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礼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礼仪.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礼仪万圣夜(英语:Halloween,意为万圣节(诸圣节)的前夜),中文常干脆称为万圣节,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开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万圣节的由来与习俗礼仪一、万圣节的日期和习俗万圣节又叫鬼节,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就毛骨悚然。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彩缤纷的化妆服,戴上千姿一百零一态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
2、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不请吃就捣乱的恶作剧。 杰克灯的样子非常可爱,做法也极为简洁。将南瓜掏空,然后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便利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这可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物了。然而万圣节的重头戏还是在餐桌上,你既要打算好美食来款待那些前来捣乱的小鬼,更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为你的餐桌装扮一番。千万不要让你的客人们小瞧了你哦!与杰克灯相呼应的橙色与黑色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黑色的代表有黑猫,蜘蛛和巫婆,橘色的则有南瓜灯 (Jack-O'-Lantern) ,这些都是常见的万圣节象征。万圣节时,将家里
3、的大餐桌用橙色、黄色、草绿色渲染出浓浓的乡村气氛,音响里面放着舒缓淳朴的乡村乐曲,极是温馨。如今,万圣节的装饰物也起先大量运用紫色、绿色和红色。假如你家餐厅的装饰更适合这些色调,那么这些同样会带给你节日装饰的灵感。二、万圣节的来历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而今日,万圣节前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很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忱来庆祝这一节日。万圣节在10月31日,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似乎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午夜起先,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宏大的死神萨曼会把那年死
4、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处。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洁的愚民胆战心谅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起先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信任这是真的。如今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相互恐吓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三、万圣节的习俗Trick or treat万圣节的一个好玩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
5、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信任教会僧人的祈祷,期盼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化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嬉戏。见面时,装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一模一样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逼,而主子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雕空南瓜做面具 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 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 JACK 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 JACK 就与
6、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 恒久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JACK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化到今日,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觉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孩子们宠爱的节日万圣节是儿童们尽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溢神奇色调的节日。夜幕驾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彩缤纷的化妆服,戴上千姿一百零一态的面具,提
7、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非常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便利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整理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假如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淘气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戏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特别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嬉戏是咬苹果。
8、嬉戏时,人们让苹果漂移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万圣节的起源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圣徒之意。传闻自公元前五一百零一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杰克南瓜灯刻上趣怪样貌兰等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起先的一天。那时人们信任,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
9、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装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起先新的一年的生活。传闻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祀死人的习俗。到了公元1世纪,占据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慢慢接受了万圣节习俗,但从今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装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今日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装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消逝,万圣节的意义渐渐起了改变,变得主动欢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慢慢被摒弃和忘却。到了今日,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共2页,当前第1页12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