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之推断、计算5.doc
《初三化学-酸碱盐之推断、计算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酸碱盐之推断、计算5.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酸碱盐之推断、计算5满分晋级 酸碱盐3级酸碱盐在实验、计算、推断中的应用寒假班 第五、六讲寒假班 第四讲酸碱盐1级初步认识酸碱盐酸碱盐2级有关酸碱盐的简单综合寒假班 第二、三讲漫画释义 课程目标1. 掌握酸碱盐的除杂方法2. 初步学会酸碱盐推断的解题思路3. 学会与酸碱盐有关的综合计算化学小故事 第一个飞人之死 在18世纪80年代初,热气球刚在欧洲出现不久,人们对这种飞行器还不十分相信,当时人们已经用热气球成功地把鸡、鸭、羊送上了天空,但从来还没有人乘气球离开地面。1789年法国国王批准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气球送人上天的计划,并决定用两个犯了死刑的囚犯去冒这个风险。这件事被一个叫罗齐埃的青年知道了
2、,他想人第一次飞上天是一种极大的荣誉,荣誉不能给囚犯。它决定去作一次飞行,于是便找了另外一个青年人向国王表示了他们的决心,国王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在1783年11月21日,他俩乘坐热气球,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用热气球在人的飞行。那次共飞行了23分钟,行程8.85公里,罗齐埃由此成了当时的新闻人物。第二年,罗齐埃计划乘气球飞跃英吉利海峡。当时已经发明了氢气球,使他拿不定主意的是:乘热气球好呢,还是乘氢气球好?最后,罗齐埃决定两个气球都乘,也即把氢气球和热气球组合在一起去飞跃海峡。一天,他们将两个气球组合在一起,升空了,然而,升空不久,就发生了悲剧,两只气球碰在一起,发生了爆炸,罗齐埃喝另一
3、位青年葬送了年轻的生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原来热气球下面挂了一个火盆,目的是给气球气囊中的空气加温,是气球里充满着热的空气。然而在氢气球中充的是氢气,罗其埃没想到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只要一碰到火星就会爆炸,显而易见,热气球是不能和氢气球同时混用的。罗齐埃是一个敢于冒险的青年,可惜他只有勇敢精神,缺乏科学的头脑,导致了一场球毁人亡的悲剧的发生。 看来,化学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模块一 简单除杂、提纯、鉴别知识导航除杂原则: 1. 所进行的操作能够除去杂质 2.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 所加入的物质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分离、提纯: 物理方法:过滤 结晶等 化学方法:沉淀、加热分解
4、、洗气等鉴别:原理: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沉淀、气体、特殊现象等) 步骤:(1)先对试样的外观进行观察(颜色、状态) (2)将试样(固体)配成溶液,取少许进行检验 (3)选择合理的试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 (4)注意排除现象的干扰例题精讲例1.(2012绥化中考)有四种物质的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钠溶液 稀硝酸 氯化铁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他们逐一鉴别出来,其正确鉴别顺序是()A. B. C. D. 【答案】D例2.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物质:Fe2O3(Fe);选用试剂:盐酸;操
5、作方法:浸泡、过滤、洗涤、烘干B物质:CO2(CO);选用试剂:NaOH溶液、浓硫酸;操作方法:洗气、干燥C物质:CaO(CaCO3);选用试剂:水;操作方法:过滤、烘干D物质:NaCl(Na2CO3);选用试剂:CaCl2溶液;操作方法: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答案】D例3. 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提纯、检验、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 区分软水与硬水 肥皂水 B.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水或稀盐酸C.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足量的稀盐酸或澄清石灰水 D. 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二氧化锰 过滤或蒸发【答案】B例4.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
6、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 )选项ABCD实验目的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鉴别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提纯NaCl与KNO3溶液中NaCl晶体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方案1加澄清石灰水滴加碳酸钠溶液降温结晶加入碳酸钠溶液方案2滴加盐酸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蒸发结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答案】A模块二 基本推断知识导航一、物质的推断解题思路:突破口的选择:颜色特征;反应特征 找“题眼”二、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 (1)一点击破,顺逆推断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中
7、列出的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三、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常见反应)(1)化合反应:多变一 H2 +O2 2H2O H2O +CO2 = H2CO3 CaO + H2O = Ca(OH)2(2)分解反应:一变多2H2O通电O2+2H2;2H2O2二氧化锰2H2O+O2;2KMnO4 K2MnO4+MnO2+O2;CaCO3煅烧CaO+CO2;(3) 置换反应:单质 + 化合物 = 新化合物 + 新单质 Fe + H2SO4 =Fe
8、SO4 + H2 Fe + CuSO4 = FeSO4 + Cu(4)复分解反应:HCl+NaOH=NaCl+H2O;2HCl+CaCO3=CaCl2+H2O+CO2; Ca(OH)2+Na2CO3=2NaOH+CaCO3;CaCl2+Na2CO3=CaCO3+2NaCl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酸盐+水; 酸+盐新酸(H2O+CO2)+新盐; 可溶性碱+可溶性盐新碱+新盐; 可溶性盐+可溶性盐盐+碱; 例题精讲例5. (2012密云一模)一瓶无色液体A,含有NaCl、NaOH和Na2CO3中的两种;一包白色粉末B,含有CaO、Ca(OH)2和CaCO3中的两种。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A和
9、B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问题。(1)固体C难溶于水,是一种常见的补钙产品,则固体C是 (填写化学式和名称均可,下同),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2)液体A中一定含有 ,白色粉末B中一定含有 。写出滤液1与液体A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组同学们分析发现:假设溶液A滴加适量,若滤液2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是 ;若滤液2中含有两种溶质,则原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另外一种溶质是 。【答案】(1)CaCO3 CaCO3 +2HCl =CaCl2+H2O+CO2 (2) Na2CO3 CaCO3 Na2CO3 + Ca(OH)2 =
10、 CaCO3 + 2NaOH(3) NaOH NaCl 例6.(2012丰台一模)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将适量A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将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将适量D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 (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来源:学|科|网A分别滴加稀盐酸B分别通入CO2C分别滴加少量水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
11、溶液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其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所有组合是 (填序号)。【答案】 B为HCl; C为Na2CO3; E为Ca(OH)2 D BC和CE例7. (2013年北京中考)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 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A B C D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
12、,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答案】 (1)饱和石灰水或碳酸钠溶液 (2)氧化铁 Fe+6HCl= 2FeCl3+3H2O、 (3)CaO (4) NaCO3+Ca(OH2) = CaCO3+2NaOH CaCl2、HCl、NaCl酚酞或CaCl2、NaCl酚酞例8.(2013年丰台二模)实验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示5个实验。(1)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该试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酸碱 推断 计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