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共2469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任务驱动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共246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共2469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任务驱动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共2469字)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文章从创设情境、呈现任务,巧妙导入、引出任务,科学评价、检测任务,延伸课堂、拓展任务等方面,研究任务驱动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典型的建立在建构主义与情境认知理论基础上的现代教学方法,强调任务的目标性,也强调情境创设性。在具体任务的指引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会产生一种较强的任务驱动力,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探究。学术界关于任务驱动法的理论研究极为丰富,但将任务驱动法与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结合在一起研
2、究的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对任务驱动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一、创设情境,呈现任务众所周知,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关键是任务,任务的有效提出无疑是任务驱动法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必须对旅游心理学教材进行反复研究,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任务。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任务设计多元体验情境。例如,教师在讲解“什么是记忆”时,可向学生呈现英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Bartlett)曾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让一名学生单独看一幅画,看完后在黑板上将看到的这幅画尽可能还原出来。然后让另外一名学生看画,并在黑板上将看到的画尽可能还原出来。以此类推,共让十五名学生
3、看画并默画。所有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十五幅画之间的差异,有效验证记忆的量变和质变。这样的任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的本质。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要有一定的情境性,具有情境性的任务呈现与完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任务驱动法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时应尽可能地融入情境。二、巧妙导入,引出任务一堂成功的课,必然与有效导入相伴而生。为了提高旅游心理学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新课导入阶段巧妙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情境模拟导入、案例导入、视频导入等不同新课导入方法,将任务有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探究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 驱动 旅游心理学 教学 中的 运用 246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