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李强人际关系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李强人际关系心得体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李强人际关系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李强胜利人际关系心得 学习李强老师胜利人际关系心得 -让自己微笑职场 WORD文档,可下载修改 在接受公司企业组织培训的李强老师胜利人际关系之后,我自己就做了头脑风暴。美国闻名的人际关系学鼻祖戴尔卡耐基曾说:专业学问在一个人胜利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我信任这句话将会对我今后的销售职业生涯中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李强老师胜利人际关系内容的重点:就是靠得体的着装 ,露出绚丽的微笑 ,幽默的言谈,真诚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 我们作为销售者,每天接触最多的其中有一个就是人际关系,说实话我以前对这方面就没有留意,只是始终持续着自己的风
2、格,但是听了这次的课程以后我反思了一下,的确不行能每个人都来适应你,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我们要学会相互适应“与人便利自己便利”。 良好的人际关系须要学会幽默健谈。幽默是人类才智的最高境界。一个说话幽默风趣的人,当然比木纳呆板的人受大家的欢迎。这种实力除了个别天赋之外,更多的可以通过平常多积累充电、广泛培育爱好爱好来培育。具备了这种实力,在和各种类型的人进行交往时,就很简单找寻到共同感爱好的话题,有利于拉近跟客户之间的距离。 人际关系也是我们人生财宝的一种积累,有关系的人生意才 会越做越火,有关系自己的产品才会有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企业才会有效益,有关系才会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 好的
3、人际关系会帮助我们的一生。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确定命运。让我们从今日起先,梳理我们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用微笑对待身边人,起先我们的胜利之旅,让自己微笑职场! 牛海莲 2022年4月13日 篇二:李强_胜利人际关系 1、胜利的第一要素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西奥多罗斯福 美国总统 2、专业学问在一个人胜利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他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戴尔卡耐基 胜利学老师 3、胜利秘诀:1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3人际关系 -张瑞敏 海尔 4、人际关系占胜利的70%以上。 -李强 胜利学 5、做事先做人后做事,眼中有人心中有事,万事顺人方足必成大业 6、据统计,现代商务人士在职
4、场中出现的70%的错误都是由于不擅长沟通造成的;95%被解雇的员工,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商务人士要在职场中获得胜利,必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实力,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 7、胜利=专业学问15%+人际关系85% 。胜利不光靠自己;胜利是靠别人的帮助+自己的努力。 8、挚友是天、挚友是地,有了挚友顶天立地。 9、如何拥有好的人际关系? (1)瞬间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当你没有问题的时候,就成了最大的问题。 得体的着装 和善的微笑 主动开朗的性格 记住对方的姓名 (2)信任是根本, 人际关系的其次密码是信任。 1.在最短的是内让别人了解你,并信任你。 2.别人的揣测与怀疑是人际关系的最大障碍,破解的密
5、码是真诚。 3.赢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必需先做给别人看。 (3)人际关系不单单是一种互利,更是一种彼此的观赏,甚至于吸引。 1.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2.挚友有两种:一种叫正资产,一种叫负资产。 (4)专心了解别人,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 1.交挚友的第一宗旨:帮忙不添乱。 2.真正礼仪是:主随客便。 10、挚友须要锦上添花,更须要雪中送炭; 11、人一生的欢乐:在于你的亲人家人挚友因为你而欢乐,所以你跟着欢乐了。 12、挚友之间的关系:须要时间、真心和物质去升华。再好的挚友,没有时间去经营,也会淡下去。 13.无事时交往许多君子,有事时识趣许多小人 14、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用
6、热忱、理解和包涵换回来的1.严于律己2.宽以待人 15、当你跟挚友在一起的时候问问自己,我能为挚友做什么。当你没有挚友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想想自己我能为挚友做点什么。 16、心有多大路有多长,财源自会有多广。 17、赞美的话说了一万遍,也须要说一万零一遍,伤人的话闭紧嘴巴,管紧舌头。赞美时留意:1.要符合其身份。2.恰到好处。3.有独到之处。 18、赞美的两种方法;干脆性赞美、间接性赞美。 19、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天经地义,要知道感恩。 20、把人际关系发展成为家庭式的交往,家人的支持与认同是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1、多问候挚友的父母,特殊是挚友不在家的时候。 篇三:李强说管理心得体会
7、 学习心得体会 李强老师的演讲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他不亏是闻名的演讲老师,他的每句话发自肺腑,挖掘出了埋藏心底的一份力气。 我在平常工作中做得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对待工作必需踏踏实实,有责任感,听了李强的演讲,燃起了工作的激情,努力端正工作看法,一个人工作的过程应是提高自我的过程,假如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完善自我,则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始终抱着虚心谨慎的学习看法去对待我们的工作,主动和群众沟通,把农村工作做得更好。 为自己工作,体会工作的乐趣。假如不明白工作的目的,没有好的工作动机,很难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只有相识到是为自己而工作,才不会懒散,才会努力地做好工作。 对待
8、工作有进步、有创新、有发展,要干好工作还必需搞好人际关系,有人脉就等于有资源,有资源和资源合作才能更精彩地干好自己的工作,人脉是事业胜利的基石。 李强老师任何一句话对我们来说都是珍贵的财宝,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说的、写的都没有用,最重要的行动起来,为了把工作做到更好,让我也一起行动,将会努力地工作,努力把我们监测工作做好! 一、珍惜自己的工作。今日,在我身边,有数以万计、刚刚走出校内艰难择业的高校生,也有许多下岗的员工,而我很庆幸,拥有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企业,拥有一间窗.明几净的办公室,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说句实话,我感到特别的幸运,不用穿梭在人才市场,忐忑担心、焦虑不堪的去应聘。李强老师
9、说得对:我们应当对我们公司感恩,对我们领导感恩。在这里,我感谢山木给了我一个呈现自己的舞台,给了我一个发展自己的平台。 二、工作心态的转变。以前我也和一般人想的一样,到公司就是为了好好的工作,努力的赚钱。是李强老师的“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这句话点醒了我。曾经听过一位教授讲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都说水到渠成,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渠道水成”。也就是说:只要努力工作,先把渠挖好,水自然就肯定会到。推之及人,则是:来到公司,把心落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工作,自然自己也会胜利。 三、做精做透才叫“长”。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是不简洁。黄金萍老师说:“黄金宝老师说你做事很细心”。我说:“我做的都是小
10、事。”黄金萍老师就说:“把平常的小事都做好就是特别优秀”。当时我不是很理解,觉得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也不值得一说。听到李强老师讲的“把一件事情做精做透就叫?长?”之后,我理解了:不能把平常做的小事情不当事,把这些小事情都做得完备了,那也会是我的“一技之长”。就和我们发简章一样,十几年都如此,也是我们的一个特长,因为我们“坚持”,这个没有任何人可以和我们相比。 四、我们的不是靠老板,不是靠广告,而是靠公司每一位员工把螺丝拧紧,精益求精。虽然这句话是在一个案例的背景下说出来的,但是作为管理层,有义务把激励自己的员工、管理好自己的员工,服务好自己的员工,尽量把任何的事情都做的流程化,让员工严格根据流程
11、来做事。 五、努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对,专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就像李强老师讲的那个三个石匠的案例,面对同样工作的三个石匠,有着不同的看法,而这不同的看 法导致了三种不同的“结果”。而我要学习这第三个人,在艰苦的工作中锤炼自己的意志,与同事的紧密合作,服务好我们的员工,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不能简洁的为工作而工作,也不能为薪水而工作,做任何事情都专心,就像李总常常表扬常老师一样,他就是对工作特别的专心,许多事情都是想在我们的前面,我应当向他学习。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工资背后隐藏的巨大成长和熬炼机会。在工作中,我要把自己定位于成长和欢乐,让自己保持欢乐的工作。 六、工作看法就是竞争力。在公司里,
12、员工之间除了实力与才智的竞争的同时,看法也在竞争。一个人能否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当然须要他的实力超越众人,更须要他的看法比别人更主动。不能说具有了某种看法就肯定能胜利,但是胜利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看法。因此,我也会端正我的工作看法,让其具备更强大的竞争力。 李强老师讲:什么是优秀?优秀的人才,不就是比你多干一点,比你多发觉一点,比你多钻研一点,比你多有心一点,比你不计较一点,这些看似平常的“一点”,组成了优秀人才必备的素养,所以不要埋怨没有人发觉你的才能,只要你在工作中踏踏实实的干,心有责任感,无论小事大事都全力以赴的去工作,并且点燃自己工作的激情,和团队协调一样,端正工作看法,你的才华,会在
13、人生的舞台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通过这次看李强为自己工作,让我在对待工作看法有了一个全新的相识,我在以后工作中肯定会更好工作,达到自己与企业的双赢。 如何做一个好员工 现在,我希望你们举起右手并且记住我们在沃尔玛所发的誓言,记住,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跟着我念:我庄重地承诺和声明,从今以后,每当有顾客走进我身边3米时,我就会微笑,看着他的眼睛,并且招呼他。我敢向萨姆发誓。” 这是沃尔玛公司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在上个世纪80年头中期通过卫星电视对十多万沃尔玛同仁的一段讲话。你能感觉到什么?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东西,是一种深邃的情怀,一种感人的力气,一种宏大的、坚决的信念。说心里话,每当我读到诸如沃
14、尔玛、IBM、迪斯尼、摩托罗拉、宝洁等这些公司的事迹时,心中经常会盟生出莫名的感动。这些组织、组织的缔造者及传承者们所做的一切,其意义不仅是创建了巨大社会财宝,不仅是影响了许很多多人的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它还为使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诚恳、更守纪、更主动热忱、更富有道德感和更加努力工作成为可能。 做企业,说究竟,就是一个持续的不间断的培育人的工作,把员工培育和训练成守纪律的、有用的、富有激情和道德感的人,确定了企业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存在的价值。 看到上面这个题目,不少人就会说:“做个好员工,这还不简单!不就是遵守纪律,团结同事,好好干活吗?”是的,这没错。但是,第一,要做好这几点,并非易事;其次,做
15、好这几点,还远远不够;还有,就是我们肯定要认仔细真地思索一下,为什么要做一个好员工,这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我们中间的许多人可能从来都没有细致地想过这一层,只是过一天算一天,也许过得去就行,至于生活的质量有没有提高,整个身心是不是更趋健康和完善,对生活的理解是不是更加全面和深刻,对社会、组织及家庭的责任感是不是臻于成熟?对这些问题,就经常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看法。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仔细地探讨一下“如何做一个好员工”以及做一个好员工的意义。 一、每天多付出一点点 可能一半以上的企业组织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在组织中有一半以上员工的日常表现处于中流水平,而且他们甘居中流,他们认为
16、这样很不错,几乎懒得去想一想,“假如我今日略微做好一点,状况会变得怎么样?” 不能把造成这种状况的责任简洁地推到员工身上,事实上,我们知道,问题主要出在人力资源部门,他们要么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安排,要么即使制定了安排,也从来没有得到过有效执行。所以我们今日要来补上这一课。 你信任不信任,从“差不多还过得去”到变成“一个好员工”,其实你只须要每天多付出一点点;然而,你却会因此得到许多,你的生活以及整个人生都会因此而发生变更。 在一个多雨的午后,一位老妇人走进费城一家百货公司,大多数柜台上的人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轻人却问她是否能为她做些什么。当她回答说只是在等雨停时,这位年轻人并没有给她
17、推销她不须要的东西,虽然如此,这位年轻人并没有转身离去,反而拿给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后,这位老妇人向这位年轻人说了声感谢,并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几个月后这家店的老板受到一封信,信中要求这位年轻人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定单!这封信就是这位老妇人写的,而她正是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当这位年轻人打包打算去苏格兰时,他已经升格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 这位年轻人是不是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和劳动?不是。他只是比他旁边的人多付出了一些关切和礼貌。但是,再细想一下,他确定是常常这样做,所以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记住,我们所说的是“每天”多付出一点点, “每天”都多付出一点点,而不是哪天心血来潮了,就多
18、做一点,做好一点,其次天,热忱一过,则又回来原样。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在我们的队伍中,有很多劳动模范、静默无闻的老黄牛以及表现一贯优异的人,这些人是我们的傲慢,是我们的财宝。他们每个人都是很平凡的人,使他们显得与别人不同的缘由仅仅是,他们情愿每天都多付出一点点,一年365天,每天如此! 还有一部分人,状况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不情愿多付出一点点,因为他们不懂得多付出一点点能得到许多许多,因为他们总觉得中流也不错,因为他们总认为间或犯点小错无所谓,所以他们身上就老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人上班往往扣住那一两分钟,不愿提前一点,所以常常迟到;有些人怎么也改不掉随地乱扔垃圾的习惯,所以厂区道路
19、上、宿舍窗台下、食堂旁边等等这些地方,就总有零星的垃圾;有些人就是不情愿多弯一下腰,多一点耐性细致,去捡起回料筐里的纸屑、塑料袋和其他杂物,结果造成回料污染,给公司带来很多的麻烦和损失;有些人总是疏忽大意和漫不经心,所以总是毛病不断,要么没戴工作牌,要么没戴帽子或发网,要么忘了剪指甲,要么上洗手间出来忘了洗手,要么上班穿拖鞋,要么工作服皱皱巴巴,要么动作粗鲁,造成工具器具损坏;有些人就是无法克制自己,上班时间忍不住要离岗溜岗,忍不住要在工作区域吃东西,甚至忍不住要睡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有些员工怀有某种畏惧心理,觉得改掉小毛病很困难,故而不情愿去尝试一下。我要再次和大家说,改掉这些坏毛病,
20、真的很简单!多付出一点,多克制一下,对工作多一点喜爱,对公司的事物多一点关切,对公司的财产和利益多一点疼惜,对公司的文化和各种规定多一点认同,对每天和你相处的同事多一点敬重,你就能从一个有时“有点问题”的或大致“过得去”的员工起先变成一个“好员工”,与此同时,你还能逐步养成好习惯和形成正确的生活看法。然后,你的心地会变得和善、主动、健康、干净,私心少了,怨气少了,牢骚少了,懊丧和消沉没了踪影,挫折感和失败感也没了踪影。 你说,你的人生是不是会变得更美妙?当然是确定的。 二、通过严格遵守纪律来培育自尊、自信和责任感 几乎世界上全部宏大的公司都是讲求纪律的公司,也就是说,在通常状况下,它对员工的要
21、求要比其他公司要严格得多。宏大公司会把它所追求的目标及核心价值观说得特别清晰,你如要加入这些公司,就必需用实际的方式证明你认同它的核心理念。在这个问题上,从来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留下来,要么离开认同和践行核心理念的人,会得到机会并实现自己的人生幻想;反之,不认同的人,会像病毒一样被解除。 对于企业组织而言,纪律是最重要的事情,是其能否生存的最基本的前提,可以说,没有纪律,就没有品行,没有忠诚,没有敬业,没有创建力,没有效率和合作,没有一切。 美国西点军校特别注意对学员进行纪律熬炼。为保证纪律熬炼的实施,西点有一整套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惩处措施。通过整整一年的纪律训练之后,纪律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每个学员
22、的大脑之中,同时,与之而来的,是每个人都培育出了剧烈的自尊心、自信念和责任感,这些精神和品质让每一个西点军校的学员终身受益。 我们来看看巴顿将军的例子。1943年3月,巴顿临危受命为其次军军长,他带着铁的纪律来到其次军。他开着汽车转到各个部队,深化营区。每到一个部队都要啰啰嗦嗦训话,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须之类的细微环节都要严格执行(这和我们要求员工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牌、工作帽、发网、勤剪指甲、勤洗手、按时上下班、不离岗、不溜岗、顺手捡起混入回料中的异物、顺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杂物等,是一个道理)。巴顿深知,假如部队不守纪律、不注意细微环节,稀稀拉拉、松松垮垮,确定就要吃败仗。
23、巴顿认为,“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当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剧烈。” 有很多人对纪律的理解不全面,不知道纪律对于组织的意义有多么重大。纪律原委是什么?本人有如下说明: 纪律指对组织的目标、核心价值观及文化特征的认同,为了实践这些认同,员工个人情愿表现出剧烈的自律实力和高涨的热忱,并在这两种品质的帮助下完成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并以此来建立或完善自己的人格;纪律指遵守规章制度、规则和程序,遵守组织中虽未被载入文件但大家都在自觉遵守的行事或人际关系习惯,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纪律指听从吩咐,按上级的指令和要求完成工作;
24、纪律指顾全大局,员工应当注意协作,和同事共同学习进步,并能在完成本人工作指标的同时,常常使工作过程和结果能够惠及他人。 当企业组织内的员工以及由这些员工组成的团队,都具有了剧烈的纪律意识,严格遵守规程和制度,顾全大局,坚决听从指令,在不允许妥协的时候决不妥协,在不需借口的时候决不找任何借口,这时候,我们就会猛然发觉,我们已经变得行动快速有力、协同一样、团结合作、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我们的工作已经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我们会变得无坚不克,无往而不胜。 三、自动自发的完成工作任务 我们来重温一下“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 美西斗争期间,美国必需立刻与西班牙抗拒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隐
25、藏在古巴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准确的地点,因而无法送信给他。于是有人举荐了罗文。罗文从美国总统手中接过信,之后徒步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信交到加西亚的手上。 100多年以来,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之所以能以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国家,缘由是什么呢?我以为,这缘由就在一个关键点上当美国总统将信交 给罗文时,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事实上他什么也没有问, 然后就经过千难万险,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罗文对加西亚一窍不通,对古巴一窍不通,对信的内容一窍不通,他假如要问问题,至少可以问一百个问题。但是他一个也没问,
26、因为他知道,总统之所以找到他,就是因为他不会去问那些愚蠢无聊的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差不多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话和看到这些现象: “为什么要我去做这件事?为什么不叫张三去?” “这件事很麻烦,我做不了,你能不能支配别人去做?” “这种质量客户能接受,我保证;我以前就是这样做的,这次为什么要这么仔细?” “我们以前始终就是这么做的,现在为什么要改,不改行不行?” “不肯定要做的这么好,没有必要,客户又不知道!” “这不是我的事,是某某的事,他老是做不好!” “哦,这是X部门的事,和我们没关系。” “这是上个班的事,和我们这个班没关系!” “对不起,我没方法做到这一点。” “没有方法,今日做不
27、出来,明天再看吧。” “对不起,今日我疏忽了(迟到、戴工作帽、工作牌等),下次肯定留意。” “哦,对不起,今日无论如何要提前走一下,没有完成的事明天我可以接着做;因为我有很紧急的事(买东西、接小孩、和挚友约会、以及其他须要保密的事情)”。 不停地问一些愚笨的问题(好像搞清晰这些问题比做事本身还要重要),不断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脱,敷衍了事、马马虎虎,讲价钱讲条件,拖拉,埋怨,漫不经心,投机取巧,这些现象,暴露了一小部分人内心世界中阴暗和不健康的一面,说穿了,全部的借口及托词都是幌子,这些人压根儿就没准备把事情做好。他们老在怀疑上司、同事以及老板,老认为自己比别人做得要多,老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允待遇,老怕吃亏,老在猜忌,老在偷懒,老在躲避。假如你让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的回答肯定就是:“这个我送不了,还是你自己去送吧”。 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