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础核医学课教学方法(共4013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谈基础核医学课教学方法(共401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基础核医学课教学方法(共4013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基础核医学课教学方法(共4013字)摘要:目的探索基础核医学课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16名为研究对象,按学号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名。对照组以传统核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试验组以问题教学法(PBL)结合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进行授课。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对“有助于了解核辐射防护知识”“认为核医学工作及检查不可怕”“对核医学工作、学习深造感兴趣”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认同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见习课和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结合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值得在基础核医学
2、课中推广应用。关键词:核医学;问题教学法;物理演示实验核医学是开展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学科,包括基础、临床、实验和分子核医学等分支学科1,其是核电子学、核化学和生物学等现代学科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2。然而,当前核医学教学中存在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习课程的问题,实习课程中主要集中在医学相关实习讨论,忽视核物理、仪器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等基础核医学的见习课程3,导致学生对核医学学习和理解欠缺,且易产生辐射恐怖,从而失去兴趣。问题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老师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答案,被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当中4-5。本研究通过应
3、用PBL教学法结合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方法,探讨基础核医学课的教学方法,旨在改善基础核医学课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16名为研究对象,按学号随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8名。试验组平均年龄(20.511.43)岁;男生49名,女生59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0.862.21)岁;男生47名,女生61名。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0.05)。两组均使用张永学、高再荣主编的核医学(第3版,科学出版社出版)。教学DOI:10.19347/ki.2096-1413.202101064内容包括核医学物理基础、仪器设备、放射性
4、药物及辐射防护等章节。见习场所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拥有SPECT/CT、PET/CT、医用回旋加速器、药物合成器及放射性药物质控等设备。在试验教学前,已经对两组学生的医学基础课程学习成绩进行分析、整理,根据学生基础课程的理论考试成绩情况进行分组分班教学,因此两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均等。1.2方法试验组理论课教学采用PBL教学法,具体如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概念熟练掌握知识点;78名学生为一组,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制订问题并建立假设;文献资料查找,寻找解决方案,提出假设;由教师主持,组内讨论、归纳和总结方法,论证研究假设;教师整合结果,进行总结、拓展及补充,点明知识重点和
5、疑难点。见习课采用核医学物理演示实验,由教师演示和学生参与、配合完成,具体如下:放射性药物制备与质控;ECT药物的制备;放射性辐射监测核医学物理实验,引出放射性核素示踪及显像原理、特点、临床应用及辐射防护。对照组理论课教学采用传统面授版书教学,见习课以教师讲解-学生参观为主的传统见习模式:见习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核医学现场,对医用回旋加速器、PET/CT室、SPECT/CT室进行参观学习。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教学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各发放了108张问卷进行调研(调查问卷已进行预调查,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接触核医学前认知调查(核医学了解程度、核医学了解途径)、教学效果是否有助于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核医学 教学方法 40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