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探求精髓.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由表及里、探求精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表及里、探求精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由表及里、探求精髓 3教学策略及实施 3.1课程教学进程结构 NYP的专业学习设计为3年,第1、2学年全日制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为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3学年则实施学期轮换机制,即每个专业班有1/2时间进行专业(选择方向)学习或企业专业的实习(或海外实习,12周),全日制项目的研发学习(特地设计的项目或老师担当的研发项目,这也是学生专业毕业要完成的项目,12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学习和综合运用技能的培训、毕业项目。图1是这种学制及教学支配策略的示意图,也是NYP教化理念的一个主要体现。 第1、2学年,学生学习专业必修课
2、程及对应的实践项目,建立和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第3学年,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进行实习和项目研发(过程经验),并实施轮换机制,即一半学生先到企业实习,另一半学生在校学习,然后实施轮换。这种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师资人力资源、专业科技中心及试验室等教学资源与条件来保证教学质量。 与我国高校相比,NYP的师资数量相当充裕,并且质量高,老师的专业学问和行业经验、背景形成的专业素养,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准和人才培育的良好效果。在三年级的项目研发教学阶段,每个老师负责培育的学生名额限于47名,保证老师有充足的教学精力,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另一方面,这种支配也能让学生及早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将来的工作和职业环境,有
3、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专业方向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 3.2课程管理及教学运行 3.2.1课程管理 NYP课程教学运作组织如图2所示。学系统管所辖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由系主任领导负责。全部专业课程均由课程经理组织进行,每一学科由学科督导、学科协调讲师(由本学院老师或其他学院的老师组成)、讲师(或辅导讲师)三个层次组成。三个层次的老师分别担当课程教学的不同角色和职责,这就发扬了每位老师的特长。事实上,NYP的课程教学是由一个课程教学团队的合作与协调完成的,通常不会支配一个人担当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 3.2.2课程运行支配 NYP的课程以四种模式进行,分别是理论课、试验课、辅导课和项目实践课。 理论
4、课:在专用演讲课室(讲堂)进行,通常支配一到数个同一门课程的班级,听课人数在40至180人。 试验课:在专业试验室进行,通常专业试验室配备教学所须要的各类硬、软件教学设施,给每位老师支配的人数不超过24人,由主讲老师或辅导老师担当,主要完成课程实践方面的教学内容和进程。 辅导课:在专用辅导教室进行,由课程主讲老师和辅导老师进行,给每位老师支配的人数不超过24人。主要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合与消化,巩固和提高教学的实效,使课程教学深化。 项目实践:在专业试验室或科技中心进行,依据项目结构,每组分为47人,每位老师可指导12组。主要让学生融会贯穿,并接受工程训练,完成相关任务,获得工作阅历
5、。 课时安排比例:课程教学大纲作了规定,一般情形分为Lecture、Practical、Tutorial。例如学时为60小时,则安排比例为15:30:15,即1:2:1,实践部分为50%。通常讲授(Lecture)由讲师执教,实践(Practical)与辅导(Tutorial)由讲师或助理讲师担当。 4教学及科研机制 4.1有效的教学与科研机制 4.1.1 “教学工厂”理念 “教学工厂”是NYP创建的一个崭新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工厂式的活动”带入教学环境与过程,将学习与工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理论有更深化的理解,对实践(工作)有更全面的体验。 NYP的“教学工厂”
6、,不是“三文治”或“双元制”模式的课程支配,也非“工厂实习”、“工业项目”的简洁过程,而是供应了更为完善、有效的学习环境与机制。“教学工厂”培育群体的合作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并确保学习的课程与工业界的需求相吻合,促进学校与工业界的亲密联系;同时,它也是老师专业实力开发与学习培训的重要途径,主要由以下策略及过程体现: (1) 重视与国际一流IT先进企业与机构的合作 为了学习和驾驭世界、业界最新和主流科技,并能够贯彻到教学中和加以实际运用,NYP广泛与国际知名IT企业与机构开展合作。合作方式主要有:建立合作机构、专业试验室、科技中心;定期对师资进行新技术的培训、聘请名家专家讲学;担当科技项目
7、的合作研发;委派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等。如与信息技术学院合作的企业与机构多达30多个,其中包括很多国际企业或机构:如IBM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Microsoft(微软公司)、Oracle(甲骨文)、HP(惠普)、安捷伦科技、高智公司、Citibank(花旗银行)、HSBC(汇丰银行)、NEC、新加坡国防部、新加坡电信、新加坡科技中心、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等,如图3所示。 NYP的校企合作实施国际化、名企业、长期性、多方式的战略,校企关系稳固并持续发展,使NYP的师资专业水准、学问视野、技术水平、科研实力不断“与时俱进”,跟随国际水准。 如学校与国际IT巨头IBM的合作从11014年起始终发展至今
8、,图4示意了NYP-IBM校企合作的里程碑阶段: 11014年:客户端/服务器技术(Client-Server Technology)。 19101年:Java技术与和电子商务(Java and E-Commerce)。 2002年:XML与网络服务(XML Web Services)。 2004年:开放计算与射频识别技术(Open Computing and RFID)。 2022年:企业平安模型(Enterprise Security Patterns)、SOA(面对服务结构)学习探讨与应用开发 合作宗旨:吸取先进技术,获得项目开发技术询问,开拓培训安排等。 合作领域:学术安排与资格认证、
9、业务更新、专能提升、信息科技中心、共建信息科技中心、老师海外培训安排与企业项目开发。自从与IBM合作以来,NYP每年都派遣老师到IBM北美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和最新科技学问的学习。 (2)“无界化”策略 NYP实施“教学工厂”理念的另一策略是实行“无界化”。从工厂生产的流程看,一个产品是工厂上下“无界化”通力合作的“结果”,NYP引用了这个思想,建立起“无界化”教学和“无界化”科技的理念。 “无界化”还体现在创立综合科技教学环境。学校内创立了大量专业科技中心(试验室),开展专业教学、企业员工培训、应用科研项目开发和老师专能提升活动。激励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综合项目联合开发,促进不同的学系、不
10、同项目、不同师生间的有机合作,发挥所长,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与整合。将理论学习、应用模块和工业项目有机地组合在一间课室中,并根据工业流程或技术发展设计试验室,使学生能对所学学问的实际应用形成整体而非片面、相互联系而非支离破裂的概念。在教学方面,NYP会依据课程需求,在不同专业之间、不同院系之间协调和组织老师团队,实现团队组织的“无界化”;在科研方面,会依据每个项目(通常是与企业合作或独立担当的大型研发项目)的规模、研发周期和任务大小,组建学系内部或学习之间的“无界化”研发团队,整合资源(也包括试验室、科技中心的设备、装置等),依据项目中的任务角色与工作进程状况安排任务,完成项目研发工作如3M
11、光碟自动售货机的项目研发就集中了三个学院的力气。项目策划由工程学院主导,工业设计部分由设计学院的设计专业担当,内部机械部分由工程学院制造工程专业开发,而其内部的自动限制系统则由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担纲,最终合成研发的产品,完成项目任务。同样,NYP为新加坡地铁系统设计完成的自动检票系统,项目涉及机电一体化与信息系统两大部分的研发,也是由工程学院和信息学院联合开发,共同合作完成的。 (3) 工业与科研项目实施 NYP将工业及科研项目划分为四种。即小型项目(类似的技能)小组担当;部门项目(相关技能)部门/中心完成;系统项目(跨部际、多项技能)特殊组合完成;特大型项目(跨系际、多种学科)学校统一组织调
12、配。 在工业项目与科研项目中教学,是“教学工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使学生将所学学问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建立在现有的教学系统(理论课、辅导课、试验课及项目等)基础之上。 (4) 阅历积累与共享 积累阅历与共享包括整个教学活动、学术探讨、项目研发、师资培训、学生研修成果。长期以来,NYP积累了众多办学阅历、教学成果及丰硕的科技、教学项目(已超过1010个项目)。为了推广、复用和共享这些成果,NYP建立了“阅历积累与共享”机制,建立起成果资源数据库,实现阅历(资源)共享性的最大化机制。图5示意了这项机制。 4.2综合科技教学策略 4.2.1建立综合科技教学环境 NY
13、P创建了大量先进的专业科技中心与试验室(Specialist Centre & Labs),这种理念和模式给全部到过NYP的考察与参观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或由NYP单独建立,或与企业合作建立。这些中心与试验室不仅立足于满意专业教学(包含实践系统与环境)需求,还用来支撑保障技术的创新和项目研发,实现先进技术条件、实践环境的综合功能,体现综合科技的“双重价值”。这个理念在IT专业得到充分呈现,几乎每一个科技中心和试验室的设施与装备都体现了先进性,代表了领域及行业的领先水平,系统具有完整性,并配备与教学/科研相适应的规模和数量。 各个学院都建设了IT专业试验室与科技中心。 工程学院创建了与电子
14、、计算机、通信领域相关的7个科技中心与21个试验室,部分科技中心与试验室如表1所示: 信息学院建立了9个科技中心和12个专业试验室,部分科技中心与试验室如下: (1) 信息科技创新中心(IT Innovation center),下设四个校企合作科技中心及试验室 NYP-IBM 服务导向技术中心(NYP-IBM SiTF SOA Centre) NYP-IBM Web 服务创新中心(NYP-IBM Web Services Innovation Zone) NYP-IBM RFID 集成中心(IBM- NYP RFID Integration 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由表及里 探求 精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