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共2751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共275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共2751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共2751字)基于中国清代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一、注重实用英语教学,强化专业实训1.从教学活动来看,多层面开展翻译实践活动,紧跟时代步伐与实际需要。同文馆下设的翻译处,就是专门为学生提供的进行英语翻译实际训练的现实平台,除了翻译当时繁杂的公文和各国的照会文件外,还重点组织学生翻译当时传入中国的涉及各种学科的西书。学生在翻译这些西书的过程中,既检验了自身的英语运用水平,也提高了英语实际运用的过程,同时在翻译中也学习了一些西方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这是一个多赢的良性过程。这种丰富多彩的英语专业实训活动,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缺乏,现在的英语教育最大弊病也许就在这里。
2、除了重视笔译以外,学生口语翻译活动也很多,如参加外事活动,充当翻译人员,具体实战训练口译能力和英语的运用能力。在学生翻译西学书籍过程中学习西学,不管教师教育还是学校、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将英语的学习及教育和具体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紧密结合,这一点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非常有启发,这也正是当代大学英语教育的缺陷。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基本是应付式的考试型教育,学生练习的题目基本是有投机性很大选择题目,翻译题目仅仅是几个句子,最多也就是一段文字。切合实际的翻译项目几乎不多,笔译内容多半属于通识与大众型的内容,缺乏专业性的内容翻译,尤其是理工科方面的内容。同文馆的英汉互译教学实践,为当代大学英语教育
3、提出了很好的思路。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安排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将英语学习课程与具体的专业课程学习结合,从学习的课程科目来看,在重视翻译训练的同时,加大学生对科学知识,尤其是实用的各种科技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力求两者良性互动共赢。具体说来是这样的,开设了诸多如数学、法律、经济和天文地理等领域的专业课程。其五年制与八年制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二是京师同文馆初期设英语课程,这样,促使其课程设置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三是中西学课程并举,这体现了同文馆在大规模引进西学的同时,对于国学课程也一直十分重视。“至汉文经学,原当始终不已,故于课程并未另列。向来初学者每日专以半日用功于汉文,其稍进者亦皆随时
4、练习作文。”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文科内容为主,很少涉及理工科,导致了英语学习的狭窄和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状态。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对此很有借鉴意义。3.教学手段与范式上,颇具现代眼光:一是所有课程的讲授都是全英语话语系统进行讲授,采用实用原版的英文教科书。这种全英文的上课方式很值得借鉴。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几乎都是采用双语教育,一半汉语一半英语,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很受母语的影响和干扰。二是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育始终和各种英语实际运用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有机的结合也构成了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的最大特色。三是采用循序渐进教育方法。京师同文馆的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中国 清代 英语教学 模式 研究 275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