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案例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案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案例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案例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的问题,指出信息技术课程应回来体现本学科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思维方法;在计算思维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学案例的实践和探讨,探究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育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思维;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3-738407-0057-03 探讨背景 自2004年一般中学课程改革起先至今已经十多年。在这些年中,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根据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稳步实施,取得了肯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课程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
2、问题引起我们的深思。 1. 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不再是中小学生获得大众取向的信息技术学问技能的唯一渠道。在我国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不高,学生从其他渠道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特别有限的状况下,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一段时间内担当了信息技术教化主渠道的作用1。但是,现在的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可以通过家庭、社区、少年之家等多种途径来习得面对大众的应用软件的学问和技能。即使不参与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学生也能玩转电脑。那么,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 2. 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 现阶段,根据中学的课程标准,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和信息技术与
3、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中面对大众的部分应用性课程的内容和价值剥离走了、整合掉了2。那么,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所特有的、不行替代的课程内容和价值又是什么呢? 3. 信息技术课程对人才培育的作用 21世纪的学问经济时代,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人才尤其重要。基础教化担当着为高校培育、选拔、输送优秀人才,帮助国家储备综合国力所需人力资源的责任。作为基础教化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信息技术应当怎样担当相应的责任?信息技术教化应当为此做些什么?是跟在发达国家源源不断的信息技术创新的后面,亦步亦趋地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培育“忠实的消费者”,还是为我们国家的
4、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原创型技术人才呢3?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将来的信息技术课程要为学生供应更加系统、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化。即不能仅仅着眼于软件工具的运用,而应回来计算机学科相对稳定的、体现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核心内容和思维方法。目前,计算思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比较认可的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核心思维模式。我们就计算思维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培育进行了教学实践,形成相关案例,并进行了初步探讨。 计算思维概念及探讨现状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思维模式就是看待世界和相识世界的方法和观点。科学思维主要分为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实证思维和以数学为代表的逻辑思维4。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图
5、灵机理论、困难性理论和交互式证明系统的提出,学术界认为出现了独立于实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第三种思维方式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由周以真教授在2022年首次提出,表述为应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解决、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的理解。2022年,计算思维被进一步表述为一种思索过程,通过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清楚表述,使问题解决可以由具备信息处理功能的代理程序高效完成5。 英国皇家科学院将计算思维定义为相识四周世界所存在的不同层次的计算,并应用计算机科学工具和技术理解并辨析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及其运行过程6。Google公司认为计算思维过程是问题解决技巧和技术的集合,并将计算思维过程界定为问题分解、模式识别、
6、模式生成和抽象、算法设计7。 目前,我们可以查阅的关于计算思维的定义有多种,对它的说明多停留在“哲学”或“科学”层面,在教学层面上还未形成一个清楚的表达体系,其内涵、外延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描述8。通过探讨比较,我们认为周以真教授在2022年提出的计算思维的定义更适合指导我们这项教学实践的探讨,因此,我们采纳了周以真教授在2022年提出计算思维概念的表述作为探讨的理论依据。 2. 探讨现状 在我国,计算思维的培育起源于高校教化。2022年7月,为了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化的质量,在“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与会者明确提出将“计算思维的培育”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化的核心9。自此,增加计算思维实力
7、的培育,不仅成为当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且受其影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正在朝这一方向转变。 案例探讨 1. 案例主题的选定 目前,中学培育计算思维的课程教学主要针对程序设计与算法、人工智能等内容绽开。但是,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化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软件应用的教学内容占较大比重。为了探究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培育学生计算思维的方法,我们选取了中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中其次单元有效获得信息作为案例探讨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先后开展了三次教学实践活动,本文选取了两个案例相识图像和声音的数字化表示进行分析、探讨。 2. 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一 相识图像 图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类重要信息。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信息技术 基础 教学 计算 思维 培养 案例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