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动力与教育改革(共2174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信息化的动力与教育改革(共217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的动力与教育改革(共2174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的动力与教育改革(共2174字)教育信息化的动力与教育改革 一、在教育信息化实施中的阻碍1.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状况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制高点,但现阶段仍未取得重大的突破。从教学技术学角度看,以政策为指导,通过现有技术的运用,应该可以顺利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仍面临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化和教育相互越走越远,越来越分离,信息化和教育老死不相往来,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难以融合。现实中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国家投入高达数千亿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各种平台(网络课件、管理系统、教学平台等),但是有了资源,教师却不
2、加利用,只是当做摆设应付上级或者评职称的筹码,课上依然钟情于粉笔、黑板。2.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受到阻力的原因虽然信息化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制高点,但是信息化不会自然推动教学改革,因为就技术化本身而言,它既可以为教学改革服务,又可以被强化传统教学利用。因此,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阻力来源于传统的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只要评价体系不发生动摇,考试的指挥棒方向不发生变化,那么教学信息化只能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只有理清教育评价机制与教学信息化的关系,完善考试制度,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素质+考试成绩的评价标准,才能推动教学信息化,实现教学改革目标。二、为推动教学信息化需正确把握教学改革的走向
3、作为推动教学信息化的最主要动力,教学评价应顺应潮流,为促进教学信息化、推动教学改革助一臂之力。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应为:(1)更加重视评价中的发展性功能。进行考试改革,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一改传统的评价过于强调选拔和甄选的功能,而轻视激励与改进功能,将评价中的发展性功能作为评价改革的核心是教学评价的改革的趋势之一。(2)评价目标趋向多元化。作为教学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教学评价的内容应随着教学目标的转变而发生变化,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事、会做人的能力,所以,在评价指标的体系里,不仅应该包括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还应该包括态度、情感、价值观、学习方法及学习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信息化 动力 教育改革 217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