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docx
《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中药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摘 要 在中医类专业中,中药学是专业基础课,是探讨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完成该专业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课程内容条目繁琐,难以形成框架,学生经常进入学习的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依据长期的中药学教学心得,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令人满足的教学效果,提出“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旨在提高中药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普及推广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其他课程改革供应有意义的参考。 关 键 词 中医类专业;中药学;三位一体 中图分
2、类号 G732 文献标记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33-0052-02 中药学是高职高专中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称之为本草学,是探讨中药基本理论及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性能功效和应用方法等学问的一门学科,是基础课和临床课的沟通桥梁。从中医类专业角度动身,中药学是临床处方用药的基础学科,是学习运用方剂学的基础,也是执业中医师临床用药治疗的落脚点。 一、中药学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分析 模式单一僵化 高职高专院校中,中药学课程学时一般支配在73学时左右,但由于多种缘由,学时有时候会进行肯定压缩,导致课程内容多,教学任务重。传统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多是将每一种中药的来
3、源、产地、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应用、用量用法、运用留意等内容,以板书讲授或结合多媒体课件逐一说明为主、学生接受为辅的灌注式教学。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支配极少。 学生缺乏学习中药学的能动性 中药学内容繁杂,关联课程众多,学生初次接触中药学,觉得药物数量众多,记忆内容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颇感困难,难以入手。中药学教材均由概述和详细药物的来源、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组成,这种单纯理论教学的模式和固化的教材内容,使学生觉得味同嚼蜡,失去了学习的爱好。 本校中医基础教研室在2022级中医类专业班随机抽取50名学生做了“中药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调查问卷”,结果表明,93%的学生认为单一的板书讲授枯
4、燥乏味,多媒体协助教学虽在肯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但仍有75%的学生期望通过新型的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感性认知。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及应用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本校老师尝试对中药学课程的传统理论授课模式做了改革,并整理思路引入了“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等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三、采纳多元化教学模式后的探讨 探讨对象 课题组选取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2级中医学专业1班、2班共101名学生作为探讨对象。每班随机抽取50人,分别作为视察组和比照组。比照组为2022级中医学1班,男女各25名,平均年龄为岁;视察组为2022级中
5、医学2班,同样选男女各25名,平均年龄为岁,两组学生相关资料无明显差异。 实行的教学手段 作为比照组的2022级中医学1班采纳传统的固定理论教学,板书讲授协作多媒体课件,以老师主讲为核心,按部就班地进行每个药物的讲解,要求学生课下提前预习,课后刚好完成作业习题。作为视察组的2022级中医学2班采纳“药性-功效-应用”三位一体、“SPL-PBL”“实物标本-多媒体网络”等构建在一起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前期让学生课下查阅药物的漂亮传闻,同学间相互沟通。课上老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药物的性能分析药物的功效,再从功效推演出药物的临床应用。在讲解详细药物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小组探讨,老师引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高职 中医 类专业 多元化 教学 模式 应用 效果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