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实践(共1818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实践(共1818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实践(共1818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实践(共1818字)高中历史教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实践 一、结合新型教学文化,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新型教学文化,也就是将批判性思维运用到教学中。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更别谈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学生对于很多历史知识,不是从表面的阅读就能弄懂的,很多知识往往需要通过不断分析和质疑才能明白。所以,结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由此看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新型教学文化,让学生多提出质疑,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比如在进行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2、”中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新型教学文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部分内容会涉及到布列斯特和约这一内容。有的学生在对这部分进行学习时,将布列斯特和约和马关条约进行比较,并且还认为列宁和李鸿章都是卖国者。虽然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但是教师不应该马上用“作为伟大领袖的列宁怎么会卖国”反问,这样只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不能发挥批判性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条约分别所处的历史背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反过头来对这些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反思,从而抓住其中的不同之处,帮助自己修正原本的观点。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结合新型教学文化,以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教学 学生 批判性 思维 实践 18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