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
2、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
3、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
4、。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
5、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
6、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 2022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年级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