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教育用.pptx





《二十四节气教育用.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四节气教育用.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1/2 Thursday,#,传统二十四节气,诗词介绍篇,1,立春,农历 正月初七,一般每年,2,月,3,、,4,日,2,立春,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每年,2,月,4,日或,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 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习俗,立春有“咬春”、“报春”等叫法。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 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春牛”和咬春吃
2、春饼、春盘、咬萝卜的习俗等。自周代起 立春日迎春,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 贺礼仪。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句(,gu,)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 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浙江地区立春 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 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 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3,立春,立春,左河水东风化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
3、岁首又谋耕。,相关的诗篇,立春,长卿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4,雨水,农历 正月十五前后,一般每年,2,月,1820,日,5,雨水,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 经达,330,度时,便是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 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 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6,雨水,相关的诗篇,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
4、红湿处,花重锦官城。,7,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农历 正月十五前后,一般每年,3,月,5,、,6,日,8,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 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 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 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9,惊蛰,惊蛰,吴藕汀,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惊蛰,左河水,一声霹雳醒蛇虫,几
5、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相关的诗篇,10,春分,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一般每年,3,月,20,日,21,日期间,11,春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月令七十 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 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12,春分,相关的诗篇,春分,-,吴藕汀,度曲犹存玉茗堂,,钗头妙语斗新妆。,春分昼夜无长短,,风送窗前九畹香。,13,清明,每年农历三月初八前后,一般每年,4,月,5,日,14,清明,清明是第五个节气,,历书,有曰:“春分
6、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 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 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三月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 至此齐整清明。清明往往在寒食之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 朝。,清明节后,墙头风急数枝空,满溪红片向东流,该是惜春时节了。,清明故事,介之推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
7、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 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 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 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 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 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 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
8、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 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 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15,清明,相关的诗篇,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黄庭坚,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16,谷雨,每年农历农历三月廿四,每年,4,月,19,、,20,日,17,谷雨,清明是第五个节气,,历书,有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 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
9、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 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三月节。清明因其风,温风如酒,清香而明洁。清明风为巽,巽为绳直,故万物 至此齐整清明。清明往往在寒食之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 朝。,清明节后,墙头风急数枝空,满溪红片向东流,该是惜春时节了。,18,谷雨,相关的诗篇,谷雨,左河水,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孟浩然,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19,立夏,每年农历四月初十,一般每年,5,
10、月,5,、,6,日,20,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 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21,立夏,相关的诗篇,立夏,陆游,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22,小满,每年农历四月廿六,一般每年
11、,5,月,21,日,23,小满,小满(,grainbuds,)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 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 黄经,60,时为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 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 无法栽插水稻。,24,小满,相关的诗
12、篇,小满,(宋,欧阳修,),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小满,长卿,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25,芒种,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四,一般每年,6,月,6,日,26,芒种,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芒种”到来预示 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月令七十二侯集
13、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 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27,相关的诗篇,芒种,芒种,左河水,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芒种,长卿,河阴荠麦芒愈长,梅子黄时水涨江。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28,夏至,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一般每年,6,月,21,、,22,日,29,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 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 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4、。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 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 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30,相关的诗篇,夏至,夏至,宋朝,张耒,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31,小暑,每年农历五月三十,一般每年,7,月,7,、,8,日,32,小暑,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叫小暑节气。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 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1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 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 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 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33,相关的诗篇,小暑,登沃州山,唐,耿湋,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34,大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七,一般每年,7,月,22,、,23,日,35,大暑,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 伏姜,烧
16、伏香等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 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 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36,相关的诗篇,大暑,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大暑,左河水,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37,立秋,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后,一般每年,8,月,69,日,38,立秋,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十四节气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