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国论【下册,六国论·,示例之三】.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六国论【下册,六国论·,示例之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国论【下册,六国论·,示例之三】.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六国论【下册,六国论,示例之三】沈蘅仲 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拟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角度,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教学设计: 学习六国论,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因此要提供一些历史材料,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同时再介绍学生读一些其他人评论“六国”的文章,可以进行比较。 为此,我们除课文外,提供以下参考材料和补充教材: (一)关于历史方面的材料:七国兴亡概述,北宋政治外交概况(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通史中摘编)。这些材料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补充教材:苏辙六国论(见栾城文集,古文观止曾选入),李桢六国论
2、。这两篇文章也是针对六国破亡的历史来发议论的。三篇六国论论述对象相同,而观点各异,学生读后,可以通过比较,展开讨论。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对两篇补充阅读的六国论,教师先作了批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作扼要讲解,着重理清文章脉络。 在学习课文、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后,进行写作指导,讲授“论事”的知识。目的是把感性材料提高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知识指导写作实践。 写作前出些思考题作为启发。思考题多一些,以利打开思路。每人被指定一题写文章,也可以自由选题多写。有的多选几题多写几篇则受到鼓励。写作后组织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小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于战国历史。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秦并吞六国
3、是侵略,反抗侵略是应该的。(二)关于古人论史。说明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论史多借古喻今,对古人的观点应批判吸收。今天论史,可以古今有所联系,但要适当。(三)关于论说文的写作。强调要提高分析能力,注意解决说不出、说不清、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小结时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谈。 教师讲授和同学发言交流时都要求学生作笔记,这也是一种听和写的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可各有侧重,但都着眼于智力、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综合体。教时安排: 指导学生自学(二教时):抄读苏洵六国论,借助工具书铨释课文;朗读课文(范读听读,领读跟读,自读等);阅读参考材料及补充教材;提出问题。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为以下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讲读(二教时):苏洵六国论一教时,苏辙、李桢六国论合一教时。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使对三篇六国论有完整的印象。 写作指导(一教时):讲授读写知识论事;布置思考题,启发写作。写作结合课外练笔进行(该班学生每人有“文集”,经常在课外练笔)。这节课的目的是从读过渡到写,进一步消化课文,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汇报、交流和小结(二教时)。这两节课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汇报学习体会:战国概况介绍,三篇六国论内容介绍,根据思考题所启发的一系列问题,阐述各种观点。既是思想和写作的交流,也是学习效果的检查。 (详见纵深研究)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册 六国论· 示例之三 2022 年六国论 下册 六国论 示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