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培养路径.docx





《浅析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培养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培养路径.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农科类大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及培养路径 摘要激励农科类高校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当前农科类高校生巨大就业压力和解决涉农专业人才紧缺问题的双赢之举。通过选取部分农科类高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的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在此基础上,再与新生代农夫工返乡就业意愿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转变为新型职业农夫的潜力更甚于前者的结论。最终就促进农科类高校生向新型职业农夫演进的有效途径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农科类高校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新型职业农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给国人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和傲慢的成果单。但是,我们必需意识到这份成果单背后所隐藏的问
2、题和冲突。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后备力气匮乏,现代农业科技无法得到正确、有效运用,从而减缓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降低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实力。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我国连年递增的高校毕业生特殊是农科类毕业生频频出现了 “群体就业难”的低迷就业态势。为切实解决现有问题,连续5年出台中心一号文件,多次提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夫”等措施激励和引导年轻人特殊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成为合格的新型农业接班人和与之休戚相关的农村基层服务人员。毋庸置疑,增加对农科类高校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引导力,提高其农村服务意识,并激励其扎根农村是缓和当前农科类高校学生极大就
3、业冲突和解决农业发展后备力气不足的双赢之举。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夫背景下,调查探讨地方性综合高校农科类高校生农村基层就业问题具有肯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福建农林高校为例,随机选取部分农科类高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探析其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现状,并试图挖掘出有效的应对之策,进而提高其服务基层意识,真正做到“学农乐为农”。 1 农科类高校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现状调查 1.1 调查方法和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了福建农林高校金山校区的林学、水产养殖学、园林、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蜂学、风景园林、茶学、微生物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10个涉农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填写以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相结合
4、。本次调查共发放6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82份,有效率达90.9%。本次调查受到福建省教化“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基金的资助。 1.2 调查内容 本文的探析基础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拟从两方面对此绽开探讨:一是通过考察农科类高校生职业选择的优先次序,分析其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主动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率及其决策逻辑与动机;二是通过与新生代农夫工返乡意愿比较剖析,了解农科类高校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特别性。其中农村基层服务意愿包括:通过“选调”或“选聘”方式赴农村担当“村官”;在农村地区进行“三支一扶”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充溢到乡镇及以下基层各类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到乡镇企业
5、或涉农企业就业;到农村地区自主创业。 1.3 调查结果分析 1.3.1 大部分涉农专业学生以城市就业和接着深造作为其最优目标。为深化探析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现状,本文通过设定问题“关于高校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您优先考虑的目标是什么”作为测量指标。相应的答案选项为:“进城市公司或企业、进乡镇涉农企业、考研、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备考高校生村官、参与三支一扶、在城里自己创业、到农村自主创业”。 据调查结果表明,有191人选择了“进城市公司或企业”,占比32.8%,选择频数最多的前三个选项依次是:“进城市公司或企业”、“考研”和“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而选择“进乡镇涉农企业”、“备考高校生村
6、官”、“参与三支一扶”、“到农村自主创业”总共有109人,仅占总频数的18.7%。当然,在“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选项中包括了乡镇及以下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假如解除该选项,则不到两成的农科类高校生会把农村基层就业作为最优先考虑的目标;相较于费喜敏等的调查结果40.101%有肯定差距。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农科类高校生易受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功利化、利益化氛围所影响,“学农不归农”现象突出并排斥到农村基层就业。 1.3.2 农科类高校生与新生代农夫工返乡就业意愿各自存在显明的特征。据已有数据和探讨表明,农科类高校生与新生代農民工农村基层就业意愿都偏低,但各自具有显明特征。新生代农夫工回乡多属于“被动
7、型”意愿,由于无法适应城市就业与生活环境,在城市社会排斥下只好回到乡下谋生。然而,“基本不会农活”且又缺乏必要的教化和就业培训,使得他们很难重新回到农村基层进行就业;农科类高校生除了“自动型”意愿,也存在“被动型”意愿,但存在根本的区分,前者是由城市社会排斥所驱动,而后者是高校生应对城市志向岗位缺失的权宜之计。 2 农科类高校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培育路径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多数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不情愿把献身“三农”作为就业的最优选择目标,供职于农村基层的意愿较差,情愿扎根农村基层工作的比例偏低,但与新生代农夫工相比,又有其特别之处。假如加以政策引导,仍可较好地为“三农”
8、服务,成为新型职业农夫的潜力更大。 随着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人口低素养化倾向愈独创显,在此背景下,促进留守农夫向新型职业农夫演进将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可见,培育新型职业农夫应当另辟蹊径,把重点放在吸引农科类高校生身上,让农科类高校生成为新型职业农夫的主力军;再则,在连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的态势下,有效引导农科类高校生加入新农村建设与服务队伍,不失为缓解严峻就业形势的一大举措。为此须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农科类高校生农村基层服务意愿的培育,以促进他们顺当地向新型职业农夫转变。 2.1 高校生自身端正心态,为就业做好足够打算 美国胜利学家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农科 大学生 农村基层 服务 意愿 培养 路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