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教案-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撰稿:陈敏 审稿:翟秀红考点解读考点提示商鞅变法知识经纬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变法的背景和开端变法的影响变法的成效变法的内容秦国的落后状态统治者的图强决心法家的富国强兵之术奖励军功和军功爵制度削弱旧贵族的特权什伍制度和兵源保证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和重农抑商政治经济军事推广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什伍连坐,加强社会控制轻罪重刑的严苛法律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控制削弱了旧贵族势力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国力加强了军力,赢得了军事优势旧贵族的反扑和商鞅被害商鞅变法在秦国的延续商鞅变法的深远影响知识清单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战国初期,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
2、其他六国。 2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决心变法图强,下达_,广纳贤士。 3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其作用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1)商鞅设立了_制度,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新法把官爵与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新法还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2)商鞅在奖励军功的同时,也严肃军纪。 (3)建立什伍组织。什伍组织中的成员随时承担着被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什伍组织使秦国在争霸战
3、争中的_得到保证。 2经济:废除井田(变法核心),奖励耕织。 (1)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_,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2)_,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3)在秦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在经济领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3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1)县制取代了西周分封制下的_,由国君直接任免官员,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 (2)为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推行了_制度。 (3)商鞅还规定_,强化法律意识,保证变
4、法的彻底执行。 4思想文化:为加强思想文化统治,商鞅采取了_的措施。三、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1变法不但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2变法后的秦国取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 3这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进了当时秦国的发展,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商鞅变法的结果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最终被五马分尸、车裂而死。但是新法并未被废除,因为它_。参考答案:一、2求贤令二、1(1)军功爵 (3)兵源 2(1)合法性 (2)奖励耕织 3(1)封国采邑制 (2)什伍连坐 (3)轻罪重刑 4焚烧诗书四
5、、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要点精析要点一、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高清课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 ID:369634接入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农业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成就。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阶级关系变化:土地私有制确立旧贵族势力开始向新兴地主转变,出现自耕农等新的阶层。(2)政治方面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战国时期,社会的
6、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达到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春秋时期的变革齐国的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出现进入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于是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赵
7、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改革。(3)军事方面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4)文化领域的变化在文化领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繁荣景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出现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典型例题】1、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 )A生产力的提高
8、土地逐渐私有化“公田不治”现象增多私田开垦增多A铁器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解析:根据所学,春秋战国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为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和兴修水利提供便利条件,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走向瓦解。本题A处应选A项“铁器牛耕的使用”。答案:A2、(2014 湖北高考模拟)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A经济文化比东方六国繁荣B长期与周边
9、民族交流,作战方式先进C置身诸侯纷争之外专注于发展国力D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制度变革卓有成效解析:秦在七国当中本来是较为落后的国家,A项与史实不符。长期与戎狄为伍,有利于秦国形成强悍民俗,从而提高军队战斗力,但单方面军事优势并不能确保秦国脱颖而出,排除B项。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成功化解六国力量和扩展自身势力,C项与史实不符。秦较少受礼乐文明影响,宗法传统势力较弱,这样内政改革阻力较小,商鞅变法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六国,“富国强兵”的法家政策在秦国实现得最为彻底,最终秦国得以开创历史新局面。由此可见,各国对旧制度变革的程度与其发展有很大关系。答案:D要点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高清课堂
10、: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 ID:369634接入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内容影响经济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政治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定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废除“世卿世禄制
11、”打击了贵族特权,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大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了地主阶级力量,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社会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典型例题】1、一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
12、耕织解析: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指的是从井田制为基础的奴隶制转变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其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废井田,开阡陌。答案:A2、(2015 北京丰台高考模拟)“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提供的关于商鞅变法的信息有()除旧布新 关注民生 国富兵强 最为彻底ABCD解析:“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属于除旧布新,关注民生,有利于国富兵强,故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要点三、商鞅变法的结局及历史作用(1)商鞅变法的结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的亲
13、信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兵败被杀,尸体在咸阳被车裂示众,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商鞅本人虽死,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再也无法动摇了。(2)商鞅变法的进步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经济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
14、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变法的历史局限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变法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4)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5)特点: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农战”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
15、国强兵,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商鞅变法的许多措施,不仅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与国家政治基础,对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典型例题】1、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符合此说法的选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尽地力之教”C“相地而衰征”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解析:A描述的是西周的井田制,B描述的是战国魏文侯变法中的农业政策,C描述的是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D描述的战国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度,军功爵制度的实行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答案:D2、(2015 四川成都高考模拟)战国策在评论商鞅变法时说:“商君治秦,一法令至行,公平
16、无私,法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以上评论明显有夸大之嫌的是( )ABCD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体现的是商鞅立法,没有明显夸大,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是商鞅为打破变法阻碍采取的措施,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是用夸张的方式表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符合史实,没有夸大成分,故D项错误。答案:C思维拓展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项目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时代背景奴隶制时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代背景上的共性都处于社会变动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矛盾。国家生存环境多中心的城邦格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征战生存环境的共性都面临
17、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生存环境的最大不同城邦之间奠定雅典的城邦民主诸侯国之间为秦开帝业,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实现富国强兵内容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奖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军功。“选贤任能”。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推行县制特点折中(中庸)、公平讲求诚信,取信于民,令政必行,雷厉风行,不畏权贵,严刑峻法影响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奴隶制经济繁荣发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重农抑商,促进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奴隶主贵族态度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成因梭伦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梭伦处于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商鞅代表新兴
18、地主阶级利益。商鞅处于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对土地问题的处理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土地作为改革重点的原因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典型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
19、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可以比较容易得出重农抑商和农商并重;第(2)题“事商贾”即重商带来的危害,从材料“众力不足”“粟得无少,兵得无弱也国之无富。”可以归纳出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材料二中“农业高利贷、土地集中受到节制”可以看出是原来的旧贵族。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