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docx
《[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包头市预算编审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10)摘 要: 省管县和市管县是我国不同时期依据经济体制改革的须要而实行的管理模式,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管县在财政体制上已不能完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文章对内蒙古 自治区2022年部分试点城市进行省管县财政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76921(2022)02001502省管县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实行的财政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头,随着分税制财政 体制的确立,“地改市”的实行,市管县代之省管县成为地方财政安排
2、的又一模式。近年来 ,全国部分省市从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增加省级宏观调控实力,强县扩权,发展县域经济出 发,又重新回来省管县体制。而且财政部也发布了关于推动省干脆管理县财政改革的看法 ,明确提出了省干脆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202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 区外全面推动省干脆管理县财政改革。内蒙古自治区根据财政部的改革看法,在借鉴其他省市的阅历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拟于20 10年选取部分试点城市进行省管县财政改革,作为试点改革地区,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 探讨。1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体现出的优势 1.1 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省直管县实质上是对公共行政权力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安排,从根
3、本上促进县域经济的发 展。“省管县”的核心是“留利于县”,明确划分省、市、县固定收入的主体税种及共享收 入分成比例,相应增加省对县的定额补助基数,将上划中心“两税”返还、所得税返还、出 口退税返还数额核定到县,专项拨款、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补助安排到县。这些措施将是促 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有助于县域经济清道除障,松绑放权,解决体制和机制性的 障碍,赋以活力、动力和实力,可使县集中财力发展各种事业,县域经济发展由“快走”变 为“快跑”。 1.2 有利于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11014年分税制改革后,包头市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在分税制后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 ,工业经济的发展依旧是主体,各旗县
4、区也围绕这一主体发展,工业经济其纳税税种主要为 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共享税种,在分税制体制下,其大部分要上划中心和自治区 。2022年,包头市实现财政收入205.2亿元,其中上划中心收入73.5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 的4 6.8%;上划自治区收入11.7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7.4%,两项合计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4.2 %,留归地方可支配税收收入仅为45.8%,剔除对企业的各项税收实惠及返还地方可用税收财 力不足35%。在上划中心及自治区税收中,各旗县区为65.2亿元,占比达76.5%,占各旗县区 财政收入的43%。而在计算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时,由于根据全市财力计算,包头市相对收入水平在
5、自治区较 高 ,所以全市应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就相对削减,从而相关旗县区所得返还和转移支付也相 应削减,而包头市属于老工业城市,企业离退休人员比较多,社会负担较重,特殊是边远县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自身财力远远不能满意其发展的须要,造成财力困难。而实行省管县后,这些旗县将相应降低受整体财力较高的影响,上级财政部门在计算税收返 还及转移支付时,会更多的考虑该县的实际收入和支出水平,加大对该县的财力支持,有利 于缓解县的财政困难。1.3 有利于发挥财政安排机制的导向作用市管县财政体制下,省、县之间项目的申报与批准、资金的争取与安排,都要通过市里 “中转”,资金在途时间长,效率相对较低。而“省管县
6、”后:缩短在途时间的同时,省级财政更加关注对县补助资金的运用效果,在实现公共支 出均等化的前提下,会倾向于将补助资金投向效率高的县,在更高层次规划全省发展全局, 避开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有效配置资源。 县与省对口部门之间的关系将因为业务联系而随之紧密起来,省管县后,财政政策 直达县,避开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政策曲解和工作延误;县级政府的困难能够刚好精确地向 省汇报反映,以取得省级各部门的支持和重视,有利于缓解县级财政困难,优化财政支出。 1.4 削减管理层次,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省直管县后,削减了市级中间管理环节,大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加了省级调控实力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
7、一个缘由是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责权 利划分不清。省管县后省对县扩权,增加县独立发展的自主权,为县域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 外部环境。2 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财政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既得利益的调整,不行避开地会带来一些新状况、新问题 。如市级财政调控实力减弱、主动性将受到影响等。同时,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 ,也制约着财政体制的改革。任何一项改革都不行能是一蹴而就的,财政体制的改革同样存 在着一些须要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2.1 市级财政协调管理县级的主动性受到肯定影响 市对县级财政的管理职能主要体现 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报表汇总等方面,对所属县市财政困难接着赐予帮
8、助。市对县的管 理职能基本上是软约束,没有什么硬任务,县能否正常运转与市级责任也不挂钩,即使市给 予县肯定的帮助,也只是尽点“心愿”,而不是责任。省对市县实行“偏平式”管理,县级 能否做到正常运转、工资是否兑现,主要责任在省级而不在市级,市也不再对省出台县级增 支政策和项目资金赐予配套,“无责一身轻”。加之市级财政的工作重心要向发展城区经济 和培植本级财源转移,市级财政将把财力更多地投向市区,这样以来,不利于市县之间打破 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市帮县的主动性将会受挫。 2.2 行政管理与财政管理不一样,易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不一样 直管后,行政管理仍旧是 省管市、市管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 关于 省管县 财政 体制改革 思考 中国 改革开放 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