企业含有集合性,(独资企业例外),(4),企业以营利为目标,(新企业法包含一人企业),怎样理解公司,16,、,民法,第17页,18,1、,概念,:,分企业对应于本企业,属于本企业建立分支机构,代表本企业直接从事业务或者联络等工作。,2、,特征,:,(1),分企业没有独立经济和法律地位,本质上是本企业一个部门,(不含有法人资格),(2,),分企业能够从事经营活动,属于本企业设置固定经营场所,(3,),分企业必须以本企业名义进行活动,并由本企业负担经济和法律后果,(4,),外国在中国分企
10、业依然是外国本企业一部分,(5,),不排除分企业作为诉讼主体情况。,怎样理解分公司,17,、,民法,第18页,19,1、,概念,:,指本企业在外地、或外国建立代表本企业从事联络等工作机构。,2、,特征,:,(1),是本企业在外服务机构,不含有独立经济和法律地位,(2),不能从事经营性营利活动,区分于分企业,(3),服务性工作包含对内和对外,怎样理解公司的办事处,18,、,民法,第19页,20,1、,概念,:,即企业财产到底归企业全部还是归股东全部问题,2、,了解该问题角度,:,(1),要区分,民法学意义上“全部”和经济学,(全部制),意义上“全部”,(2),一物一权标准属于民法意义上“全部”,
11、(3),企业对其财产拥有民法意义全部权,(4),股东对企业财产拥有经济学,(全部制),意义上全部,(5),股东不能直接处罚企业财产,只能经过行使股权来间接处罚企业财产,公司财产权的归属,19,、,民法,第20页,21,1、,概念,:,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置,普通合作企业,和,有限合作企业,。,(生效新合作企业法),2,、种类,(,1,),普通合作:每个合作人均负担连带责任合作,(,2,),有限合作:一部分合作人不负担连带责任合作,20,、,怎样理解合伙企业,民法,第21页,22,3,、,特征,:,(,1,),国有独资企业、国有企业、上市企业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
12、普通合作人,(,2,),成立法律,基础是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对内含有法律效力。企业章程对外含有法律效力,企业是制订法产物),(,3,),合作企业不含有法人资格,(,4,),合作企业强调人联合,(,5,),合作企业能够有自己财产,(合作人共有财产),(,6,),合作企业属于民事活动主体,能够进行民事活动,(,7,),普通合作人对合作企业债务负担无限连带责任,怎样理解合伙企业,民法,第22页,23,1、,概念,:,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组成新经济实体,。,2、,分类,:,(1),符正当人条件联营,形成新法人,(2),不符正当人条件联营,属于联营主体之间协议关系,(3),第一个联营,即
13、形成法人联营能够作为专利权人。,21,、,怎样理解联营企业,民法,第23页,24,1、,概念,:,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全部,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负担无限责任经营实体,2、,特征,:,(1),投资主体为自然人,(2),投资财产为个人全部,(3),个人负担无限责任,(4),个人独资企业不含有法人资格,(可起字号),(5),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应该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负担无限责任,。,独资企业和一人企业区分,22,、,怎样理解个人独资企业,民法,第24页,25,财产权的范围,财产权,物权,自物权,他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债权,合同所生之债,侵权所生之债,无因管理所
14、生之债,不当得利所生之债,知识产权,其他民事法律行为所生之债(含股权中的财产权),继承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押权等,租用权、独占实施权等,占有,23,、,民法,第25页,26,1、,概念,:,直接支配物(财产),并享受利益排他性权利,(,对世权),2、,分类,(1),自物权,(全部权、完全物权),专利全部权为自物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罚),(2),他物权,(不完全物权。包含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如专利权质押属于担保物权、独占实施权、房屋租用权,专利实施许可权等属于用益物权),(3),占有,(事实支配状态),3、,物权法意义,:,明确财产归属和使用,合理利用资源,定分止争,物尽其用。,如
15、何理解物权,民法,24,、,第26页,27,物权与债权区别示例,张三,李四,王五,100斤大米,卖给李四,借给王五,(,1,)张三签署协议后,未交付大米,(,2,)李四只有要求张三支付大米请求权,(,3,)张三将大米借给王五(对李四只负担违约责任,不负担侵权责任。王五也不负担侵权责任),民法,25,、,第27页,28,1、,物权绝对标准,(就物权性质而言),2、,物权法定标准,(就物权种类而言),3、,一物一权标准,(就物权客体而言),4、,物权优先标准,(就物权效力而言),5、,物权公告、公信标准,(就物权成立或变动而言),物权有哪些基本原则,民法,26,、,第28页,29,1,、,概念,:
16、,绝对权是指物权人能够自己所享受权利反抗任何第三人,2,、,解释和理由,:,物权绝对标准是物权区分于债权基本标志。绝对权为对世权,相对权为对人权。绝对权是指物权人以自己享受权利反抗任何第三人。物权绝对标准包含,“,时,”,和,“,空,”,,,“,空间,”,是指可反抗任何人、,“,时间,”,是指物权没有时效限制。,对物权绝对原则的理解,民法,27,、,第29页,30,1,、,概念,:物权法定标准,即是说物权不能随便创设,而必须由法律来明确要求和创设。,2,、,理由,:相对债权而言,物权往往更为包括公众与社会利益,所以必须由法律来设定,而不能自行设定。,如:,在担保法公布前,专利权就不能作为质押客
17、体。不然就有可能侵害不知情受让人等人利益。,对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解,民法,28,、,第30页,31,1,、,概念,:,是指在一物上不能同时设定一个以上物权,(包含全部权和他物权),。,2,、,解释和理由,:,一物一权标准是一个古老民法标准,通俗说法,就是一件物品不能既属于张三、又属于李四。全部权是各种物权中支配力量最完全最彻底权利,在一物上不能同时有两个最完全最彻底权利,不然就既不完全又不彻底了。,3,、,意义,:,能够有利于人们明确财产全部权归属,及其它财产权界限。如专利独占实施权权利界限。,民法意义上“全部权”与经济学(全部制)中“全部”是有联络两个不一样概念。,对一物一权原则的理解,民法,
18、29,、,第31页,32,1,、,表现在物权与物权之间,:成立在先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物权。,2,、,表现在物权与债权之间,(,1,),在受偿次序上,物权较债权优先。,(,2,),在追索权上,物权较债权优先。,(,3,),在权利转让上,物权较债权优先。,事例1:(见下页),事例2:(见下页),对物权优先原则的理解,民法,30,、,第32页,33,A,厂,B,厂,C,厂,D,厂,A,厂从,B,、,C,厂各借入,100,万元。后又从,D,厂借入,100,万元。,用专利权进行质押,民法,事例一:在受偿顺序上较债权优先,第33页,34,事例,:,如专利权“一物卖二主”,受让乙,受让人丙,专利权人甲,登记
19、,事例二:在权利转让上较债权优先,民法,第34页,35,事例,:,同等条件下,共有些人含有先购置权。,乙,甲,丙,丁,专利共有人,优先购买权,事例三:在权利转让上较债权优先,民法,第35页,36,1,、,物权公告、公信标准:,公告标准,是指物权变动行为须以法定公告方法进行才能生效标准。,公信标准,是指善意受让人基于对公告信任,仍能取得物权标准 。,2,、,公告方式,:,动产以占有为公告,不动产以登记为公告,专利权以登记为公告,3,、,物,权登记公信力,,是指物权或物权权能产生、转移或者灭失,一经政府机关登记对外公告,将对公众产生信用。既使公告内容有错误,公众因善意相信该公告内容而为行为应受到保
20、护。,对物权公示、公信原则的理解,民法,31,、,第36页,37,1、,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登记公信力;,如,:甲乙共有一项技术,乙在甲不知情情况下申请了专利,并许可丙使用,丙相信专利局登记,使用权利应予保护。,2、,专利申请视为撤回登记公信力;,如,:创造专利申请公布后被视为撤回,公众使用后又给予恢复,公众使用应受法律保护(中用权问题)。,3、,专利权终止登记公信力;,(终止后恢复),4、,专利权无效登记公信力,;,(无效后再审有效),5、,专利权授予登记公信力。,如:,甲创造专利先申请,乙实用新型后申请先授权,均是分别独立研制出,在乙专利无效后,相对甲专利权,乙是否能够在原有范围内实施。,
21、专利登记的公信力,民法,32,、,第37页,38,物权行使,(物上请求权),1,、,排除妨害请求权,(请求停顿专利侵权),2,、,妨害预防请求权,(禁令,财产保全,预防专利侵权),3,、,恢复原状请求权,4,、,返还原物请求权,物权是怎样行使的,民法,33,、,第38页,39,债概念,:,债是按照协议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要求,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享受权利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人是债务人。,债权概念,:,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请求权。,特点,:,1、,债权为财产权,(不能直接支配财产),2、,债权为相对权,(针对特定人请求权),3、,债权含有期限性,(诉讼时效),4、,债权
22、含有相容性,(能够同时设定一个以上债权),5、,债权含有平等性,(主体平等),怎样理解债权,民法,34,、,第39页,40,债种类,:,1、,协议所生之债,(市场交易常态),2、,无因管理所生之债,(,市场交易变态),3、,不妥得利所生之债,(市场交易变态),4、,侵权赔偿所生之债,(,市场交易变态),债权的种类,民法,35,、,第40页,41,1,、,概念,:,指当事人之间设置、变更、终止债权债务关系合意,2,、,特点,:,(1),双方当事人法律行为引发,(2),因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3),协议中债权债务相互对应,(,4,),协议之债含有任意性,合同所生之债,民法,36,、,第4
23、1页,42,1,、,概念,:,指不法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给他人造成损害行为。加害人有赔偿对方义务,以此形成债即是侵权行为所生之债。,2,、,特点,:,(1),由非法行为引发,(协议是由正当行为引发),(2),由加害人单方行为引发,(3),是法定之债,(当事人不能约定免去,协议是意定之债),(4),主要内容为赔偿损失,侵权行为所生之债,民法,37,、,第42页,43,1、概念,:,指没有法律要求或者约定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管理他人事务人称为管理人;该他人称为本人。因事务管理而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即无因管理之债。,2、,组成,(1),客观上为他人管理事务,(2),主观上又为他人管理
24、意思,(为他人谋利益),(3),无法定或约定义务,(4),不违反本人意思,如:,代为管理他人走失宠物等,无因管理所生之债,民法,38,、,第43页,44,1、概念,:,指没有法律依据而取得利益,致他人受有损失事实。,2、,要件,:,(1),受有财产上利益,(2),致他人损失或损害,并有因果关系,(3),无正当依据,3、,法律后果,(1),返还原物,(2),赔偿损失,如,:收取了商店多找钱,检到他人钱包等,不当得利所生之债,民法,39,、,第44页,45,1、概念,:,指债权人或者债务人有数人时,各债权人均能够请求任一债务人推行全部债务。各债务人都有推行全部债务义务。,2、发生,(1),法律要求
25、,(如共同侵权人和合作人负有连带责任),(2),当事人约定,(如确保协议),3、和连带责任关系,:,连带之债是连带责任产生原因之一、是连带责任前提。,连带之债,民法,40,、,第45页,46,1,、,概念,:,以第三人信用或财产,确保债权人实现债权制度。,2,、,目标,:,确保债权实现,3,、,类别,(1),人担保,(信用):确保,(2),物担保,(财产):抵押、质押、定金、留置,怎样理解债的担保,民法,41,、,第46页,47,债的担保图示,债担保,人担保,物担保,确保,抵押,质押,定金,留置,民法,第47页,48,1,、,概念,:,确保,指确保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推行债务时,确保人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利 代理人 考试 相关 法律知识 知识点 串讲 公共课 一等奖 全国 获奖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