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共3053字).doc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共3053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共3053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共3053字)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我国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基于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深入分析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以实现高素质、会创新、懂实践的计算机人才为目标,提出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关键词】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应用领域已经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在一起,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学习、生活及传统的工作模式。然而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必然对计算机应用和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2、,重点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大力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即通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储备,最终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蓬勃发展蓄力助航。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内涵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而创新型国家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何谓创新型人才?一部分学者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点是要具备创新思维,还有一些学者则强调创新能力的运用。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以及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指的是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创新人格指的是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动机归因等方面;创新能力则是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计算机是一门对理论与实践有着严格要求的学科,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准确地指
3、导实践操作,同时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能不断引导计算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缺一不可。为此,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首先,通过丰富的教学设计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科学、有趣地传输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挖掘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创新意识;其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理性的归因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积极开展团队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创新人格;最后,拓宽学生的视野,建立起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上新信息、技术和产品有迅速的感应和学习能力,培养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创新能力。2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2.1课程设置不均衡,理实脱节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使得
4、教学中更注重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而忽略了创新意识和人格的培养。由于计算机的学科知识晦涩难懂,加上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学科的专业知识缺乏兴趣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一些学生虽然实践操作能力很强,但是专业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中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予深究,认为能上机操作就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却不知科学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起着巨大的能动反作用。2.2教学模式单一化和表面化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中,大都采用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尽管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学生对课程全面性的学习需求,然而却忽视了学校特有的学情和教情,反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创新的根本在于同中求异,而实际的教学模式却恰恰是“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应用 创新 人才培养 实践 教学 3053
限制150内