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 民国真实案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 民国真实案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 民国真实案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 民国真实案件 摘 要:1912年3月24日发生的沪军都督陈其美拘捕上海中国银行经理宋汉章事务,为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闻名案件,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两任大总统孙中山、袁世凯,两任财政总长陈锦涛、熊希龄都对此案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总长伍廷芳甚至在报刊上公开与陈其美绽开数次论辩,在沪外国领事也曾在此事务中发表看法。财政问题好像是“宋汉章案件”的引爆点,但大清银行与中华银行争夺中心银行地位的斗争却是更为深层的缘由,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民初革命派与原大清银行集团之间的较量。关键词:民国初年; 大清银行; 中国银行; 宋汉章; 陈其美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
2、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2)07014412作者简介:张徐乐,复旦高校经济学院金融探讨院副教授 (上海 200433)1912年3月24日沪军都督陈其美拘捕上海中国银行经理宋汉章事务,引起舆论哗然,沪上各大报刊争相报道,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后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任大总统孙中山、袁世凯,两任财政总长陈锦涛、熊希龄都对此案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总长伍廷芳甚至在报刊上公开与陈其美绽开大论辩,外国领事也在此事务中发表看法,遂演化为民国初年轰动一时的闻名案件。表面上好像是陈其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违反司法程序抓捕宋汉章,然而在更深的层面,也反映了民国初立之时,原大
3、清银行集团与革命派之间的权利斗争。已有的探讨成果对“宋汉章案件”多有评述,但尚缺乏特地而深化的探讨,有些已刊文稿甚至对此事务随意臆想渲染,缺乏基本的历史事实。本文主要以报刊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史料,意在厘清基本的史实,并尝试对这一案件做全面而客观的考察。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风潮席卷全国,多数省份接连宣布独立。11月3日,革命党活动的主要阵地上海光复,随后成立了以陈其美为都督的沪军都督府。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伊始,一百零一废待兴,为尽快发行军用钞票、募集公债以资助财政,新政府接受原大清银行商股联合会的申请,改组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作为
4、新政府的中心银行。原大清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被任命为上海中国银行经理。陈其美与宋汉章同为民国效力,各司其职,却突如其来发生了陈其美逮捕宋汉章的事务。1912年3月24日,宋汉章应华侨商人梁建臣之请,到位于租界的极司非而路小万柳堂私宅参与宴会,同往的还有工商界人士周舜卿、顾达三等。下午二时,主客俱到,正值寒喧,突然后园码头驶来一艘小火轮,十二名佩带手枪的士兵将宋汉章捉去,押至陆军第十师军营看管。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总长陈锦涛得知宋汉章被捕的事情后,异样惊怒,马上由中国银行监督吴鼎昌执其亲笔函面见陈其美,寻问原由,意欲保释,但被陈其美拒绝。吴鼎昌被拒后,又急电孙中山、内阁总理唐绍仪、财政次长王鸿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 民国初年“宋汉章案件”评析 民国真实案件 民国初年 宋汉章 案件 评析 民国 真实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