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思维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多向思维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向思维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多向思维在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药理学在中医药院校属于基础必修课,学生在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很吃力,笔者综合自身教学阅历并结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尝试了纵向联系法、横向对比法和前向发展学习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多向思维;教学;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310(2022)12(a)-073-01 药理学在中医药院校属于基础必修课,学生在药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很吃力,因为药理学涉及到很多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如: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内科学等,而这些科目又常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弱项。那么如
2、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作用机制、更好地驾驭药物的作用、用途、适应证及不良反应呢?中医院校学生的药理课程往往排在其次学年其次学期或者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而在这之前支配的主要是一些基础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结合中药学来类比讲解药理学,采纳多向思维的方式加深印象。以使学生更简单理解、驾驭教材内容。 综合自身教学阅历并结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技巧的尝试: 1纵向联系法 此方法适用于教材各论中每个单独药物的记忆。讲授药物时,采纳纵向联系法,将药物分为作用特点、作用部位、作用与用途、不良反应来讲解。要求学生首先记住药物的
3、作用特点(即药物的共性),然后记住药物的作用部位(即药物的特性),然后再依据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作用部位来推断药物的作用、用途以及不良反应。同时应用学生已经驾驭的中药学内容加以类比,例如:中药黄连属于清热燥湿药,其性味为苦、寒。归经为心、胃、大肠、肝经。黄连的作用特点就是中药的性味,而黄连的作用部位就是其归经,至于黄连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就可以应用纵向联系法一一推断出来;由于苦味能燥、能泄,寒性能清热,故黄连能清热燥湿,加之人心、胃、大肠、肝经,又能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可以用于肠胃湿热之泄泻、痢疾、呕吐痞满、心火炽盛、高热烦躁。同时由于苦寒伤胃气,所以黄连对于脾胃虚寒患者当忌用。 以作用机制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向 思维 中医药 院校 药理学 教学 中的 运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