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分类总结.docx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分类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分类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二、 焓变 反应热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热量变化,即要么吸热要么放热。反应热可以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2焓变(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符号: H.单位:kJ/mol ,即:恒压下:焓变=反应热,都可用H表示,单位都是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 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放热)H 为“+”或H 0也可以利用计算H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常见的
2、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 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晶体Ba(OH)28H2O与NH4Cl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条件一般是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区分是现象(物理变化)还是反应(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般铵盐溶解是吸热现象,别的物质溶于水是放热。4.能量与键能的关系: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能量和键能成反比。5.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所具有的能量:气态液态固态6.常温是指25,101.标况是指0,101.7.比较H时必须连同符号一起比较。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3、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即反应热H,H对应的正负号都不能省。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s,l, g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标条件,除非题中特别指出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个数和体积,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即:H和计量数成比例;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6.表示意义:物质的量物质状态吸收或放出*热量。三、燃烧热1概念: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H2O)时所放出的热
4、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注意以下几点:研究条件:101 kPa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H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是惰性电极时:S2-I-Br-Cl-OH-NO3-SO42-(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注意先要看电极材料,是惰性电极还是活性电极,若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Fe、Cu)等金属,则阳极反应为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若为惰性材料,则根据阴阳离子的
5、放电顺序,依据阳氧阴还的规律来书写电极反应式。电解质水溶液点解产物的规律类型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对象电解质浓度pH电解质溶液复原分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HCl电解质减小 增大HCl CuCl2-CuCl2放H2生成碱型阴极:水放H2生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NaCl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HCl放氧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水放O2生酸CuSO4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减小氧化铜电解水型阴极:4H+ + 4e- = 2H2 阳极:4OH- - 4e- = O2+ 2H2ONaOH 水 增大增大水H2SO4减小Na2SO4不变上述四种类型电解质分类:(1)电解水型
6、: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含氧酸盐(2)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氟化物除外)(3)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4)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以制造烧碱、氯气和氢气(1)、电镀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方法(2)、电极、电解质溶液的选择:阳极:镀层金属,失去电子,成为离子进入溶液M ne = M n+阴极:待镀金属(镀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成为金属原子,附着在金属表面M n+ + ne = M电解质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镀铜反应原理 阳极(纯铜):Cu-2e-=Cu2+,阴极(镀件
7、):Cu2+2e-=Cu, 电解液:可溶性铜盐溶液,如CuSO4溶液 (3)、电镀应用之一:铜的精炼 阳极:粗铜;阴极: 纯铜电解质溶液: 硫酸铜 3、电冶金(1)、电冶金:使矿石中的 金属阳离子 获得电子,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冶炼活泼金属,如钠、镁、钙、铝(2)、电解氯化钠:通电前,氯化钠高温下熔融:NaCl = Na + + Cl通直流电后:阳极:2Na+ + 2e = 2Na阴极:2Cl 2e = Cl2规律总结: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判断规律 (1)若无外接电源,又具备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极用导线互相连接成直接插入连通的电解质溶液里;较活泼金属与电
8、解质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时是与水电离产生的H+作用),只要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即为原电池。 (2)若有外接电源,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则可能是电解池或电镀池;当阴极为金属,阳极亦为金属且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属同种元素时,则为电镀池。 (3)若多个单池相互串联,又有外接电源时,则与电源相连接的装置为电解池成电镀池。若无外接电源时,先选较活泼金属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子输出极),有关装置为原电池,其余为电镀池或电解池。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性质 类别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定义(装置特点)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侧层其他金属反
9、应特征 自发反应 非自发反应 非自发反应 装置特征无电源,两级材料不同有电源,两级材料可同可不同 有电源 形成条件活动性不同的两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两电极连接直流电源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1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负极;2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电极名称负极:较活泼金属正极:较不活泼金属(能导电非金属)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名称同电解,但有限制条件阳极:必须是镀层金属阴极:镀件 电极反应负极: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的电子或者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阳极:氧化反应,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子阴极:还原反应,溶液
10、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阳极:金属电极失去电子阴极:电镀液中阳离子得到电子电子流向负极正极 电源负极阴极电源正极阳极 同电解池溶液中带电粒子的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同电解池联系 在两极上都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极的得失电子联系图:阳极(失) e- 正极(得) e- 负极(失) e- 阴极(得)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和防护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金属腐蚀内容:(2)金属腐蚀的本质:都是金属原子 失去 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 电化腐蚀 化学腐蚀条件不纯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接触现象有微弱的电流产生 无电流产生 本质较活
11、泼的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金属被氧化的过程 关系 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腐蚀更加普遍,危害更严重(4)、电化学腐蚀的分类: 析氢腐蚀腐蚀过程中不断有氢气放出条件:潮湿空气中形成的水膜,酸性较强(水膜中溶解有CO2、SO2、H2S等气体)电极反应:负极: Fe 2e- = Fe2+ 正极: 2H+ + 2e- = H2 总式:Fe + 2H+ = Fe2+ + H2 吸氧腐蚀反应过程吸收氧气条件:中性或弱酸性溶液电极反应:负极: 2Fe 4e- = 2Fe2+ 正极: O2+4e- +2H2O = 4OH- 总式:2Fe + O2 +2H2O =2 Fe(OH)2 离子方程式:Fe2
12、+ + 2OH- = Fe(OH)2 生成的 Fe(OH)2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 Fe(OH)3 , Fe(OH)2 + O2 + 2H2O = 4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就生成Fe2O3x H2O(铁锈主要成分)规律总结: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快慢规律如下: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有一般防腐条件的腐蚀无防腐条件的腐蚀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利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原理:原电池反应中,负极被腐蚀,
13、正极不变化 应用:在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上装上若干锌块,腐蚀锌块保护钢铁设备 负极:锌块被腐蚀;正极:钢铁设备被保护 (2)、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通电,使钢铁设备上积累大量电子,使金属原电池反应产生的电流不能输送,从而防止金属被腐蚀应用:把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作为阴极,惰性电极作为辅助阳极,均存在于电解质溶液中,接上外加直流电源。通电后电子大量在钢铁设备上积累,抑制了钢铁失去电子的反应。2、改变金属结构:把金属制成防腐的合金3、把金属与腐蚀性试剂隔开:电镀、油漆、涂油脂、表面钝化等(3)金属腐蚀的分类:化学腐蚀 金属和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 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
14、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与电化腐蚀的比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v)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计算公式:v=c/t(:平均速率,c:浓度变化,t:时间)单位:mol/(Ls) 影响因素: 决定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性质(决定因素) 条件因素(外因):浓度(固体和纯液体除外),压强(方程式中必须要有气体) ,温度(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浓度和压强主要是通过
15、使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大来增大反应速率,温度和压强主要是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来增大反应速率。2.浓度和压强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温度和催化剂是分子总数不变。注意:(1)、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固体和液体,由于压强的变化对浓度几乎无影响,可以认为反应速率不变。(2)、惰性气体对于速率的影响 恒温恒容时:充入体系气体,反应速率增大;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时:充入惰性气体反应速率减小二、化学平衡(一)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
16、特征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例举反应mA(g)+nB(g) pC(g)+qD(g)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即:各组分的量保持不变时一定能判断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A同时生成m molA,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 molB同时消耗了p molC,平衡V(A):V(B):V(C):V(D)
17、=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即:用物质来判断平衡时,必须要一正一逆且要带上系数。用速率来判断平衡时,必须要一正一逆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总的压强,总的物质的量,总的体积m+np+q时,能判断平衡m+n=p+q时,不能判断平衡。即:总的量看气体的计量数,气体的计量数不等时能判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或密度用公式判断推出公式是一个变化的量就能判断平衡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一定能判断平衡。平衡其他变化的量能判断平衡,固定不变的量不能判断平衡。(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影响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选修 知识点 分类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