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共3432字).doc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共343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共3432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共3432字)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 一、国学教育应走入高职院校“从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看,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抗压能力才是更为企业所看中的。人文教育的基础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传承上。传统文化已经走进中小学校园,走进高职院校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而在高职院校普及传统文化较为便捷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国学的教育教学。二、国学内涵及价值所在辞源上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中也称国学为:“每一时代学术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阐发。”“对于国学,很多人是存在误解的,认为国学已是过去式
2、,与当今时展不符。但国学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表面上它是研究过去的文化的,因为过去有一些学者使用国故这样一个词儿。但是,实际上,它既与过去有密切联系,又与现在甚至将来有密切联系。”“我们提倡国学,一是为了宣传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为了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这两个目的很明确。”依此来看,国学教育的开展意义重大,可以取得如下功效:一是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三是可以传授学生处世之道,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国学教育使学生志向高远、意志坚定、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理想人格、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三、国学教育的现状及原因笔
3、者以国学基础知识和国学的学习兴趣、动机为调查内容,对所在学校个文科专业的名学生进行问卷和座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学生的国学功底普遍较弱,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了解只限于中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学习所得,的学生表示对国学不了解或者只了解很少,了解的途径也限于中小学时期语文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简单的诗词、文章,知道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等一些教科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著名人物和著名作品,但对诸如“经史子集”之类不常被教科书提及的则认识很少。二是学生对中学时期的以传授国学文化为主要载体的语文课程普遍缺乏好感,的学生是因为考试而学习国学知识,缺乏内在兴趣的驱动,学习的目的在于应对考试,同时教师在讲授课程时缺乏鲜活
4、灵动性,导致学生普遍觉得语文课无趣。三是从学习动机来看,学生尽管认识到国学知识对自身的素质有积极意义,也愿意拥有深厚的国学知识的积淀,但是的学生觉得因为其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学习的驱动力不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从学生方面来说,高职院校招录的学生高考分数偏低,在理论型知识的掌握与主动接受方面,较之于本科院校,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和丰富。学生们虽然也喜欢个别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知道一些文学常识,背过“唐宋八大家”,也了解一些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但从知识的系统性来看,对国学知识的掌握是严重不足的。学生们不喜欢“之乎者也”,语言的晦涩难懂使得他们并不愿意深入学习。从高职院
5、校方面来说,高职院校更侧重于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重技术轻人文,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对国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并不积极,有一些高职院校甚至从未设置过国学课程。即使一些高职院校设有国学课程,也多为个别教师设置,仅为满足完成课时任务,既没有合适的教材,更没有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以教师擅长和喜好为重点。学生缺乏自主性学习,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经验的不足,共同造成了高职院校在国学教育方面匮乏这一现象。四、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实施有效的国学教育教学,主要在精准的学习定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对国学知识的系统认知和基础知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升高职学生的国学素养,而不是对国学知识进行深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国学 教育 教学策略 研究 343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