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小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春江花月夜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江花月夜小说.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春江花月夜小说 摘 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谓是唐诗史上的千古绝唱。很多人对这首诗从意境、结构命意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对这首诗的主题众说纷纭。本文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对宇宙奇妙的探究,对生命的思索,对无限人生的感悟。这种哲理诗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方面是诗人面对安静幽美的春江月夜图领悟到人生无穷;另一方面是从游子思妇凄迷的情思中衬托深邃的哲理。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主题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6-026X(2022)06-0000-01对于春江花月夜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如饶子斌在的结构和命意中认为这是一首比较单纯的爱情诗,他认为
2、“本诗只不过是诗人在描写、表现爱情、相思时,悠美的文笔于行云流水间,不经意触到了宇宙、人生的理趣之痒”。而刘苏在体验永恒论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思想一文中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对于永恒的体验,而且“诗人在对永恒的体验中建构起自己独具宇宙情怀和生命意识的空间。” 我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宇宙奇妙的探究,对于生命的思索,对于无限人生的感悟。这种哲理是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是诗人面对安静幽美的春江月夜图领悟到人生无穷;另一个方面是从游子思妇凄迷的情思中衬托深邃的哲理。一、从安静幽美的春江月夜图中思索宇宙、人生的奇妙诗人一开篇就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壮丽的春江月夜图。“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
3、月共潮生”视野广袤无际,气概宏伟磅礴。“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人用浓淡适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由“月”统摄的安静的春江月夜图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与孤月相触的一刹那,“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于是谈开了”,这是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中对春江花月夜哲理性的一个简洁提示。“一个孤字透露了诗人的人间情怀,他由月及人,由望月想到照人,追溯起人之初、月之始。这其实是个究天人之际的哲学问题,体现着朦胧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望着那轮孤月,诗人不禁产生了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是个诗人,所以他对这种哲理问题提得不那么冷峻,他问得形象而又温情。照人的月还
4、是那轮月,岁岁照旧,可是望月的人却已不知变换了多少,年年不同。这里好像寄寓着某种哀痛,哀吾生之须臾,羡将月之永恒,这本是一个令人生悲的话题,其实,这种对宇宙奇妙、人生哲理的思索在张若虚之前人们已经关注了。如曹植的送应氏 其二:“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的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但他们多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张若虚却别开生面,写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中说:“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厚更寥廓更安静的境界!在奇妙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向往,没有哀痛。”然而,我更倾向于李泽厚的观点:“这首诗是有向往和哀痛的。但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江花月夜 小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