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主题班会教案20篇_2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主题班会教案20篇_2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主题班会教案20篇_2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 2篇传染病及其预防主题班会教案(参考)篇一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 一、设计思路 “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常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对传染病并不生疏,但对传染病的理论相识还很欠缺,本课时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流行及其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传染病的理性相识。 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联系学生熟识的流感病例进行探讨与分析,采纳沟通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传染病。 2.
2、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地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3.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打算 找寻有关禽流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传染病的历史 瘟疫、斗争和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他们不仅带给人类苦痛和恐慌,有的时候也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于国家的消亡。传染病带来的死亡和创伤,远远地超过斗争的总和。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两千万人死亡,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 1.5亿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万人
3、死亡。(图片展示)由于对病原体的相识、抗生素的运用和疫苗的应用,我们在与传染病的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老的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而且新的传染病也不断出现,如疯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须要全社会的参加,传染病的防治原则:早发觉、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二)介绍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传染病,是很多种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 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三)介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
4、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这是“三大环节”的基础。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入侵其它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3.易感人群是指对传染病缺乏反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较多的状况下,一旦有传染源引入即易引发流行。 现学现用:图片1.图中谁是传染源?2.谁属于易感人群?3.该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四)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流行必需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假如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 引导学生从三个环节入手:1.限制传染源:早发觉、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同学思索假如传染源是动物呢?
5、)2.切断传播途径:留意个人卫生,多通风,勤洗手 3.爱护易感人群: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加强熬炼,接种疫苗 。 4.消退病菌生存条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示范:六步洗手法 介绍洗手的好处和留意的地方。 (五)如何预防禽流感 1.介绍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 2.通过上面关于传染病的预防的介绍我们究竟该如何预防呢?(学生探讨)3.观看预防禽流感的视频 。 (六)布置任务 查阅资料如何预防水痘等我们常见的传染病。 篇二 二(1)班 时间:4月11日 地点:二年级(1)班 人员:二年级(1)班全体学生 主题:春季传染病的防治 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图片,激发爱好 二、组织探讨:1、学生探讨关于
6、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预防。 2、报告探讨结果 老师总结:预防传染病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1、头发:头发整齐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干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齐,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6、鞋袜:鞋子整齐,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齐,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齐无杂物。 三、预防传染病学问: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
7、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难受,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快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难受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充满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留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削减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簇新,避开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淌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留意不要过度疲惫,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刚好就医;F、避开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