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共7929字).doc
《民族声乐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共792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声乐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共7929字).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族声乐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共7929字)民族声乐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声乐教学因其自身教学个性化突出的特殊性,课堂情境和师生互动显得更为重要。声乐课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主动思维的好习惯、一定的身体条件、良好的音乐感觉等,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功底。民族声乐师生互动主要从确定目标、营造教学情境、师生的配合程度、准确定位角色以及师生相互关心关注等方面入手,使师生在规定情境中愉快地进行教学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声乐教学;情境;师生互动一、声乐课堂教学的特点声乐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每
2、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声音特点掌握系统的歌唱技能技巧,提高分析作品、演唱作品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声乐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要具备以下学习条件第一,声乐学习要有一个好脑筋和主动思维的好习惯,用声乐学习的专业术语说就是悟性要好。声乐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抽象性,什么气息要深、位置要高、喉咙打开等抽象的概念,完全要靠学生动脑揣摩、模仿和实践。悟性好的学生能较快地抓住教师示范和讲解中的要点,在自己的身体中寻找接近的感觉并不断校正。这里学生感受的敏感性决定了声乐学习的进度,同样长时间的学习,有些学生进步明显,而有些学生却不开窍,所以悟性好
3、坏是声乐学习的关键因素。第二,学习声乐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特别是良好的嗓音条件。无论学习什么唱法、什么声部,都取决于学习者天生的嗓音条件。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判断学生的声音条件和声部,有的放矢地制定出适合学生声音特点的发声练习和歌唱曲目。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制定的计划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嗓音变化(包括感冒、嗓子发炎、女学生生理期)等等做相应的调整。身体条件还包括健康的体魄,声乐学习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悟性再好,体力不支也无法完成。首先上声乐课五十分钟要站下来,而且要精神高度集中;开一场音乐会也一样:既要有良好的睡眠基础,也要有饱满的精神,更要有身体的良好状态。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从
4、小生活在音乐环境中的人,对音准和节奏的把握明显好于没有音乐环境的人,也就是要有形成音乐的耳朵,这对学习声乐很重要。第三,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感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作感觉。人借助于感觉,感知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如颜色、气味、光滑和粗糙等。感觉也使人知道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如躯体的运动和位置、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等。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通过感觉而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116声乐教学的抽象性要求学习者必须有敏锐的感觉。教师要求呼吸要深一些,但深到什么程度、怎么深就要靠个人的感觉来体验。感觉的体验是随着学习程度的加
5、深而不断变化的。刚开始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术语比如吸气开喉、喉头放下、位置挂上,学生往往顾此失彼,感觉很难联系,没有整体歌唱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的联想、想象和肌肉记忆就产生了新的感觉,这种新的感觉是声音进步的体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又会产生新的感觉,如此循环反复,形成声乐的学习规律。2教师方面的不同点声乐学习的关键是有一个好教师,这是所有声乐学习者的共识。一个好的声乐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有高尚的师德。声乐教学没有统一教材、没有统一进度,完全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安排曲目和进度。教师的人品和责任心直接决定学生能否正常地学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声乐课上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会
6、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学生的嗓音条件不好而歧视他,不会因为学生感觉差而应付他,更不会因为学生接受慢而辱骂甚至放任自流不管他。特别是在声乐小组课和集体课上,教师厚此薄彼、放任自流、不管不顾的现象是存在的。第二,教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声乐教师面对歌唱条件各不相同的学生,虽然教学原则是一样的,但反映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现象却各不相同。教师更应个别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挖掘每个学生不同的声音潜质和表现力。歌唱是训练整体感觉的,只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采取多种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声音问题。第三,声乐教师要牢牢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声乐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行舞台实践,不断接受新的信息,以保持自己正
7、确的声音概念。无论什么声部、什么唱法,声乐教师都要学习,研究他们的歌唱特点,研究他们的演唱风格以及咬字吐字。只有具备丰富的听觉积累,才能有正确的判断,才能准确无误地解决学生的声音问题,让他们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第四,教师要有一个专业的耳朵,这一点至关重要。要挖掘出学生的好声音,必须靠教师的好耳朵。声乐艺术就是听觉艺术。作为声乐教师,不仅要练就过硬的歌唱基本功,要有扎实的歌唱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演唱实践经验,这些功底统统体现在他的耳朵上。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在改变着学生的声音概念,要想树立学生正确的声音概念,教师必须思想超前并具备辨别声音细微变化的能力。这个能力是靠多听、多看
8、、多实践、多总结积累起来的。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既不会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也不会武断地对学生的问题一概而论,更不会随便下结论断送学生的歌唱生命。如何鉴别声音的问题好像很简单,其实是最困难的,如果教师不能从细微的声音变化中分辨出好坏,不能正确地区分出学生的声部,不能正确地说出好与不好的原因,这就不算是好教师。第五,教师要有启发学生演唱热情的激情。声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声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怎样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是需要声乐教师重点考虑的。“音乐的表现性实际上就在于它将情感符号化,而符号就是艺术家体验情感的过程。”
9、252如何将情感符号化?教师首先在声乐教学的初级阶段无论是发声练习还是歌曲演唱,都要时时要求学生注重情感表达。“音乐既是时间的艺术,也是空间的艺术,在时空的无限延伸过程中,音乐靠旋律给人们展示着它无限的情感描述。”291如果机械地让学生发声、唱歌,单纯地训练技术,形成习惯,再想让学生带上情感演唱就比较难了。所以,好的声乐教师上课非常投入,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激发学生,授课过程中自己充满激情,不允许学生肌肉松懈,更不允许学生情感松懈,无论发声练习还是歌曲演唱都要积极地充满感情地去完成,长期训练,方能养成热情的演唱习惯。教师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演出实践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等基本
10、功是其授课有激情的根源所在。二、民族声乐教学情境民族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声乐教学。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有“土洋唱法”之争了。“土”是指民族唱法,也就是从我国传统戏曲、民歌中汲取演变而来的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唱法。这种唱法讲究咬字吐字、行腔润腔,声音清脆明亮,气息较浅,喉咙开度较小,声音的穿透力不强,真声较多混声不足。代表性的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等都具有一定的戏曲功底,她们虽没有条件接受正规的声乐训练,但却有多年戏曲演唱的经验,在咬字吐字和行腔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亲切、自然,声音明亮集中,轻松甜美,字字真切,情深意长,感人肺腑。这种被称为“土”的唱法,却是中国民族唱法的精髓所在,是民族唱
11、法的灵魂所在,是最能感动人和打动人的东西。“洋”是指意大利美声唱法,这种唱法讲究喉咙充分打开,深呼吸的支持和真假声的结合,被世界公认为是科学的演唱方法。随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概念的深入人心,民族声乐得到了长足发展,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占据了国家级演出的主要地位。如郭兰英、王昆、李谷一、宋祖英、张也、吴碧霞等等,都是时代的典范,不仅为中国人民所熟知,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专业音乐学院也相继开设了民族声乐专业或民族声乐教研室,为培养专业的民族声乐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以及一些地方政府也设立了民族唱法和各种民歌艺术节,不断推动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民族声乐的大环境是非常
12、好的,然而大环境好,学生也都耳濡目染,也容易使他们靠模仿进行演唱,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分析郭兰英、王昆和、张也唱法就会发现民族唱法经过汲取一些科学的方法,路子已经宽了许多:喉咙开度比以前大,呼吸相对深了,对呼吸支持的要求也更加多了,共鸣扩大了,声音的表现力大大提高了。没有科学的训练是不能达到要求的。所以讲授民族声乐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学生辨别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利用歌唱实例分析声音的变化情况,汲取了哪些科学因素、通过了哪些训练手段来达到新的效果等等。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 声乐 教学 情境 中的 师生 互动 79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