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知识分子.docx
《俄国知识分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国知识分子.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俄国知识分子 摘要:俄罗斯的庄园文化在俄罗斯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庄园作为俄罗斯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体现了俄罗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贵族阶层和农夫阶层的有机融合。庄园是俄国贵族阶层社会活动的中心、精神生活和社会舆论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作为贵族学问分子接受早期教化的中心,为其思想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创建了必要的文化条件,对贵族学问分子思想成长、道德伦理启蒙和美学追求等各个方面产生了特别的影响。庄园文化也成为造就贵族学问分子群体特征不行分割的因素。关键词:俄罗斯庄园 贵族学问分子特征 思想摇篮俄语中“”(庄园)一词源于“”,旧时指贵族老爷或地主的住宅。俄国庄园产生于15-16世纪的莫斯科公国时期
2、,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上半叶为庄园发展的鼎盛时期,到19世纪末数量达6万座之多。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颁布诏书,废除了贵族必需服兵役和在国家机关服务的旧制。因此,一大批拥有财宝和地位的贵族选择回到自己的领地,起先大兴土木兴建庄园。庄园的出现和兴衰与贵族阶层的命运亲密相连,贵族阶层大多从诞生、少年时代到老年几乎都生活在庄园里。庄园作为俄国贵族阶层社会活动的中心、精神生活和社会舆论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必定对其思想成长、道德伦理启蒙和美学追求等各个方面产生特别的影响。贵族学问分子作为俄国早期的学问精英,具备了俄罗斯学问分子的很多特征,以下几点体现尤为典型:一、 炙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俄国贵族学问分子们不
3、屈从政权、遭流放、服苦役,以种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恋。18世纪末的“叛逆贵族”拉吉舍夫为了自由和人民的华蜜,“不怕讪笑,不怕熬煎,不怕疾病,不怕坐牢,甚至不怕死”。19世纪20年头的贵族学问分子群体十二月党人,面对农夫的苦痛,国家的动荡,坚决要求歼灭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不少人因起义牺牲或流放。贵族家庭诞生的恰达耶夫,却是以一种批判、否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他曾游历西欧各国,亲身体验了俄国同这些国家的差距。他认为俄国的出路不在革命,而在于国家道德的完善。他甚至认为比起国教东正教,天主教才能挽救俄国。沙皇下令称称他 “是一个疯子”,并派医生每天给他“治病”,不许他说话。19世纪40-50
4、年头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争,前者主见学问分子要接近人民,后者则主见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历史阅历,变更俄国落后、过时的习俗和制度。但都在想方设法挽救俄国,“对俄罗斯的爱都是一样的”。二、 剧烈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精神俄国贵族学问分子有剧烈的使命意识,他们坚信俄罗斯为上帝所选中的民族,被给予了挽救世界的使命。19世纪以来,学问分子剧烈地感受到专制独裁的俄罗斯社会的种种丑恶和不幸。认为自己有义务做出牺牲改造不公的社会现实、挽救人民于水火。三、 思想的冲突性和两面性俄国学问分子总是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徘徊,这在贵族学问分子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贵族学问分子最早接受并传播西方的理性主义,但由于俄国并没有经验真正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俄国 知识分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