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调研报告目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调研报告目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科技创新调研报告目的依据市政协常委会关于“桥港时代*农业发展战略”专题调研活动的工作支配,我们第三子课题调研组在袁圣菊副主席带领下,于2022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就农业科技创新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围绕我市农业品种、品牌、品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应用、新学问普及工程建设;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现有科技人才结构、培育及运用等四个方面的状况,实行座谈听取汇报介绍和实地视察等方法,先后听取了市农林局、科技局、科协和原北新、大兴等部门和镇工作汇报,实地视察了南通欧福禽蛋有限公司、东疆乐水果协会、恒昌隆蔬菜公司等单位和农业园区,并赴浙江省嘉兴、慈溪、永嘉、乐清等市县考察学习。现将我们课题组调研的状况汇
2、报如下: 一、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夫增收目标,突出关键技术,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农业新品种引进与应用,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市每次农业丰收的喜悦,都离不开新品种的应用。特殊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一大批新品种的培育、引进和推广,使我市的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发生了级数递进。如由我市培育的“启豆二号”蚕豆新品种,由于解决了困扰我市蚕豆易感锈病的问题,使我市的蚕豆种植面积与产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引进、推广应用的“苏玉”系列,“登海9号”、“郑单958”等杂交玉米新品种,摆脱了我市滨江临海台风频繁引起
3、玉米倒伏的逆境。“史力佳”、“秦油10号”等双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我市油菜的产量与品质。“罗曼”、“海兰”蛋鸡,“长白”、“杜洛克”、“大约克”肉猪,“AA+”肉鸡等一批畜禽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使我市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启豆五号”、“日本大阪豆”、“通豆六号”、“中豌六号”、“苏糯二号”等一批四青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市四青产业的发展供应了强大的支撑。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农业良种覆盖率已达到101%以上。 (二)农业新技术试验与推广,提高了农业发展水平。针对我市旱作多熟制的特点,农业部门试验与推广了特经特粮多元多熟高效种植模式50多例,其间探讨与推广了大棚蔬菜、
4、大棚韭菜、温室青皮长茄、棚架梨标准化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使我市高效农业面积有了较快的发展,到2022年底,我市己建有高效农业面积46万亩,占我市总耕地面积的44%以上;并培育了17家南通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家南通市级以上农业星火龙头企业、8家民营农业科技组织。“十五”以来共组织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55项,增加社会农产品供应量3.41亿公斤,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3.8亿元。 (三)农业新学问更新与提高,培育了一大批新型农夫。一是切实改进为农服务方式。市农林局在全市选派101名中级职称以上农技干部,联系101个重点种养基地,实行“双一百零一”对接挂钩服务,
5、使新技术推广真正落到实处;市科协在全市选配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实力强、甘于奉献的农技骨干为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每人至少联系20个科技示范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与示范;市电信、广电、农林等部门通过实施“三电合一”信息工程项目,开通农技服务免费询问电话12316,为农夫解答各类涉农问题,通过建立电台、电视台农技服务固定栏目,向农夫推介各类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典型。市农林局通过*农业信息网、中国四青作物网收集与发布各类农业信息,让农夫了解最新农业信息。二是仔细开展农夫培训。农业部门2022年至2022年,每年开展农夫好用技术培训和农夫创业培训。共举办培训班2317期,培训农夫451318人次
6、。市科协围绕提高农夫科学素养常年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每年开展培训20多期,共1万多人次。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劳动局、市人事局等部门开展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好用技能培训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使我市的农业技术得到全面普及。 (四)开展自主创新尝试与实践,提升了科技创新水平。我市各级农林技术骨干,依据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选择相应的技术要素开展了品种选育、新技术探讨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市绿源豆类探讨所合作,开展了“四青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先后选育了“启豆三号”、“启豆五号”、“启豆六号”、“通豆六号”等四个“四青作物”新品种。
7、这些品种在全省已累计推广面积达101万亩以上,创社会经济效益2亿多元,“四青作物”品种选育实力在江苏省领先。民营科技企业*市农家丰新品种探讨所,通过8年的潜心探讨,培育的“苏珍花糯一号”杂交糯玉米,已通过上海农作物探讨所的审定并定名。6家江苏省和南通市级星火龙头企业在“十五”以来共担当国家农业科技项目6项,省级农业科技项目26项,南通市级农业科技项目34项,共争取南通市级以上项目支持资金659.1万元,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气。我市与南京农业高校合作,建立南京农业高校*工作站,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增加了新的活力。同时,全市各级农技干部也主动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探讨
8、,为我市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近五年我市共取得省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2项,南通市科技进步奖6项,南通市科技推广奖27项,产生社会经济效益3.5亿元以上。 (五)实施农业科研与推广项目,增加了农业科技贡献率。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近几年来,我市实施的农业科研与推广项目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市从2022年至2022年间实施的省级及以上的农业项目达116个。其中农业科研类项目占30%,推广类项目占70%。每年还有不少于10个的*市和南通市科研与推广项目。这些农业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我市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为农业增产增效作出了贡献。 二、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的农业科
9、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了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等称号,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呈现代农业和“桥港时代”新*的总目标来看,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着农业高效化技术粗放效益低,农业规模化总量小分布散,产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农业外向化出口创汇少种类单一等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体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有: (一)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不够完善。一是公共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不明显,市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由于人员紧缺和科研基地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实力不强;镇乡农技站在机构改革中被逐步“边
10、缘化”,人员锐减,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实力明显下降。二是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不突出。我市现有的农业企业规模小,创新实力弱。民营农业科技机构农业科技创新补充作用不充分,现有的8家民营农业科技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力气不足,科研手段落后,科研设备缺乏,不足以担当农技科技创新的重任。 (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从我市近年来的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来看,虽有所增长,但农业科技经费在整个科技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据统计,“十五”以来本市科技三项经费合计2331万元,其中干脆用于农业科技项目经费605.1万元,占26%,低于国家提倡50%和省、南通市规定的35%的指标,低于国际流行的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
11、GDP1%的指标。科技经费投入的严峻不足,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三)农业科技创新设施手段落后。表现在农业科研无基地,农业项目无处落实,部分农业科技人员学问老化,试验仪器陈旧或配置不全,导致了对农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技术升级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科技项目无法实施,关键性技术无力攻克,因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数量不足,成果档次不高,应用科技成果的普及率偏低,不能有效地带动和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紧缺和实力亟待提高。在调研中我们普遍听到,我市镇、村的农技干部不仅人员偏少,还忙于担当各项中心工作,使得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缺少人去干,加上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快速,品种、技
12、术更新速度加快,广阔农技人员适应新状况、解决新问题的实力明显不强,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有些力不从心。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务农人员的年龄老化、素养明显下降,他们接受新技术的实力不高,也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三、提高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随着吕四港的开发建设和崇启大桥的即将开工,我市已经进入了桥港时代,在这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我市居住人口将不断增加,产业工人队伍将不断扩大,土地资源将不断紧缺,农产品消费在量和质上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物流将进一步加快,农业面临着新的定位、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我们必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3、: (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首先要实行主动有效的措施巩固和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健全镇乡农技推广网络,充溢农技推广人员,并确保在其岗、谋其职、做其事。要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所需的工作经费,确保能干事,干好事。要落实市农技推广中心的试验基地,加大农业试验的扶持力度。其次要支持激励农业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全面贯彻国家、省和南通关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上来,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在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加大攻关探讨和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学问产权的
14、专利和标准。改革科技安排支持方式,激励企业主动参加、担当各类科技安排,农业、科技等管理部门对于他们的探讨、开发和创新工作赐予同等的关切、帮助和支持,充分爱护他们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补充。 (二)加速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第一要大力提高农夫素养。要通过举办好“农夫夜校”, “农业广播学校”,电视专题讲座、科普讲座和“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干脆把科技送到农夫手中。要实行定向培训,分期分批培训等多渠道、多方法培训来提高农夫素养,要学习浙江慈溪等地做法,选送优秀青年农夫进高校进修,政府赐予学费的补助。其次要大力引进农技人才。对到农业企
15、业、大型农业基地的高校毕业生,赐予大力激励支持,明确今后农业企业应用高校毕业生的要赐予同工业企业高校生同样的补助待遇。在事业单位和村干部公开招考中,享受优先录用的待遇。第三要实行措施激励现有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市镇两级农技人员要立足本职、更新学问、集中精力用心从事农业科技探讨、推广、指导工作,各级政府要从政治上、生活上、资金保障上确保他们乐于、安心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解决农技人员在岗不在位的问题,同时根据有关政策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待遇。第四是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经费投入,实行相关配套激励机制和实惠政策,引进我市农业科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第五要加大
16、农业科技嘉奖的力度。扩大嘉奖范围,提高嘉奖额度,对引进农业技术有贡献的引进人、引进农业项目的介绍人,要象工业上的招商引资一样赐予嘉奖。第六要支持和激励农业企业自主培育和吸引各种特地人才,要激励和引导农业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业和面对农村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并取得合理酬劳。主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投入。要实行政府加大投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招商引进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投入、农技机构与市场对接自筹资本投入等多元化方式,努力使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得到有力保障。首先要坚决实行中共中心、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自主创
17、新的一系列政策,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经费在整个科技经费中的比例,国家提倡用于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占科技三项经费总数的50%,省、南通市规定科技三项经费要求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35%。我们建议本级的农业科技三项经费至少应不低于省、南通市规定的标准,并设立专项,确保农业科技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其次市农业发展资金应提取5%作为农业科技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化开发。农村科普经费要根据省有关要求,按人均1元核拨,用于农村科普工作。第三要实行措施引导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企业每年必需有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的资金用于科研投入
18、。第四农业、科技、科协、农发等部门要主动向上联系,努力争取部、省、市农业项目扶持。要设立农业成果转化基金,出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方法,从科技资金和农发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成果转化基金。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第一要逐步实现推广机制转变。农业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应用、新学问普及要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依靠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并逐步推行市场机制。其次要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格局。切实加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主管部门、企业合作共建,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升级,要举办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项目招商、农业科技引进活动,对农业科技项目在土地运用上、资金担保上实行倾斜。第三要扩大农
19、业保险范围。农业是个受自然资源影响最大的产业,开展农业保险是稳定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方法。建议先从设施农业起先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学习借鉴浙江省慈溪市的农业保险做法,实行市补50%、镇贴25%、农户担当25%的方法赐予农业保险。 (五)营造农业科技创新学习氛围。第一要充分整合农业、科协、科技等机构的科技培训资源,以普及农业科学学问,提高广阔基层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意识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全市农业科技培训教化安排,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其次要加强好用技术培训工作,主动实行集中培训、广播电视讲座、送科技下乡、印发宣扬资料、设技术询问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工作,提升农夫素养。第三要组建市级农业科技创新讲师团,重点培训农业新技术,介绍农业新品种,宣扬农业新学问,深化农村第一线,把学问送到农夫手中。第四要重点培育一批种养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农夫专业合作社等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导作用 第13页 共13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第 13 页 共 1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