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35例临床分析.docx





《弥漫性轴索损伤35例临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弥漫性轴索损伤35例临床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弥漫性轴索损伤35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充满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35例充满性轴索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GCS标准,复原良好7例(20.0%)、中残9例(25.7%)、重残6例(17.1%)、植物生存3例(8.6%)、死亡10例(28.6%)。结论:充满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缘由,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协助呼吸、养分支持、钙离子拮抗剂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关键词 充满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doi:10.3969/j.issn.1017-614x.2022.17.078 充满性轴索损伤(
2、DAI)是原发性脑损伤的严峻类型之一,发生率高,致残及死亡率高,预后差,是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回顾性分析35例充满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5例,男29例,女6例;年龄1962岁,平均36.8岁。交通伤31例,坠落伤4例。 临床表现:全部患者头外伤后均表现为较严峻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至少6小时以上。按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5分17例,68分15例,8分3例。伤后14例有瞳孔改变,表现为双侧或单侧瞳孔散大或瞳孔大小不定或针尖样瞳孔。生命体征改变表现为:高热或体温不升15例,脉搏缓慢或细速28例,Cushing反应2例,呼吸节律不整33例,血压下降3
3、5例。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22例,四肢强直17例。 影像学表现:均在伤后24小时内行头部CT或MRI检查。主要表现:胼胝体损伤13例(其中5例合并脑干损伤)、脑干损伤10例;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充满性脑肿胀3例、颅内多发点状脑挫伤4例。即本组病例均有上述充满性轴索脑损伤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且合并脑实质出血16例、颅内血肿17例。其中有中线移位6例,移位程度与血肿大小不符。 目前推崇的DAI诊断标准: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伤后持续昏迷6小时。有瞳孔,眼球位置的变更神经系统缺乏定位体征或存在较突出的脑干症状。头颅CT检查为大脑灰白质交界处、胼胝体,基底节、脑干、小脑等部位出血灶。颅内压正常但临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弥漫性 损伤 35 临床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