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共314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共3144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共3144字)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Hall和Trager提出“文化地图”概念,列举出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与本民族文化的比较来分析和描写目的语文化。(陈申,2001:32)六十年代,对语言功能的研究逐渐增多,由于文化在语言交际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其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80年代,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我国学者中,胡文仲最早开始关注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交际问题,从语言功能上强调了语言与文化的一致性。80-90年代,文化语言学说的建立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奠定了理论基
2、础。此后,多名学者都对文化导入问题进行了研究。陈光磊界定了文化导入的内涵,林汝昌详细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层次问题,赵贤洲、束定芳、鲍志坤等学者深入研究了文化导入的原则问题。二、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一)文化导入的原则1.交际原则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双方无障碍的顺利沟通。因此,语言教学中应该导入有利于交际双方进行交流的文化知识。教师应该着重介绍那些学生在学习或相互交流时容易产生误解或是失败的相关文化知识。“猪”在中国文化中有“懒惰”的含义,中国人常用“懒得像猪一样”来形容某人的懒惰。而在德语中,人们常说“ErhateinSchwein.”意思是“他很幸运”,因为德国中世纪体育竞赛的失败
3、者会得到一头小猪作为鼓励,久而久之,猪在德国成为幸运的代名词。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讲解“猪”在德语中的这一含义,就可能导致学生在遇到相关情况时不能领悟对方想表达的真实意图,影响交际的成功进行。2.适度原则文化包罗万象。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授课目标,以实现本课时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合理规划时间和导入的文化内容,避免盲目或无计划的延伸文化内容而影响授课进度,同时,要掌握好单个课时提供给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接受效率。3.渐进原则文化导入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应以阐释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方面的差异以及该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为主,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日常交
4、际所需的文化知识,避免出现日常交际失败。中级阶段主要介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成语、俗语及运用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熟悉并深入理解外语表达蕴含的文化内涵。高级阶段主要揭示中外交际双方在思维方式、交际关系以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了解以目的语为母语者的人际关系及交往的深层次模式。(二)文化导入的内容1.语言文化(1)语构文化蕴含在词语、句子等语言结构中的民族文化知识叫做语构文化。吕必松讨论“语法系统中的民族文化因素”时,从“词形变化的有无”、“句子的组织方式不完全相同”“、方位、数目、顺序等的表达方式不同”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汉语和英语的语法系统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5、(吕必松,2007:51)语构文化包含在构词、句型、句式等各个方面中,教师在讲解语法结构的同时,要同时介绍相关的文化因素。如:德语是典型的屈折语,其复杂多变的语法变位规则常常令德语学习者无所适从。这种繁复的词形变化与德意志民族严谨、刻板的民族性格形成不无关系。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没有语言单位的形态变化,用不同的语序和虚词表述时态、语态。汉语轻形式、重意义的“意合”特点就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理念有关。(2)语义文化语义文化主要是指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这是最常见的语言文化因素。由于各民族生活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很多事物的名称或概念在别的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或是字面意义对应但深层
6、意义不同。如,德语中的“Drache(龙)”指的是带有翅膀的,会喷火的怪兽,通常是邪恶的象征,口语中用来形容泼妇,贬义词。而汉语中的“龙”指的是带有五爪的,能够行云布雨的瑞兽,常作为统治阶级的象征,禁止普通民众使用其形象。德语中的“Hufeisen(马蹄铁)、Marienk覿fe(r瓢虫)”是幸运的象征,而汉语中则无此意义。这类词语易给交际带来障碍,教师在讲解此类词语时,必须详细解释该词语在目的语和母语中语义文化的异同。(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指由特定的民族文化决定的,语言交际中产生的语用规则和文化归约。常用的基本语用文化包括:称呼、问候、致谢与道歉、敬语与谦辞、褒奖与辞让等不同语言中相同或相近
7、意义的词语其使用范围和场合往往不尽相同,如,德语中的“du(你)”不仅用于朋友、平辈间,还是家庭成员间包括祖孙间的称呼用语,而汉语中,孙辈就不能用“你”,而要用尊称“您”来称呼祖辈。又如,汉语中“老先生”中的“老”表示尊重,德语中的“alt(老)”则无此意义。2.基本国情除了语言,交际双方中还应掌握相关国家的基本情况,如首都、人口、民族、政治、饮食、服饰等。掌握对方基本的国情文化知识既可以在交际中避免触碰对方国家的禁忌,又能够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教师在进行基本国情的讲授时,应注意选取的内容必须是最广泛、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知识。3.专门性文化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是
8、在掌握前两项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专门开设的文化课程,主要针对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或是有专门需求的学习者。如,外国历史、文学、哲学等。这类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完整性,是日常交际中较少涉及的专门知识。(三)文化导入方法1.对比分析法人们在接触新的文化时,往往将不熟悉的文化与自身熟悉的文化进行对比。外语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时,可以采取对比原则,重点对比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相同及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掌握目的语语言结构。对比分析教学法主要分为:描写、选择、对比、预测几个步骤。首先要分别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描述,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然后,在目的语和母语中选出特
9、定的语言规则或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上一步所选定的语言规则或结构间的异同,这是对比分析法的核心和重点。对比完成后,对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难点做出预测,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发生错误。对比分析法以迁移理论为基础,主张克服各种主客观因素,如母语的干扰。对比分析法是外语教学中使用最多、最基础也是学生最易接受的文化导入法。2.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理论。系统功能理论揭示出了语言的社会属性,任务教学法选取的任务也必须联系现实生活。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教材要以真实生活场景为背景,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学习、使用语言,掌握语言和其背后的文化知识。任务教学法以任务为中心,分为任务前(引入任务主题),任务环节(计划任务,进行实践,报告),任务后(教师总结、组织练习)三个步骤。任务环节是任务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学生分组执行任务,教师负责协助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后汇报任务情况。与传统的对比分析教学法不同,任务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发现者、实践者,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三、结论综上所述,文化导入是语言文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外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