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化学反应平衡汇编.doc
《17-19化学反应平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9化学反应平衡汇编.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19年化学反应平衡题汇编1.(17年全国卷1)(14分)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填标号)。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通过计算,可知系统()和系统()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制得等量H2所需能量较少
2、的是_。(3)H2S与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 +H2O(g)。在610 K时,将0.10 mol CO2与0.40 mol H2S充入2.5 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H2S的平衡转化率=_%,反应平衡常数K=_。在620 K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2S的转化率_,该反应的H_0。(填“”“ B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可知温度由610K升高到620K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水的物质的量分数由0.02变为0.03,所以H2S的转化率增大。21;根据题意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
3、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H0;A增大H2S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但加入量远远大于平衡移动转化消耗量,所以H2S转化率降低,A错误;B增大C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H2S反应,所以H2S转化率增大,B正确;CCOS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学&科网平衡逆向移动,H2S转化率降低,C错误;DN2是与反应体系无关的气体,充入N2,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所以对H2S转化率无影响,D错误。答案选B。2.(17年全国卷2)(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
4、方程式如下:C4H10(g)= C4H8(g)+H2(g) H1已知:C4H10(g)+O2(g)= C4H8(g)+H2O(g) H2=119 kJmol1H2(g)+ O2(g)= H2O(g) H3=242 kJmol1反应的H1为_kJmol1。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填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300 400 500 600 700温度/图(a)100806040200平衡转化率/%0 1 2 3 4 5 6n(氢气)/n(丁烷)图(b)45403530252
5、0151050丁烯的产率/%丁烯副产物454035302520151050产率/%420 460 500 540 580 620反应温度/图(c)(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27(1)+123kJm
6、ol1 (第二步反应)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C第二步中与的碰撞仅部分有效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28(1)(2) 大于 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 (3)AC 5.(18年全国卷2)6.(18年全国卷3).(15分)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H1=48KJ/mol3SiH
7、2Cl2(g)=SiH4+2SiCl4(g) H2=-30KJ/mol则反应4SiHCl3(g)=SiH4(g)+3SiCl4(g)的H 为_KJ/mol(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K和343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343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a=_%,平衡常数K343K=_(保留2位小数)。在343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_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v=v
8、正-v逆=k正x2 SiHCl3-k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的v正/v逆=_(保留1位小数)。28(15分)(1)2SiHCl3+3H2O(HSiO)2O+6HCl(2)114(3)220.02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大于1.37.(19年全国卷1)(14分)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1)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
9、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H2(填“大于”或“小于”)。(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填标号)。A0.25 B0.25 C0.250.50 D0.50E0.50(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可知水煤气变
10、换的H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4)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和相等、和相等。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速率(a)=_kPamin1。467 时和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489 时和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28.(1)大于(2)C(3)小于 2.02 COOH*+H*+H2O*COOH*+2H*+OH*(或H2O*H*+OH*)(4)0.0047 b c a d8.(19年全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19 化学反应 平衡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