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docx
《2022年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以下是我打算的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欢迎阅读。介绍北京概况的导游词1各位挚友大家好,我们将要巡游的是中外著名的故宫博物院。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故宫又名紫禁城,它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历史沿革。明朝的永乐皇帝通过“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了皇位,定都南京。因南京朝臣大多数是朱允炆的旧臣,永乐皇帝惟恐这些朝臣对自己不服,再加上当时北方蒙古人常常南侵,于是永乐皇帝确定迁都北京。明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正式启动北京
2、工程的建设,动用工匠23万,民夫一百零一万,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工程竣工。永乐十九年元旦吉日,明成祖朱棣于奉天殿受朝贺,紫禁城正式启用。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接着沿用明朝的宫殿,并且对部分地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如文渊阁、宁寿全宫、南三所、斋宫、毓庆宫等建筑。尤其是清廷特殊重视防火,并且财务了多种措施:如改造了建筑中的防火结构、建立了特地的消防机构即火班、配备了消防器材等。明清时期紫禁城的主要作用是:自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清朝自世祖福林到逊帝溥仪,共有10位皇帝,明清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国家。清宣统三年(1911),末代皇帝溥仪推诿,依据民国政府
3、所允“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条件”,清廷皇室成员仍可居住紫禁城内廷,民国十三年即公元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平政变”溥仪才搬出故宫。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袁世凯在紫禁城实行了大总统就职典礼。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典礼,紫禁城正式对社会开放,解放以后我国政府曾花费巨资对紫禁城进行维护和修缮。1961年紫禁城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87年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爱护名录。今日的紫禁城以它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故宫是世界上最闻名的博物馆之一,其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是一座完整的皇宫遗址博物馆,其次它是一座应有尽有的综合艺术博物馆,第三它还是集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
4、的古代建筑博物馆。故宫为什么又叫“紫禁城”呢?紫禁城的“紫”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分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三垣是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居天体中心,共有恒星15颗,北极星又是紫微垣的中心,称为“紫宫”。这组恒星被认为是“运乎中心,临治四方”的天帝所居,人间的皇宫应天象而建,所以紫禁城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的格局,与天宫相类。所以人间皇帝的居所冠以“紫”字;“禁”是指皇家禁地,万民莫入之意,所以北京皇宫名之为紫禁城。紫禁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其建筑布局突出了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都在其上,红砖墙,黄色琉璃瓦、青白石基座体现出了皇家的气概,突出了皇权的至高
5、无上。紫禁城内由前朝、后廷两部分组成。紫禁城有四座门,分别是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以乾清门前的小广场为界,南面是前朝部分,北面是后廷部分。紫禁城背靠“镇山”,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宫殿房舍8704间,是1973年统计的数字,四周是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拱卫着皇家的宫殿。紫禁城的四角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构成的精致的角楼。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午门及午门前的广场。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因其位于紫禁城的午位即正南方,故称午门。由北向南俯视午门平面呈“凹”形。午门城台正中建筑为重檐
6、庑殿顶城楼,开间,通高35米,两观城台上建连檐通脊明廊各13间,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宝顶的四角攒尖崇楼与正中城楼连成一气,俗称“五凤楼”。皇帝亲祀坛庙出午门时鸣钟,祭享太庙时击鼓。午门面南,正面三间,两观下东西侧另开左掖门、右掖门,东西向。午门南面正门三间,北面则为大门五间,人称这种规制叫“明三暗五”。午门的出入规制是怎样的呢?在封建时期这里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午门正门专供皇帝出入,皇后大婚时可以从这里进入,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出入左(东)门,宗室王公出入右(西)门。左右掖门平常不开,只有上大朝时,三品以下文武一百零一官分东西班次由掖门出入。殿试时贡士按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实行传胪大典
7、时贡士亦按名次分单双数,由鸿胪寺官员分左右掖门引人。大传胪后,进士中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可由午门正门出宫以示褒扬。明清两朝在午门前实行两类活动,一类是逢年过节与官民同乐的活动。另一类是正式的典礼,清朝主要是凯旋献俘礼和颁朔礼。凯旋献俘礼是朝廷在重大军事行动中取得成功后,为了安民心、振国威实行的庆典活动。届时皇帝会亲临午门。清乾隆年间为平定准噶尔等地的叛乱曾在这里实行过四次献俘礼。献俘礼在“五礼”中属于军礼范畴。再有一项正式的典礼也就是颁朔礼,颁朔礼就是皇帝颁布其次年历书的典礼。颁朔礼于孟冬一日在午门前实行。实行典礼之前钦天监的官员算出其次年的朔望日,规定每日宜忌事项,制成历书称“时历书”,
8、清乾隆皇帝为避名讳将“时历书”改为“时宪书”,民间俗称黄历。时宪书通过午门前实行颁朔礼颁布天下遵照实行。明清两朝的时宪书也颁给蒙古、琉球、占城等周边的国家,显示出泱泱大国的天子国威。午门广场是名朝实施“梃杖”的地方。梃杖就是对在朝廷上违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用棍子打的刑罚。明朝成化年以前,梃杖只是有象征性,并非真打,示辱而已。后来渐渐变成真打。惩罚地点在午门外御路西墀下,即御路西边的空地。因五行中东主生,西主凶,故惩罚地点在御路西墀下。其中有两次梃杖轰动朝野,一次是明武宗朱厚照南巡被大臣阻挡,一次被打158人,打死15人;另一次是明世宗朱厚骢为了自己父母尊号的问题发生的“大礼仪”事务,梃杖134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介绍 北京 概况 导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