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对于区位劣势明显、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面临着发展不足、发展缓慢、发展滞后等根本问题。培育壮大县域支柱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实力,任重道远。 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模式探微 产业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在国家系列政策驱动下,贫困地区纷纷立足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发展地方产业,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探讨借鉴。 一方面,各地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全国各地不断用理念的变革推动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探究出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园区集中模式。如四川双流创建的“工业向园
2、区集中、农夫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的集中经营模式和广东增城“主体功能区”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实施集中战略,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重点部位、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专业合作模式。这种正在全国推广的模式是以支部(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等为基本形式,其特点是以相同产业或同类产品为联结纽带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实力弱等问题。三是龙头带动模式。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利用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行业经济发展。四是股份经营模式。以股份制经营的方式,把分散的、分别属于多个全部者或占有者的
3、经营要素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按股分红的企业经营形式。五是自主创新模式。以培育自身发展实力为立足点,通过吸引外部资源与本土创新要素融合在一起,经消化汲取和再造,推动产业创新,实现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物质型向学问型、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 另一方面,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值得借鉴。探寻各地产业发展胜利模式,留下四点启示:一要不断推动思想大解放。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拓展眼界,突破条块束缚,增加决策的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抢占发展先机。二要坚持科学发展。做到驾驭政策、站得高,突出重点、任务明,敬重规律、看得远,不涸泽而渔,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要
4、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坚持用政府干预之长补市场调整之短、以市场调整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形成彼此之间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四要建立健全发展机制。产业发展较为胜利的地区,都探究出一套切实可行发展保障机制,有效均衡各方利益,调动产业链上各方主动性。 二、南江县复合产业模式创新实践笔者所在的四川南江县,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具有资源富集的生态优势、南北相联的地理优势、特色产业的品牌优势。根据“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富民、生态旅游扬名”的思路,创新复合产业模式,走出一条“坚持特色、提高质量、板块经营、集群扩张”的产业发展之路。 第一,壮大新型工业,发展联合经
5、济。发展联合经济的过程,是南江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绽开放型经济的过程;“做大到做强到集群扩张”的工业发展之路,是南江县委、县政府加速产业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发展联合经济的战略追求。一是实施园区集中,分类扶持做大。坚持园区集中战略,依托矿产资源、重大项目和交通通道,实行全民创业发展一批、招商引资增加一批、促进裂变聚合一批、资本组合扩张一批的方法,以冶金、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加快资源节约型、支农型、外向型工业发展。坚持一企一策一方略,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挂联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加强对实力型、潜力型、苗子型企业的分类指导,推动企业由“粗放”型向“制(创)造”型转变。二是实施股
6、份合作,集团经营做强。激励优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品牌为强势、主业为核心,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股份制形式,跨地区、跨部门组建企业集团,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做大做强企业。三是实施联合经营,集群发展扩张。实施联合经营,打造一批“工业集群”。同时,借鉴南矿集团“堆罗汉、借钱花、做乘法”的扩张兴企阅历,实施走出去战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合作领域,发展联合经济。 其次,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板块经济。“板块经济”的形成过程,是南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过程;“抓点到抓面到抓块”的园区发展路径探究,是县委、县政府对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一是坚持板块发展,壮大专合经
7、济。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专合组织,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打造一批主业做强、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益突出的产业板块。二是坚持特色发展,打造绿色名片。依托南江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坚持生态发展,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推动产品做精、市场做大。完善“先仿照后独创”机制,引进适合南江条件的、有发展前途、有生产优势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项目,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坚持品牌发展,建成优势产业。一方面,以品牌的“争创、爱护、利用”为动力,坚持统一名称、统一质量、统一标准,加快绿色、生态产品申报认证工作,主动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闻名品牌;另一
8、方面,整合现有绿色产品认证标记和品牌,实行一个或几个拳头品牌打天下,克服品牌数量多规模小、牌子杂管理乱、创建多利用少的局面。 第三,做精生态旅游,培育绿色经济。培育绿色经济的过程,是南江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发展品位、对接市场经济的过程,更是南江坚持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产业从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的跨越。一是提升建设品位,打造旅游精品。二是突诞生态特色,打造特色旅游。三是培育产业文化,增加旅游魅力。 第四,统筹三大产业,壮大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的过程,是南江探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南江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在产业发展中,南江坚持做到:一是把优化环境放在首位,抓好“畅通、命脉、动力
9、、信息、生态、安居”等六大基础工程,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创新产业推动机制,实行一个产业、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笔专项经费、一套考核嘉奖方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为产业发展供应组织保障。三是创新四方共保机制,推行金融保障、农业保险、龙头爱护、专合保证的“四方共保”机制,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构建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四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企业与农夫的利益共享受、风险共担及价格协调机制,提高农夫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实力。 三、壮大特色产业的思索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贫困成因不同,资源环境不同,产业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其共性的一面。 第一,坚持以生
10、态为品牌,着力增加发展后劲。跳出县域经济等于资源经济的怪圈,既注意经济快速增长,又注意可持续发展。坚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绿色就是名片、生态就是财宝的发展观,根据精在特色、美在自然、贵在和谐的理念,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产品,壮大低碳经济,增加发展后劲。 其次,坚持以道路为名片,着力营造发展环境。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产业转移就是“候鸟迁徙”,哪里环境好就往那里飞。坚持以道路为名片、城市为脸面、园区为窗口、诚信为品牌、效能为广告,着力变更硬环境还很“软”、软环境还不“硬”的现状,优化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生态等硬环境,抓好机关行政效能、社会治安等软环境,提升城乡环境形象,优化
11、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坚持以经济为中心,着力推动优势转化。优势资源只有变为优势产品、优势产业才能增收富民。要突破时空限制及思想观念的限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动自然优势向项目优势、文化优势向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向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向商品优势、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变经济劣势为发展强势。 第四,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争取政策扶持。项目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有效载体。以争取大政策为重点,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依托地方优势资源、重点企业、特色产业对接上级政策,抓好项目工程;坚持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并举,聚集资金、人才、技术,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对接政策争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激发民力建项目,推动产业强县。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