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高频考点练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实验题高频考点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实验题高频考点练习.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实验一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做银镜反应实验后的试管内壁附有银,可用氨水清洗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煮沸,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只需使用1次玻璃棒 D欲从碘水中分离出I2,可将适量的CCl4加入碘水中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2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方 案现象或产物 将铁片置于CuSO4溶液中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燃烧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产物分别为Fe2(SO4)3和CuSO4 将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将铁片和铜片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溶解
2、,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能根据现象或产物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一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3.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 用乙醇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 B. 用渗析的方法精制Fe(OH)3胶体C. 用石灰水鉴别Na2CO3、NaHCO3两种溶液D. 用加浓溴水并过滤的方法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4. 如图2,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NaOH固体干燥红石蕊试纸湿润红石蕊试纸浓硫酸浓盐酸氯化物溶液图2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
3、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5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目的实验室制O2配制稀硫酸溶液在铁制品上镀铜净化、精制淀粉胶体装置或操作选项ABCD6将液体Y滴加到盛有固体X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对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下表中固体X、液体Y及检测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固体X液体Y检测方法ACaO浓氨水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BCu浓硫酸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Na2O2水带火星的木条DNa2CO3稀硫酸滴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7下列有关安全事故的处理不恰当的是( )A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
4、精洗涤B一氧化碳中毒后,应尽快将中毒者抬到空气新鲜处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解救Cu2+、Hg2+等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可让病人服用大量牛奶或豆浆8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B检验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CO2-3: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D除去粗盐中的Ca2+、SO2-4: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9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
5、预期目的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在Na2SO3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 ,产生白色沉淀检验Na2SO3是否变质B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证明该气体是SO2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NaOH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定NaOH溶液的pHD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 mol/L的KMnO4 酸性溶液,再分别加入0.1 mol/L H2C2O4 溶液2 mL、0.2 mol/L H2C2O4 溶液2 mL, 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探究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无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B 用10 mL量筒量取3.24
6、 mL稀硫酸C用蒸馏水鉴别溴蒸气和二氧化氮气体D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12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B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13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油脂和烧碱制肥皂过程中有水解反应B用电石和水反应制乙炔是氧化还原反应C用NH4Cl和熟石灰反应制氨气是复分解反应D用饱和FeCl3溶液制Fe(OH)3胶体是水解反应14下列依据相关数据作出的推理和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
7、的数据,选择用重结晶的方法可将粗苯甲酸提纯B依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数据,推测乙醇和丙烷沸点的相对高低C依据沸点的数据,判断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获取汽油和煤油等D依据燃烧热的数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反应的反应热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用溴水验证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 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用醋酸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6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A从石油中得到汽油,可用蒸馏的方法B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D除F
8、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悄过滤的方法17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装置可用于吸收NH3 C装置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 D装置可用于收集NO、CO2等气体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B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硝酸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溶液润洗,锥形瓶不用所盛溶液润洗 D用37(:1.19 g)的浓盐酸配制100 mL 1 mol的盐酸溶液,用到的量器为100 mL的量筒和100 mL的容量瓶19向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缓慢地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X和Y可能是ABCDXSO2NO2HClCl2Y饱和NaHCO3溶液水Na2SO3溶液Na2SO3溶液2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分别加入饱和Na2CO3溶液B比较Fe和Cu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加入浓硝酸C比较H2O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分别加入少量NaD比较I2在H2O和CCl4中的溶解度向I2水中加入CCl4,振荡B将海带灼烧成灰21.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NaOH固体C提纯工业乙醇D分离苯和苯酚22.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甲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甲
10、乙丙试管中现象结论A饱和食盐水电石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乙炔可发生氧化反应B稀硫酸亚硫酸钠溴水橙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C醋酸碳酸钠BaCl2溶液变浑浊醋酸酸性强于碳酸D浓氨水生石灰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NH3与 AgNO3溶液不反应二1(14分)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XYZW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1)常温下,X的颜色是 。(2)工业上Z有多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的一种用途 。(3)生活中所用的Z加入了碘酸钾,过量X与Y溶液反应时可以得到一种碘酸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X是工业上用
11、量最大的金属单质,Z是一种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则:(1)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用下列装置只进行Z + W X + Y反应(夹持装置未画出):盐酸 甲浓硫酸乙丙丁 完成此实验有多步操作,其中三步是:a点燃酒精灯 b滴加盐酸c检验气体纯度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 为保证实验成功,上述装置需要改进,方法是(用文字叙述) 。 (3)将3.48 g Z加入50 mL 4 mol/L的稀HNO3中充分反应,产生112 mL的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能产生沉淀。当沉淀量最多,至少需要加入2 mol/L的NaOH溶液 mL (精确到0.1)。2已知甲、乙、
12、丙均为常见气体,其中甲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乙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丙有刺激性气味,且一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1)实验室中可用下图A或B装置与相应的药品制得丙。丁 A中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B中分液漏斗内盛放的物质丁是 ,圆底烧瓶内的物质是 。(均填名称)(2)工业上将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丙。下图是甲和乙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图:反应过程能量600 kJ/mol1mol甲(g)+3mol乙(g)2mol丙(g)508 kJ/mol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将丙和CO2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碳酸氢钠晶体
13、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为了验证上述晶体既不是NH4HCO3、也不是NaCl而是NaHCO3,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试管内有固体剩余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5)若用(1)中得A制取丙,并用园底烧瓶通过排气法收集丙(标准状况),然后进行喷泉实验。当水进入到烧瓶体积得3/5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立即关闭止水夹,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精确到0.001)。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图15所示(A装置未画出),其中A为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
14、质中选取:a. NH4HCO3 b. NH4Cl c. Ca(OH)2 d. NaOH过量Na2O2尾气处理ABCDE铂丝网F水铜片浓硫酸图15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 _(填代表备选试剂的字母);此时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 _ (填名称)。(2)A中产生的物质被B中Na2O2充分吸收,写出任意一个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3)对于C中发生的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 a. 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
15、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能量反应过程图16 b. 工业上进行该反应时,可采取高压的条件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c.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之比一定是4:5 d. 使用铂丝网可以使正反应速率增大,同时也增大逆反应速率(4)请在图16坐标中画出C装置中反应发生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并在虚线上分别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5)待实验结束后,将B中固体混合物溶于500 mL 1 molL1 的盐酸中,产生无色混合气体甲,溶液呈中性,则实验前B中原有Na2O2的物质的量是 _mol,甲在标准状况下是 _ L(忽略气体溶解)。4. 某固体物质是由NaOH、AlCl3、K2SO4、CaCO
16、3、Ba(NO3)2 中的几种均匀混合而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部分产物略去):适量水样品滤液Y沉淀X气体Z过量盐酸(1)Z的分子式是 。(2)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为进一步确定X的组成,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有沉淀生成,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则沉淀X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3)取滤液Y,测得其pH 7,向其中滴入硫酸钠溶液,未观察到任何现象,则滤液Y中一定含有的含氧酸根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 ,由此推测“将过量的气体Z通入滤液Y中”的实验现象是 。(4)上述推断可见,实验中能反应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为(用形式表示) 5.钠米材料二氧
17、化钛(TiO2)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做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1)工业上二氧化钛的制备是: I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TiO2,主要杂质SiO2)与碳粉混合装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II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III在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IVTiO2Xh2O高温分解得到TiO2。 TiCl4与SiCl4在常温下的状态是 。II中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 。I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如IV在实验室完成,应将TiO2xH2O放在 (填仪器编号)中加热。 (2)据报道:“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实验 高频 考点 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