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爱护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心决策部署和省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平安为目标,以中心、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推动生态环境爱护各项工作取得主动进展,生态环境治理实力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在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广州加
2、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供应了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2022年,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平安有效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并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最优,其中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4%,同比增加10.1个一百零一分点;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同比下降23.3%,连续四年稳定达标;二氧化氮自2022年收严浓度限值以来首次达标。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市13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首次全面达标,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76.9%,劣类水体断面首次全部清零;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标;8条入海
3、河流全面达标,近岸海疆海水质量稳中趋好,主要污染物无机氮平均含量同比下降12.4%。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完成,受污染耕地平安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平安利用率自评全面达到要求。固体废物处置方面,2022年全市危急废物持证经营单位20家,总利用处置实力49.59万吨/年,与2022年收集实力增加7.65万吨/年。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废旧放射源送贮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101%,工业危急废物得到平安贮存处置。主要污染物和碳减排方面。全市四个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顺当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202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2年下降25.
4、4%,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给我市“十三五”期间下降23%的目标任务。 一、推动作风建设、从严治党,扛起生态环境爱护政治责任 (一)加强理论武装。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化制度机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专题学习,并组织多场专题辅导报告和沟通研讨,党组实行第一议题学习27次,中心组理论学习7次。深化开展“广州好家风”“党员学习微教化”,用好“学习强国”平台,把学习对象扩大到局系统全体在职在编干部职工,不定期检查通报,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二)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党支
5、部标准化建设,对5个直属单位党建状况全面检查,对30个在职党支部开展标准化建设状况检查考核,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工作,11个党支部被评为“五星党支部”。开展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活动,局党组书记带头结合工作实际讲党课。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培训67人次,推动“头雁”工程落实。以创建模范机关为引领,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8批次120多名党员到街道、机场等一线帮助支援抗击新冠疫情和企业复工复产,385名在职党员回社区、交通路口开展志愿服务,让党旗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防疫抗疫一线阵地上高高飘扬。1人被广州市评为“抗疫先进个人”,2个工作岗位和1人被市直
6、机关工委评为“共产党员先锋岗”、“共产党员岗位标兵”。 (三)抓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仔细协作市委巡察,高度重视反馈问题和看法,刚好制定整改方案,加大整改力度,全面推动全市生态环境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纵深发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行严管就是厚爱思想,开展排污费专项补助自查自纠问题整改等专项整治工作,对腐败行为坚持“铁腕”肃穆查处。出台内部规范行政运行工作措施,持续压减“文山会海”,切实转改机关工作作风。把坚决制止餐饮奢侈行为切实培育节约习惯作为纪律教化学习月的重要内容,坚决制止餐饮奢侈行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二、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爱护制度 (一)完善生态环境
7、爱护法制体系。重新制定广州市生态环境爱护条例,调整为广州市生态环境爱护监督管理规定并纳入2022年正式立法项目。印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确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制定或修订政府规范性文件2件,部门规范性文件9件。 (二)强化环保规划引领。推动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广州市饮用水水源爱护区区划、声环境功能区区划纳入“多规合一”平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平台进行联审决策方案(规划、项目)485个。全面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开展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22-2030年)2022年度评估和广州市环境爱护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终期评估
8、。 (三)严明生态环境爱护责任。出台广州市生态环境爱护工作责任规定及配套责任清单,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1+1+n”生态环境爱护工作责任体系。出台关于全面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爱护责任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看法,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爱护工作责任。编制广州市2022年度环境爱护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方案,对考核程序和形式进行优化,组织开展2022年度我市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组织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完善检察、公安机关及生态环境等部门执法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等协作机制,推动制定统一有效互认的证据收集及固定规则。 (四)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制改革。有序推动“三线一单
9、”编制和成果运用,编制成果多次得到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高度确定,有关阅历做法在中国环境报等媒体进行宣扬。助力复工复产,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开拓抗疫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加快环评审批办理。印发实施广州市豁免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办理的建设项目名录(2022年版),明确89类项目豁免环评手续办理。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审批,完成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2022年,全市共审批通过建设项目环评文件3073个,累计核发排污许可证3468个,完成排污登记41269家。 (五)主动应对气候改变。统筹推动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完成我市温室
10、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探究低碳发展和达峰路径。大力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广州企业连续7年101%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截至2022年底,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3亿吨,累计成交金额35.61亿元,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三十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 (六)开展总量减排和污染源普查。印发实施广州市202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安排,配套支配75个减排项目,推动全市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高标准完成其次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国家和省组织的考核验收中均取得优秀,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为精准治污供应有力支撑。 三、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
11、战 (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强化统筹谋划。印发实施广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22年作战方案、二氧化氮和臭氧污染治理2022年工作方案、实行省蓝天保卫战一百零一日冲刺行动暨2022-2022年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等。二是推动移动源污染限制。累计完成公交车纯电动化1.25万辆、巡游出租车纯电动化1.3万辆;强化1700余家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监管,道路和停放地抽检柴油车3.95万辆次,遥感监测柴油车141.1万辆次;检查施工机械2500余台。三是推动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完成873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整治,293家家具企业治理;对全市
12、主要工业园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周边区域开展走航监测,实施精确管控。四是全面落实扬尘污染限制措施。制定扬尘防治“6个101%”管理标准图集,开展扬尘治理“净化”专项攻坚行动,每旬通报整治状况,约谈、曝光违法违规企业;5000余台环卫作业车每天对道路进行机械化清扫、高压冲洗。五是加大油品监管力度。开展清除无照经营加油站专项整治行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油品抽检和船舶燃油抽查,严厉查处涉非法销售汽油案件。六是加强攻坚攻关的科技支撑。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硬任务”工作机制,制定臭氧污染天气专家会商制度,刚好开展空气质量诊断研判,全力应对臭氧污染。 (二)坚决打赢碧波攻坚战。坚持“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
13、”的网格化治水思路。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治水。聚焦主要水污染物氨氮减排,推动实施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印发实施2022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安排。二是推动源头治理,精准治水。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效能,强化排水户源头管控,全面提升公共排水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主动协作开展“散乱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治水。开展重点断面周边一级支流水质监测排名,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水质达标滞后的考核断面责任区委区政府督导。2022年全市重点断面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检查企业3876家次,查处涉嫌违法行为及敦促整改环境问题240个。四是保障饮水水质,多措保水。完成饮用水水源爱护区区
14、划规范优化工作,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爱护专项行动,组织完成乡镇及以下“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爱护区划定及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五是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深化推动入海河流污染治理。强化入海排污监管,完成有居民海岛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开展近岸海疆污染防治联合行动,建立跨部门海洋生态环境爱护管理与执法协调机制。推动海漂垃圾治理。会同相关部门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 (三)扎实推动净土保卫战。坚持“摸清家底、管控源头、防范风险”总体工作思路,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开展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监测。一是摸清家底,推动土壤污染状
15、况详查。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有序推动,已完成162个地块、5个工业园的土壤采样、监测、数据上报以及全市1513个地块的空间信息整合。二是管控源头,落实污染源管控措施。更新并公布32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督促开展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状况报告、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组织开展周边土壤监测等。三是防范风险,严把土地平安利用关。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在全国领先实行“净土开发”管理,确保“净土”利用,累计开展344个地块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督促有污染的地块实施治理修复。 (四)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紧紧围绕涉疫医疗废物环境监管这一主要任务,突出抓好危急废物日常监
16、管,全力做好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工作,防止疫情“二次”传播,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收处医疗废物29453.1吨,其中新冠医废484.5吨,无害化处理率101%。加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项目69个,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厂7座,焚烧处理实力达到1.55万吨/天;完成41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减量改造。推动危急废物处置实力建设,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3.5万吨/年升级改造项目已建成正在试烧,广州市废弃物平安处置中心二期焚烧设施已于2022年12月22日建成并点火。 四、坚持依法治污、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一)全力推动中
17、心、省环保督察整改。印发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爱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方法(试行),夯实整改效果,规范销号工作。对中心、省环境爱护督察交办案件开呈现场督查,督促相关承办单位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开展自查并以领导包案形式巩固案件整治成效。中心、省环保督察交办3334件案件全部完成整治,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52个。 (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先后发布四批执法正面清单,主动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执法案例获得生态环境部表扬。修订广州市规范环境行政惩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突出裁量情节及罚款幅度设置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深化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组织开展水、大气、土壤、固废等专项执法行动,开展跨界执法和相关部门联
18、合执法。2022年,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420宗。 (三)不断提高环境风险防范化解实力。接着优化完善环境信访工作机制,制定进一步加强环境信访工作指导看法,建立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早应对防范化解隐患苗头。2022年,全市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9540宗,同比下降19.6%,均按时限办结。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制定广州市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危急废物产生单位突发环境事务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看法(试行)等,妥当应对突发环境事务,加强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保障全市环境平安。 五、提升治理实力、管理水平,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完成全市
19、地表水省考断面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广佛跨界流域2个污染通量监测站、白云区钟落潭镇良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工作。主动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全市累计673家符合条件的排污单位实现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全年组织2615家排污单位按规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加强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全年共对96家机构开展抽查和检查。 (二)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完善专职环保员队伍管理试点工作,在全市推广海珠区试点工作阅历,推动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惩罚事项下放由镇街行使。以试点推动建立健全三级管理体系,完善工作制度,构建“纵向究竟、横向到边”的环保监管机制。 (三)完善信息化监管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数
20、据资源整合共享,汇合101项服务近2.02亿条数据,数据覆盖13个业务单位,向市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推送主题数据项23个,共计记录2.06万条,为全市各部门重要业务领域数据共建共享工作供应了重要支撑。升级完善移动执法系统,将“四标四实”数据引入移动执法系统,推动移动执法系统(三期)与省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环境执法、信访、应急等业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四)提升环保宣扬教化实力。组织“漂亮广州,我是行动者”、“碳普惠”宣扬、“广汽本田杯”广州环保学问竞赛、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宣讲、六五环境日公益宣扬等活动,提高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组织举荐4家单位申报2022年“第四
21、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组织举荐5家单位申报2022年广东省环境教化基地。 (五)加强干部队伍实力建设。推动综合执法改革和垂直管理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明晰市区两级职责。选优配强局机关中层干部和各区分局、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制定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干部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轮岗工作暂行方法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务员职级晋升工作规定(试行)市生态环境局系统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程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机关编外人员管理方法等制度。持续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组织局系统内部教化培训项目14项,联合市委组织部完成一期高校专题培训。精准扶贫取得新进展,打造枫木村南板蓝中药种植项目,扎实推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枫木村精准识别贫困户63户185人全部脱贫退出序列。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