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共4642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共464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共4642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共4642字)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韧性;大学生;学校教育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校园案件也层出不穷。那么学校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已经日益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社会带来的多重挫折与压力下,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在逐渐恶化。但同时还有一个积极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心理问题,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并没有受到过多的负面影响,他们不仅心理健康,而且综合实力更是出色。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者能够从更为科学的
2、角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专业的指导,那么就有可能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目的。二、研究目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学业、发展、交往、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更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且学生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学习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面对负性情景时候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本文主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丰富原有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以此为相关职能部
3、门帮助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韧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建设性意见,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心理韧性及其作用心理韧性,起源于物理学的一种概念,原指物体在受到外力的挤压时产生的回弹现象。而后有学者指出生命体具有自我调节与主动适应的能力,而这与物理材料等受到外力后会恢复是不同的作用路径。本研究把心理韧性定义为是人们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情景时的心理耐受力和复原力,是个体面对消极情景时能否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一种能力。它对于大学生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心理韧性能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
4、间接的预测作用。其次,心理韧性能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程度。朱美侠,蔡丹等人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对未来的期望越乐观。再次,心理韧性的提高可以达到预防心理危机的效果。心理韧性能够降低网络依赖、缓解就业焦虑和学业压力,减少生活事件对个体造成的负性影响。最后,还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大学生遇到困难时越能够激发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从而降低挫折心理水平。四、研究方法(一)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查阅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明确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概念,了解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试图找出大
5、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变量,从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调查和分析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二)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商丘市的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商丘市某三所高等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本量表包含两个方向:个人力方向和支持力方向。其中个人力指大个人应对压力与危险情景的能力,该方向包含三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而支持力指外界环境为大提供的应对压力与危险的支持,该方向包含两个维度: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该量表共27道题,采用五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成功回收28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回收
6、率是87%。经检验,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三)访谈法从学校的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管理方法、作息规律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对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方式,试图从以上因素着手为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五、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各维度的测量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6.678,p<0.05)。且在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个人力方向及其各维度的差异与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支持力方向的家庭支持维度上,各院校学生的水平无明显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教育 大学生心理 韧性 影响 464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