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共404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共4049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共4049字)摘要:本文是在高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主要从提高创新意识、确立科学思维、开拓创新实践这三方面深入开展教学。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在模仿学习的同时,进而创新性学习。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逐步的培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关键词: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创新实践;计算机基础;教学五年制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成效上与其他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经过中考的筛选,不能参加高考。他们结合社会的需求、自身的个性、兴趣、能力等各方面,对自身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规划,选择进入五年制高职
2、院校的相关专业学习。通过教师的精心培养和学生自身不懈的学习,同样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五年制高职的教师在技能课的教学上,需加以改革,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喜欢去发明创造,多花时间去做,我想这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之路是大有裨益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掌握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作为一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任教老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并实践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提高创新意识创新
3、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的源泉,来源于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最好的老师。1.1善用科技,启求知欲高职一年级学生,虽然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但是并不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关注时下与科技信息相关的新闻热点,了解科技创新的诞生与应用,积累素材并运用到课堂中。比如教师给学生讲VR虚拟现实技术、人机对弈、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刷脸支付、物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技术、机器人、5G技术的发展等。这些科技无不与计算机学科息
4、息相关。教师虽然只从应用层面上,对此进行简单的展示和讲解,是书本外知识的补充,但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个个都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使学生乐于去接受新生事物,更加积极主动去了解进而学习。1.2寓教于乐,提高兴趣寓教于乐,就是指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自己教得也开心。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得到更多的收获。比如在教学二进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从玩游戏“猜生肖”开始,让“计算机来猜猜我的生肖”和“我来猜猜计算机的生肖”,学生都觉得很好玩。教师用好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调动积极性,教师设置悬念“这个游戏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观察思考“生肖编码演示”中
5、所列每个生肖的二进制和十进制编码,学生最终发现二进制和十进制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1.3敢于质疑,提出问题质疑能力十分可贵,它是创新能力的首要前提。学生只有对现状敢于质疑,敢于发声提出不同的意见,才会有创新的源泉和进一步的创新思维。有次课上做练习,我对学生说:“如果你们都对的话,那就是我错了?”而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你们都做错了。但是有一个学习很不求上进的学生马上回应了一句:“那肯定是你错了,为什么不能是你错?”虽然他只是为了和我唱反调,故意这么说的。当时我觉得他是在质疑我的教学能力,扰乱课堂。但是后来想想,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也非常人能有,教师只要正确引导这类孩子,在学习上积极思考
6、,敢于探索,那么学生的潜力无限,然则创新无限。2确立科学思维2.1弱化“思维定势”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思维定式是它的对立面,人们往往把头脑中原有的东西固有化,形成思维定式,而不愿意去挑战新的未知的可能。然而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思维定式又是无法避免的。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与眼镜片的颜色相同;如果脱掉它,眼睛又无法看清外界事物。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首先要“破”,冲破妨碍创新思维的五种常见的思维定式:崇拜权威,盲从大众,迷信经验,死抠书本,摒弃理性。比如在教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时,教师按照书中的方法用“邮件合并分步向导”命令来一步步实现。学生在学会之后,
7、教师有意识弱化“思维定势”,提示学生不要完全按照书本来做,书本上不一定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于是有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直接利用“邮件”选项卡的“开始邮件合并”、“编写和插入域”等各命令组,能使操作更一目了然,修改更方便。通过实践,学生再学习其他内容时,就会逐步进行“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思维过程、心理态度乃至实践行为。2.2泛化“创新视角”有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说:所谓发明创造就是,观察到的事物与别人相同,构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建立思维的多种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问题,在视角的不断泛化中获得有用的创新。比如学期第一节课,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
8、:“计算机是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现。有学生说:“计算机就是电脑。”有学生说:“从外观上看,计算机就是有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箱等组成的。”还有学生说:“从内部看,计算机要安装操作系统才能使用,我家装的是Windows7。”又有学生说:“计算机未来就是机器人!”还有学生说:“计算机对我来说就是上网打游戏!”学生听了一阵爆笑。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发现学生是从计算机的俗称、硬件、软件、发展、用途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观察思考,可以说视角是多样化的。教师仅仅启发引导,学生能对问题进行独特和创造性的分析和解答。3开拓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活动,需要从认真准备预习、听课开始着手,逐步具备较好的自学探求
9、知识能力,进而实现学习中的创新。3.1预习开启自主学习的大门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是学生通过预习,学会一部分知识,把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入教室,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解决问题,消除疑惑,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当然学习能力有高低,更多的情况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又将会在知识的更高层面上产生新问题,需要再进一步深入学习。由此可见预习使得之后的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教师在每次下课前,布置学生新课的预习作业,并在下次课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即对新知的自学和主动探索,思考并实践,发现不懂之处,尝试解决,实现了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3.
10、2听课创新的前提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师通过传授和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获得新知,对存在的问题豁然开朗,获得深刻的记忆和高效的学习效率。这为之后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3.3创新能力的实践学生通过不断的预习、思考、实践、听课、思考、讨论、实践的过程,已经逐步具备了较好的自学探求知识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可以实现学习中的创新。比如教师在教完Word文字处理这一章内容后,要求学生自拟主题,设计并制作一张A3大小的主题小报。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输入、艺术字和绘图工具的运用、文本框和剪贴画使用、外部图片的插入和编辑、表格的应用等技能。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后一
11、周的时间积极准备素材并操作实现。再给两节课堂时间,学生可以分组,互看作品,思考并讨论,提出建议,加以修改完善。之后在全班展示小报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虽然老师课上只讲解了Word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但是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课堂所学都融会贯通到自己设计的作品中,进而有所创新。比如有学生做的是“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小报,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各种线条运用恰到好处,以及文本框的精心美化,让整个版面布局很有设计感和创意。有学生做的是“环保”小报,用多样的艺术字表达各个模块的主题,做出影片播放的静态效果图来展示外部插入的图片,环保的主旨鲜明突出。综上所述是我在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所得。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逐步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唯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才能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开展出教师教有所思、教有所创,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创的课堂教学。参考文献:1梁良良黄牧怡.走进思维的新区(第二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臧勇试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34.3创新意识.百度百科.第 7 页 共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