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和它的量子力学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墨烯和它的量子力学世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石墨烯和它的量子力学世界 伴随着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布,石墨烯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石墨烯原委是什么?有怎样特别的性质?又有怎样实际的用途?信任读者参照本刊lOB期登载的奇妙的石墨烯一文后,应有肯定的了解。本文尝试谈论一下石墨烯的特性和它的量子力学世界。 二维的碳 事实上,石墨烯的奇妙就隐藏在你运用的铅笔头中,只要你用铅笔画一条线,你就从铅笔中释放了一些松软的,呈银灰色的纯碳,它们是由一些层层重叠着的碳原子组成的。假如你能分别这些重叠着的碳原子,并获得一片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碳薄膜,你便得到了石墨烯。 上述工作也正是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高校的安德烈杰姆和克斯特亚诺沃塞洛夫所从事的。事
2、实上,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许多,但只有他们胜利了,而他们运用的方法也特别干脆而奇妙,即用胶带分别石墨的层状结构,最终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石墨烯,它的厚度只有0.335纳米,300万片这样的物质叠加在一起也只有1毫米厚。 由于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得到的,又具有烯类物质的基本特征一碳原子之间的双键,因而得名石墨烯。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石墨烯的样子吧,它是微观世界中一张单层的网,每个网格是一个完备的六边形,每个结头是一个碳原子。由于这张网只有一个原子厚,所以它近似于没有高度,只有长度和宽度,也就是说,它是二维的,不是三维的。简洁地说,石墨烯是二维的碳,它是人类已知的最薄的材料。 高速运动的电子 得
3、到了石墨烯后,杰姆和诺沃塞洛夫急迫地想知道石墨烯的性能,他们测量了石墨烯的电行为,结果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石墨烯是导电的。他们起先对石墨烯做进一步的探讨,于是事情变得越来越好玩起来。多数状况下,导体中电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随意地碰撞和滚动,很像嬉戏机中的弹珠,这是因为导体晶格中的杂质拦住了它们去路的原因。然而杰姆和诺沃塞洛夫发觉,石墨烯不是那样的,在石墨烯中,电子穿行很长的距离也不会在碰撞中轻易地散开。为什么石墨烯能够这样?杰姆揣测这可能与它们近乎完备的原子结构有关。 更为奇妙的是,石墨烯中电子运动的速度特别高,这样高速的电子运动在其他导体中根本没有见到过。电子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这类相
4、互作用的量子实体又被人们称为“准粒子”。2022年,杰姆的团队发觉,在石墨烯中,准粒子的运动接近于光速,这令他们非常惊异,因为一般状况下,如此高速的运动只能出现在某种极端的环境中,例如接近了一颗中子星,或者处在宇宙大爆炸中,只有在那种状况下,粒子才能被加速到如此高的速度。这种高速的粒子运动也正是物理学家们特别艳羡的,为了获得这种速度,他们要依靠粒子加速器,然而现在人们在石墨烯中看到了这种运动,这意味着仅仅运用石墨烯就能探究一些奇异的物理现象了。 狄拉克震颤 运用石墨烯有望探究到一种被称为“狄拉克震颤”的现象,它是一种快速的震颤运动,最初是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提出的,这种理论将量子力学与狭义
5、相对论结合起来描述了快速运动的粒子。狄拉克预料,当如此运动着的粒子从一点迁移到另一点时,其行进的轨迹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震颤”着行进的,这是因为粒子带有极大的能量,因而它们产生了它们的反粒子。假如是电子的场合,那么产生的反粒子就是正电子。由于反粒子与原有粒子的相互作用,它们的轨迹便发生了波动,导致了“狄拉克震颤”。 然而“狄拉克震颤”是如此之快,以致人们很难观测到这种运动,不过杰姆说,类似的现象在石墨烯中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测量到,因为在石墨烯中,由于“粒子海”中所谓“空穴”的存在,粒子发生“震颤”的幅度大约为lOO纳米。杰姆信任,运用高辨别率的显微镜,这样的运动能被观测到。 克莱恩佯僇 在粒
6、子接近光速的运动中,“狄拉克震颤”并不是唯一预料到的量子力学现象。1929年,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恩还预料了另外一种奇异的量子力学现象,他认为,在量子世界中,即使微观粒子的总能量小于势垒高度,这些粒子仍旧能够穿越这一势垒,这种现象又称为“量子隧道效应”。 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想象一堵墙,它就是所谓的“势垒”,然后再想象我们向着这堵墙踢出了一个足球,也就是所谓的“粒子”。日常的阅历告知我们,足球会被这堵墙壁弹回来,然而在量子世界中,“足球”却是有可能出现在“墙壁”的另一边的!这就是“克莱恩效应”,又称为“克莱恩佯谬”。也就是说,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可以不理睬挡在它们前进路途上的“墙”,即势垒。为
7、什么会这样呢?缘由就存在于前面所讲的“狄拉克震颤”中,由于粒子带有极高的能量,它们在“墙”中创建了它们的反粒子。这些反粒子“穿墙而过”,又在“墙”的另一边制作出了原来粒子的“复制品”。因为在反粒子看来,真实世界里的山峰会变成了山谷,反粒子很简单通过这个反物质世界的“山谷”到达势垒的另一边,于是看上去,它们干脆穿过了“墙”,就仿佛这堵“墙”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杰姆和他的同事们认为,假如在一个狭长的石墨烯材料上创建一个“势垒”,再施以电场,他们就有可能目睹“准粒子”穿越“势垒”的过程。 可以想见,石墨烯不仅是材料学家的宠儿,也将在理论物理学上大有用武之地。 相关链接 杰姆的双料“诺贝尔奖” 2000年,安德烈杰姆和迈克尔贝瑞利用磁性克服了重力作用,胜利地将一只活的青蛙悬浮在半空中,他们还推想运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让一个人克服重力悬浮起来。相关论文发表在一份物理学期刊上,他们因此而获得了2000年“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次,杰姆和诺沃塞洛夫因为石墨烯所做的开创性试验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这使得杰姆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同时获得过“摘笑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的人。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