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探讨(共3184字).doc
《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探讨(共3184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探讨(共3184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探讨(共3184字)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探讨 摘要从2017年起,福建省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业水平考试。本项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成绩将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各中职学校非常重视,如何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摆在各位老师的面前。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1学业水平考试的意义(1)符合培养人才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完善,工厂不再需要大批的一线劳动工人,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已悄然由“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为“就业和升学并举”的模式。新的形势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2)办学质量评价的需要各
2、中职学校一直以来都是自我管控和评价。上级主管部门评价学校教学质量指标为学生和教师竞赛的成绩、高职单招考试的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有点以偏概全,不能客观反映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业水平考试,能给各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横向比较,为上级部门评价各校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3)满足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双需要省厅下达的文件实施办法明确指出:自2020年起,取消高职单招考试,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考试成绩直接作为高职院校录取的文化课成绩,同时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是否合格作为中职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1。2当前存在的问题(1)思想不够重视目前在中职学校许多老师不认可学业水平考试。他们认为学业
3、水平考试为应试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违背。并且坚定地认认为福建省的学业水平考试是模仿江苏省的作法,而江苏省已经取消了学业水平考试,所以福建省也实行不了几年。老师思想上的不重视,造成学生也不够重视,表现在对学业水平考试认识不够深刻,以合格为目标。没有意识到升学时若等级不够,是不能被高职院校录取的。(2)教学内容不统一本课程操作性强,课时因专业而异,教学内容也不一样。由此造成期中和期末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办法检验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这十分不利于教学质量大面积有效地提高2。(3)重操作而轻理论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记忆内容也多,这是中职学生最不喜欢的。多数老师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这门课,删去许多理论知识,重
4、点讲解操作性强的内容。而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故造成学生的选择题得分很低。3应对策略(1)统一思想学生一入校,就要让他们有读大学的目标。让他们意识到学业水平考试就是职校中的高考。通过各种途径,极力宣传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性。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没有绝对的分数标准,只有在B级以上才有机会升学,所以要给学生反复强调学业水平考的重要性3。(2)统一进度每个学校有多名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科任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对考试内容的见解,应该要发挥团队的作用,统一教学进度,共同研讨,得出大家比较认可的教学计划。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随心所欲更改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应用 基础 有效 教学 探讨 318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