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总复习历史教案-: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oc
《2022高三总复习历史教案-: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三总复习历史教案-: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关注热点:结合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实践的特征。二、知识清单概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_活动特点:客观物质性、_、社会历史性实践实践是认识的_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实践是认识的_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参考答案: 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来源 动力 唯一 目的三、考点聚焦考点一、实践【高
2、清课堂:高考总复习: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94364 实践观】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三个基本要素:实践主
3、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3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给客观世界深深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行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着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实践的客观物质
4、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4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如革命和改革、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5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在人与世界关系方面,我们要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典型例题】下列不属于实践的是A、研制“超级细菌”的疫苗 B、投资兴建高速铁路C、国家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D、预测冬季出现
5、千年极寒天气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A属于科学实验活动的实践,B属于生产实践,C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D是人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的特点,但并不属于实践。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答案:D考点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认识论专题(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394364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 不论是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的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6、1)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自身是否正确(个人的认识、权威的观点、多数人的意见、科学理论都不能成为检验标准),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的正确与否,即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 2)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实践的认识与实践结果加以对照,可以检验出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
7、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有了正确认识,却不为实践服务,这种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能指导人们制订正确的实践方案,对于人们的改造世界的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典型例题】【例题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将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三总 复习 历史教案 认识论 专题 实践 认识 辩证关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