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共3227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共322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共3227字).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积极心理学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共3227字)摘要:在高校教育中,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格品质。近几年来高职院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生活态度,能够正确的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具体探究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来说的,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倡导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人的弱点以及生活中的问题上,着重应该研究人的美德以及人的优势。在高校中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主要发
2、挥学生的优点以及特长,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主观层面、个人层面以及群体层面三部分内容。主观层面是指要激发人们的乐观态度,要加强人们对于生活的幸福感以及满足感;个人层面则主要是研究个人的性格特质;群体层面则主要研究受众群体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可以正确的建立社会关系,使公民都具有社会美德。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过分关注学生的消极面。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只关注了消极心理学的方面,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心理教育也只侧重于为学生治疗、解惑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使学生不
3、自然的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态度,从而使学生越来越不自信,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2)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性。虽然有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及相关的部门,但是在专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专业从事、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大多都是辅导员或者是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其他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兼职,这些教师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导致不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具体分析学生的问题,具体为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3)教育方式不合理。虽然我国有很多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主要是以预防学生心理
4、问题为主,比较注重学生现有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高校会选择举办讲座或者是开展选修课,为学生具体讲解一些消极的心理体验,主要从学生自身的问题出发,不断分析自身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是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该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问题,同时还应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要从积极的态度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极 心理学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 32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