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doc
《2022年[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doc(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如何有效地使用学案培养自信 品尝成功 周健秋(1) 刘 琴(8) 培育出具有时代光彩的花朵 黄菊英(11)黄秀娟(16)陆海红(19)张 燕(21)陆海红 刘 琴(24)张 辉(29) 苏小波(32)许竹筠(35)宋玮静(40) 李忠兴(45) 章晓颖(46)王 冬(47)沈钢静(48)杨 健(49)陈川华(50)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周健秋 摘要:现代儿童养成教育体系的深厚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发展中,必定有一个
2、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我们民族延续发展的“根”和“魂”。嘉定区迎园小学在贯彻实施两纲教育中,围绕区级课题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应用于现代儿童德育的实践研究,以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学生为目标,利用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关键词:中国传统 养成教育 教育资源 现代儿童 和“魂”。 现代儿童养成教育本着“古代存在,现代需要”,以批判继承、针对实效、知行统一等系列原则,从丰厚的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中挖掘、选择,确定为现代儿童养成教育的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
3、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丰富现代养成教育内涵。嘉定区迎园小学在贯彻实施两纲教育中,围绕区级课题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应用于现代儿童德育的实践研究,以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学生为目标,利用中国传统儿童养成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亮点。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丰富现代养成教育内涵迎园小学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学校养成教育中融入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赋予了新的时代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
4、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孔子那里去找智慧”。现代儿童养成教育体系的深厚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发展中,必定有一个在历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基本精神,这个精神就是我们民族延续发展的“根”内涵。1.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中国人民崇尚气节,注重情操,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爱国主义思想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观,形成了民族的浩然正气,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以及爱国诗人陆游等。这些古代爱国教育资源在学校开展的的各类活动中加以渗透,通过讴歌爱国志士和他们感人的业绩激发学生的爱
5、国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2.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中国人历来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坐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历代所颂扬。学校把古人名人名言作为学生行为道德准则,以此作为激励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心扶贫帮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精神动力。3.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相结合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
6、、“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学校通过“踏上父母上班之路”、“算算亲情帐”等活动主题,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同伴;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4.传统美德教育与文明礼貌教育相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注重文明礼貌。“与人为善”、“平易近人”、“推心置腹”等成语即说明了人要以善良、谦让、诚恳、宽容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圯上老人”、“举案齐眉”、“曾子杀彘”、“让枣推梨”、“宾至如归”、“千里送鹅毛”等典故,分别说明了长幼、夫妻、父子、兄弟、亲友、主宾等各方面的具体礼貌原则。学校坚持
7、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开展了行走礼仪、家庭礼仪、上课礼仪、进校礼仪、用餐礼仪等文明行为的训练,通过成语、典故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5.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与立志成才教育相结合古人倡导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好品质。如大禹为根除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成语“磨杵成针”、“悬梁刺股”、“羲之墨池”等成语故事,表现了古人有一股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和恒心,结合这些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学校通过自编校本教材、主题活动,对学生立志成才进行启发和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二、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养成学生良好品质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民族精神教育以培养爱国
8、主义情感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教育实施过程要从树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养成教育,又是一项循环往复的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它必须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办事,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学习阶段。应该说,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而在于在活动中培养训练,寓传统儿童的养成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教育美德,在活动中体验中华古老文明的历史知识。1
9、.传统节庆体现民族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人过中国人节日,这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各种习俗。学校利用节庆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节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很多为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经典范例。元宵节赏灯猜灯谜活动,中秋赏月探望家人,重阳节向长辈说一句祝福话、清明节祭扫先烈等,学校充分挖掘相关经典作品的内涵,通过学生的唱、说、舞、奏的过程中自觉领会,达成教育。2.学科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学科教学是强化学生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是工具性
10、与人文性的统一,传统儿童养成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更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无时不刻地在训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出适合小学生教育的中华传统儿童教育资源,渗透在各自的教学过程中。如在语文学科中,三字经、弟子规、成语典故等,学校充分挖掘这些有益于学生德行养成的经典元素。如负荆请罪传递的自律与宽容,游子吟包蕴的孝心,满江红包蕴的忠心;悬梁刺股宣扬的恒心,孔融让梨宣扬的爱心等都给了学生很多的启示。在音乐、美术、体育学科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致。如音乐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乐理知识,欣赏民族经典乐章;美术课堂上注重传统民间工艺的欣赏与制作,欣赏
11、赏心悦目的扎染艺术等;体育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游戏,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悠远流长。3.班队管理强化学生行为 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会规范学生行为、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温馨教室和班队特色的创建、板报宣传、承诺乐园、自信展示等班级管理,一个个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正逐步形成。如“感恩主题班会”,“踏上爸爸妈妈上班路”假日体验活动,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通过每天的晨会、班队课等开展以传统儿童养成教育为题材的故事会、演讲会、文艺表演或赛诗会等,还利用每天清晨到校在早读课上来诵读经典。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
12、也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4.家庭社区有机整合家长学校是学校向家长系统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为了帮助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目标上,实现从重智轻德向德才兼备转变,学校注重家长培训的内容,如提升修养的传统经典修身育人培训,解读二十四孝、三字经、弟子规等九部中国古代传统经典,为家长们揭示了教子育人和修身齐家的智慧,让家长们感了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上中良好的涵养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家长学校这一阵地组织家长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如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的主题论坛,让家长们在讨论交流中明白,孩子的一个好习惯养成远比多做几道课外习题更重要。从而以家
13、长的言行来影响教育孩子。社区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行为方式等都会受到锻炼和提高。学校和社区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一系列社区与学校共建活动,一起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一道开展多种活动。如:“小手拉大手,公民道德共遵守”、“我为小区出谋划策”、“社区绿色行动”等。另外,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收拾房间、打扫社区卫生、清理非法小广告、劝阻不文明行为等,就会不断激发和深化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深切体会到,应该把爱奉献给社会,特别是要奉献给需要帮助
14、的人们,获得了学生中应该具有而独生子女却又缺乏的孝敬父母和自主自立的精神。三、甄别传统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当代留下了许多儿童的启蒙教材,小学教育中,学校结合实际,以古代儿童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为主要内容编写了一套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便于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中应用,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1.校本教材针对性强我校根据德育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实际,编写了论语篇(高年级)、三字经篇(中年级)、弟子规篇(低年级)三本校本课程,三本校本课程的形式涵盖了讲故事、演讲、唱歌、情景剧表演、调查、做游戏、查资料、合作互动等学生喜欢的环节,
15、评价的方式有自评、他评和小组评。校本教材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篇课文分为诵经原文、译文、古今一或两个小故事、思考题和实践作业五大部分,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直观易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的实效。2.校本课程落实有效在校本教材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年级和教师的不同采用多种方法使用校本教材,倡导只要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学校通过以下八个方面有效落实实施。(1)讲:以系列讲座形式,根据校本教材上内容开好主题班会。(2)读:通过阅读校本教材、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儿童启蒙教材,开展读好书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3)写:通过校本教材学习辅导后,发动学生写心
16、得、日记、周记、征文,畅谈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会。(4)唱:利用校本教材中能够吟唱传统经典内容,通过吟唱让学生熟记经典故事。(5)演:利用校本教材中能够表演歌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经典节目。通过每学年的各个主题活动、民族节日等活动,让学生展现学习成果。(6)画:根据校本教材的有关内容,通过美术学科、各个主题月活动中,组织学生画宣传传统美德的人和事,画揭露不文明的现象的漫画,让同学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中受到教育和启发。(7)展:可以在校本教材以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们收集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反映中华民族少年自强不息、振兴中华等的资料,通过手抄报、墙报、摄影作品、邮票等举办展览。(8)做
17、:指导实践,落实行动,自觉训练,形成观念,养成良好习惯。四、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形成校园环境文化传统儿童养成教育除了显性教育活动以外,应要注重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设计和调整,努力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主题。1.一条历史足迹路在迎园小学民族苑中,一个个用铜制的大脚印展现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史足迹:每一个脚印介绍了每个朝代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沿着脚印,同学们可以追寻历史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声音,领略历史的魅力。2.一座民俗民族亭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传统节日等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承,蕴含
18、五行四季阴阳养生,和合外在天时,乃生命之根本。在民族亭里,学生们可以闲坐亭子饱览民族文化知识,在嬉戏中,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知识财富。3.一条传统文化长廊走进迎园小学民族文化长廊,每一间的长廊坊上散发出来是每个朝代所耀眼光芒,在于她悠久起伏的历史故事、名人事迹,为后人的震撼。学生们每每走过长廊,都可以展现着中华历史文化古迹和财富,不失为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民族精神的教育。4.一架漂流书屋每班的漂流书屋,是学生们吸取知识、增添智慧、交流心得的宝屋,书屋不仅让学生们分享阅读的感受、结交了书友,让校园弥漫书香,还让诚信漂流于心,“捧读漂流书,历练诚信人”漂流书屋,不单单停留在“读书”上,予人以书香,
19、还向每个同学索取着诚信。5.一块名人名言激励版面 以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为每一个师生的座右铭版面张贴于每个办公室和每一个班级的墙上,这些撞击着师生心灵的人生珍言,激励着每一个莘莘学子和为人师表的教师们的学习和工作。古代名人名言,虽说的那些话并不优美,但有着深深的含义、哲理,让人一生受益,终生难忘。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名言伴随着师生共成长。研究实践表明:通过学校传统文化养成教育实施和家庭、社会的配合,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懂得了感恩,遵守礼仪规范,在学习生活中懂得了讲诚信,形成了良好的品质,学生、教师和家长在活动中共感受,共成长,收
20、到了良好的效果。参考文献1. 南怀瑾.南怀瑾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2. 林格主编.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林格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汪凤炎著.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蔡礼旭.如何落实德行教育.传统文化系列讲座,2004.11 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传统养成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刘 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学科德育”主线,把小学语文学科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已有
21、压倒传统文化的趋势,年轻人喜欢穿韩服、看日本动漫、吃肯德基、过洋节这一现状令人不无担忧。“教育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有感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师,我们必须关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三字经”、“弟子归”、经典成语故事、古诗词等等,以丰富语文学科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提高学科整体效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也使传统文化教育得以渗透落实。具体设想如下:一、开发校本课程,挖掘民族文化遗产贯彻上海市教委出台的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抓住中蕴含的德育以及民族文化的教育元素挖掘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22、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运用传统养成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素质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为此,年前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召开了课题研究工作会议,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各年级组按“礼、义、仁、智、信”内容分别在一五年级十册语文教材中搜索出相应内容,填写故事内容、中心思想、关键句子等,将作为语文拓展课的辅助教材。期初,我们又成立语文拓展课教材编写小组,开发校本教材,编写内容:以三字经和弟子规为主要内容,以成语故事和古诗词为辅助内容,作为以后二年的语文拓展课校本教材。编写要求是选取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故事、古诗词中关于“礼、义、仁、智、信”的内容
23、分编为四本校本教材,每本教材分“礼仪篇、励志篇、忠孝篇、学习篇、诚信篇”五部分内容,供课堂学习用,每学期十课时。二、开设语文拓展课,落实经典文化的学习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阅览与自习拓展课,学习内容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主要学习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故事、古诗词等,核心是“礼、义、仁、智、信”: 礼仪篇(礼),规规矩矩地做人,做一个崇礼仪讲文明的人;励志篇(义)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一个负责任有志气的人;忠孝篇(仁),恭恭敬敬地做人,做一个会感恩有爱心的人;学习篇(智),踏踏实实地做人,做一个善学习有智慧的人;诚信篇(信),清清白白地做人,做一个讲诚信守信用的人。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经典
24、,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养成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长大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在拓展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课内有关“礼、义、仁、智、信”的故事强化教育,做到课外和课内双赢。三、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在语文课中渗透经典文化语文课堂教学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师是开展“学科德育”落实“两纲”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民族语言、民族历史、人文传统元素进行挖掘,通过教师实践课、备课组研究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探索出了有效方法。语文教材中涉及“礼、义、仁、智、信”的内容很多,大多数课文内容都蕴含着教育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2022年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2022 小学生 中华 传统文化 知识 哪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