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共5299字).doc
《KM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共5299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M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共5299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KM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共5299字)摘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碎片化和浅阅读等问题,探索结合微课的教学法教学模式,介绍了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个阶段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案,并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本科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教学法和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在牢固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构建清晰的计算机知识体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创造力和记忆力的潜能。关键词:教学法;微课;计算机基础;碎片化引言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以及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计算思维
2、在内的科学思维意识,以满足社会就业需要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常用控件的使用、数据的基本类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程序控制结构、文件处理和图形设计方法等,其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另外,由于课程学时不断缩减,教师只能在有限的学时内讲解大量的知识,学生往往感到知识错综复杂,似懂非懂,实际应用知识时感到无从下手。在此种形势下,如何既能够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又能够从杂乱无序的知识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习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教学逐步走进了大学课堂,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
3、一个重要环节,以其“短、精、趣”的特点,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微课往往是针对某一个典型知识点做细致讲解,由此产生的“知识碎片化”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和思维的跳跃。而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整合碎片化知识,促进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建完善清晰的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复杂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从而弥补微课教学的不足。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教学入手,将教学法与微课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法和微课各自的优势,旨在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法与微课微课是针对课程的某个知识点制作的以教学视频为主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4、,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同时包括教学设计、演示文稿、教学反思、练习测试、教师点评和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从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的、主题式的教学资源“小环境”。微课的每个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至分钟,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反馈及时、针对性强、易于开放共享等优点。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微课可以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学习,但由此形成的“知识碎片化”和“时间碎片化”使得学生很难把零散的知识点组织起来,难以把握某个知识点在整个课程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往往感到知识就像一盘散沙,无
5、法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难以灵活地提取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学法是由北京科技大学杨炳儒教授发明的,它把知识逻辑结构()和思维形式注记()相结合,在知识逻辑结构宏观架构的基础上融入微观的针对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的思维形式注记,采用“抽点连线成网”三个教学步骤和“薄厚薄”教学法组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快速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从宏观层面看,知识逻辑结构图(简称图)主要用来描述知识的整体逻辑架构,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知识的全貌,理清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微观层面看,思维形式注记图(简称图)主要用来描述每一节中的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等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逐步求精
6、的过程。在教学法中,图和图并非毫无关联的单张存在,而是构成一种立体的“塔式分层递阶结构”,与现有知识结构的“平面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学生在教学法的引导下,既可以对知识的全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可以理清知识点之间内在的细微联系,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把教学法和微课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法和微课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微课主要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地讲解,往往会导致知识的孤立、零散、缺乏系统性,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而教学法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知识的整理架构体系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效整合碎片
7、化知识,从而弥补微课教学的不足。将教学法与微课进行有机结合,既可以在知识细节上通过微课进行剖析,又可以利用教学法弥补微课的浅阅读和碎片化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法结合微课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图的开发在碎片化学习视域下,要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将教学法与微课教学结合起来,首先要进行图的开发。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程序设计教程(第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理论参考教材,经过“抽点连线成网”的教学流程,分析各章节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绘制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有章节的图。抽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逐节、逐章、逐篇的进行剖析,按照概念、推理、算法、证明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KM 教学法 计算机 基础 教学 应用 529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